一种循环式重金属土壤修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30364发布日期:2020-09-25 18:0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循环式重金属土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干燥装置(1)、酸性清洁装置(2)、碱性清洁装置(3)和吸附装置(4);所述干燥装置(1)、酸性清洁装置(2)和碱性清洁装置(3)顺次循环衔接设置;所述吸附装置(4)的进口端分别与干燥装置(1)、酸性清洁装置(2)、碱性清洁装置(3)的出气口连通连接;

所述干燥装置(1)包括盛料槽(11)和分隔板组(12);所述盛料槽(11)相对的两侧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条形孔(111);位于盛料槽(11)同侧的所述条形孔(111)沿水平方向平行间隔分布;所述分隔板组(12)包括隔板(121)和伸缩杆(122);所述隔板(121)与所述条形孔(111)对应嵌设配合;所述伸缩杆(122)连接设置在所述隔板(121)远离条形孔(111)的一侧;所述伸缩杆(122)推动所述隔板(121)沿嵌插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盛料槽(11)内壁表面铺设有加热板(112);所述条形孔(111)边缘处面向盛料槽(11)内部的一侧延伸设置有导热环(113);所述导热环(113)外侧与所述加热板(112)传热接触;所述导热环(113)内侧与所述隔板(121)传热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式重金属土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料槽(11)两侧的所述条形孔(111)相互交错设置;所述隔板(121)的嵌入端与对侧的加热板(112)对应接触;所述隔板(121)包括过渡件(13)、散热件(14)和活动件(15);所述过渡件(13)和所述活动件(15)分别连接设置在所述散热件(14)的两端;所述过渡件(13)远离所述散热件(14)的一端与伸缩杆(122)连接;所述过渡件(13)与所述条形孔(111)密封配合;所述活动件(14)为弹性导热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式重金属土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14)为波浪形弹性结构;所述散热件(14)表面的波浪形起伏的变化方向与隔板(121)的嵌入方向垂直;所述散热件(14)表面贯通设置有若干调节孔(1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式重金属土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孔(111)位于盛料槽(11)内部的一侧上设置有防粘刷(119);所述防粘刷(119)的刷毛延伸方向指向所述盛料槽(11)内部;所述防粘刷(119)的刷毛延伸方向与所述隔板(121)的嵌入方向之间夹角为60°-75°;所述防粘刷(119)成对设置,分别与隔板(121)的两侧对应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式重金属土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性清洁装置(2)包括分料斗(21)、第一喷淋装置(22)和搅拌装置(23);所述盛料槽(11)的下方衔接设置有传输轨道(114);所述传输轨道(114)与所述分料斗(21)的顶部开口配合对应;所述第一喷淋装置(22)和所述搅拌装置(23)顺次配合设置在所述粉料斗(21)的底部开口下方;

所述第一喷淋装置(22)包括罩体(221)、挡板(222)和喷淋头(223);所述罩体(221)竖直设置;若干所述挡板(222)沿高度方向连接设置在所述罩体(221)的内部;所述挡板(222)呈交错式分布对称分布在所述罩体(221)内部的相对两侧;所述挡板(222)远离所述罩体(221)内壁的一端斜向下延伸设置;来自所述分料斗(21)的土壤沿高度下降方向在若干挡板(222)之间以s形轨迹掉落;若干所述喷淋头(223)安装在所述罩体(221)的内部;所述喷淋头(223)的喷射轨迹对应于相邻挡板(222)之间的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循环式重金属土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221)外围间隔套设有保护壳(24);所述罩体(221)上均匀贯穿设置有气孔(224);所述保护壳(24)的上端部位连通设置有抽气风机(241);所述抽气风机(241)的出口端与所述吸附装置(4)的进口端连通连接;所述保护壳(24)的下端部位设置有单向进气阀(242);所述抽气风机(241)与所述单向进气阀(242)位于保护壳(24)相对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式重金属土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装置(4)包括净化室(5);所述净化室(5)沿气体流动方向依次连通设置有干燥腔(51)、第一吸附腔(52)、光分解腔(53)和第二吸附腔(54);所述干燥腔(51)内部填充设置有吸潮材料;所述第一吸附腔(52)、第二吸附腔(54)内分别填充设置有活性炭;

所述光分解腔(53)包括螺旋管(521)、uv光发生器(522)和反射板(523);所述螺旋管(52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吸附腔(52)、第二吸附腔(54)连通对接;所述uv光发生器(522)为长条形结构;所述uv光发生器(52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螺旋管(521)的长度方向平行;若干所述反射板(523)密封拼接在所述螺旋管(521)的周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循环式重金属土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523)面向所述uv光发生器(522)的一侧为光滑凸面;所述反射板(523)背向uv光发生器(522)的一侧贴合设置有散热片(524)。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循环式重金属土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腔(51)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一吸附腔(52)连通对接;所述干燥腔(51)的进口端设置有初滤件(55);所述初滤件(55)包括若干个相互嵌套配合的环套(551);所述环套(551)内部设置有吸潮层(552);所述吸潮层(552)与所述干燥腔(51)内部的气流路径位置对应;若干所述吸潮层(522)沿所述干燥腔(51)内部气流路径间隔排布;所述干燥腔(51)外部设置有加热器;所述环套(551)内部贴合设置有散热片(553);所述加热器的发热端与所述散热片(553)对应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循环式重金属土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滤件(55)还包括支撑杆(554);所述支撑杆(554)两端分别与环套(551)内的相对两侧内壁连接;所述支撑杆(554)为弯曲形态;所述支撑杆(554)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支撑杆(554)与对应环套(551)内的吸潮层(522)贴合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循环式重金属土壤修复系统,包括干燥装置、酸性清洁装置、碱性清洁装置和吸附装置;干燥装置、酸性清洁装置和碱性清洁装置顺次循环衔接设置;吸附装置的进口端分别与干燥装置、酸性清洁装置、碱性清洁装置的出气口连通连接;干燥装置包括隔板;盛料槽相对的两侧上分别设置有条形孔;隔板与条形孔对应嵌设配合;盛料槽内壁表面铺设有加热板;条形孔面向盛料槽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导热环;导热环与加热板传热接触;导热环内侧与隔板传热接触;利用具有导热功能的隔板,克服传统了加热烘箱外干中心湿的问题,盛料槽内部受热更加均匀;利用干燥、酸洗、碱洗之间的动态多次循环来达到将不同污染程度的土壤清洁彻底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陆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陆炯
技术研发日:2020.06.22
技术公布日:2020.09.2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