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剩余污泥中提取COD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628442发布日期:2021-01-12 10:4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从剩余污泥中提取cod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反应池中混合剩余污泥以及碱料;

s2、对反应池进行边加热边搅拌操作,加热至80℃以上后保持搅拌0.5-2h,然后停止搅拌;

s3、对反应池内物料进行静置分离,得到上清液和沉积污泥;

s4、对沉积污泥进行压榨脱水处理,得到滤液和干污泥,滤液和s3中的上清液一起回流待用,干污泥外运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剩余污泥中提取cod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剩余污泥的含水率为95%-98%,所述碱料为固体氢氧化钠或溶质质量分数为30%-32%氢氧化钠溶液,所述剩余污泥与固体氢氧化钠的质量配比为100:(0.5-2.0),所述剩余污泥与30%-32%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配比为100:(1.5-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剩余污泥中提取cod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加热至80-90℃并保温的情况下,保持搅拌1.0-2.0h,加热至95-98℃并保温的情况下,保持搅拌0.5-1.0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剩余污泥中提取cod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静置分离的时间为30-45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剩余污泥中提取cod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干污泥与剩余污泥的质量之比为1:(15-45);所述滤液以及上清液中的cod值为11200-18500mg/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剩余污泥中提取cod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往所述剩余污泥内再添加用于破解微生物细胞壁,释放胞外多聚物至上清液以作为回收碳源的细胞壁分解添加料,所述细胞壁分解添加料包括细胞壁分解剂、耐碱剂以及破碎中和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从剩余污泥中提取cod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壁分解剂为多羟基三季铵盐、氯化六次甲基三季铵盐以及双烷基聚氧乙烯基三季铵盐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混合物;所述耐碱剂为膨润土、有机蒙脱石以及聚氨酯弹性纤维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混合物;所述破碎中和剂为三聚磷酸铝、石料微粉以及聚氨酯混合制得的中空微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从剩余污泥中提取cod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膨润土或有机蒙脱石的粒径为15-25μm,所述聚氨酯弹性纤维的长径比为(750-820):1,所述石料微粉为火山岩微粉、白云石微粉或方解石微粉中的任意一种,所述中空微球的粒径为0.20-0.35m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从剩余污泥中提取cod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微球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s1、在真空破碎机中添加三聚磷酸铝以及石料微粉,破碎至粒径为45-95μm的细料;

s2、在搅拌反应器中先加入部分聚氨酯,再加入s1中的细料,在温度为75-125℃的范围内,搅拌45-95min,测量其粘度值;

s3、边搅拌边加入剩余的聚氨酯,直至实时粘度达到8500-12000pa•s,停止搅拌,得到混合料;

s4、对所述混合料进行微波加热发泡膨胀处理,冷却后得到所述中空微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从剩余污泥中提取cod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加热发泡膨胀处理中,微波频率为2200-2560mhz,温度为45-55℃,发泡膨胀时间为1.5-4.5min,冷却速度为5-8℃/min。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从剩余污泥中提取COD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在对剩余污泥进行热碱处理时,添加由细胞壁分解剂、耐碱剂以及破碎中和剂组成的细胞壁分解添加料,并配合合适的热碱工艺的方式,达到剩余污泥中的有机物被最大程度地分解,进入上清液后回收再利用的效果。本发明具有对剩余污泥中的微生物细胞破解程度彻底,胞外多聚物溶解后进入上清液的比例高,添加料不影响上清液中碳源的回用操作,以及细胞壁分解添加料对微生物的细胞壁破坏分解彻底,整体热碱操作简单高效的优点,最终大大降低了剩余污泥的排放量,大大降低了剩余污泥的有害微生物排放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唐铭;李洋洋;沈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湖州金洁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01
技术公布日:2021.01.1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