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水式台面净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27466发布日期:2021-02-09 21:15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储水式台面净水器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水式台面净水器。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饮用水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常见的电水壶一般都是连续加热型的,壶内的水需要全部烧开后才能饮用,加热时间长、效率低,而且壶内的水可能会存在多次加热的情况。因此,越来越多的用户会选购台面式净水器,但是目前市面上的台面式净水器采用一体式的水箱,即原水箱与纯水箱无法分离的结构,从而可以在原水箱及纯水箱内安装水位检测装置,但是存在用户向原水箱中补充自来水较为困难的问题,需要通过其他的容器来补充自来水,使用十分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储水式台面净水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4]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储水式台面净水器,包括主机、储水装置与外壳;所述主机包括净水装置、加热装置、潜水泵与出水装置,所述净水装置与所述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出水装置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前侧顶部;所述储水装置包括上水箱、下水箱与原水水位感应组件,所述上水箱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下水箱的上方;所述上水箱的内部设有隔板,所述上水箱的内部被所述隔板分隔成原水腔与废水腔;所述下水箱的内部形成纯水腔;所述净水装置的进水端与所述原水腔连接,所述净水装置的出水端及所述潜水泵的进水端分别与所述纯水腔连接,所述加热装置的进水端与所述潜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所述出水装置的进水端与所述加热装置的出水端连接;所述原水水位感应组件包括感应浮子与霍尔感应器;所述上水箱的内壁沿竖直方向设有滑槽,所述感应浮子设置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滑槽的顶端设有滑槽盖,所述滑槽盖与所述上水箱的底面将所述感应浮子限制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感应浮子具有磁性;所述霍尔感应器设置于所述下水箱的外壁,且所述霍尔感应器位于所述感应浮子的正下方。
[0006]
优选地,所述感应浮子包括浮子主体与磁石,所述磁石设置于所述浮子主体的内部,所述浮子主体带动所述磁石沿着所述滑槽上下滑动,所述磁石为钕磁铁。
[0007]
优选地,所述下水箱中设有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的检测端靠近所述下水箱的上方设置。
[0008]
优选地,所述储水装置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下水箱的开口,所述盖板将所述下水箱的开口完全覆盖;所述上水箱具有水箱盖,所述水箱盖将所述上水箱的开口完全覆盖。
[0009]
优选地,所述上水箱的底面设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包围于所述下水箱的外侧。
[0010]
优选地,所述下水箱的顶部边沿向外延伸形成凹槽,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凹槽内。
[0011]
优选地,所述凹槽的底面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有密封圈,所述盖板的底面
压紧于所述密封圈。
[0012]
优选地,所述凹槽的侧壁设有多个卡扣,多个所述卡扣将所述盖板固定于所述凹槽内;所述上水箱的上端设有提手,所述提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水箱的两个相对的侧壁转动连接。
[0013]
优选地,所述净水装置包括复合滤芯、ro膜滤芯与自吸泵,所述自吸泵的进水端与所述原水腔连接,所述自吸泵的出水端与所述复合滤芯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复合滤芯的出水端与所述ro膜滤芯的进水端连接,所述ro膜滤芯的纯水端与所述纯水腔连接,所述ro膜的废水端与所述废水腔连接。
[0014]
优选地,所述自吸泵与所述复合滤芯之间设有进水电磁阀,所述ro膜滤芯的废水端与所述废水腔之间设有废水电磁阀。
附图说明
[0015]
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0016]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0]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上水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下水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
附图中:11-净水装置、111-复合滤芯、112-ro膜滤芯、113-自吸泵、114
-ꢀ
进水电磁阀、115-废水电磁阀、12-加热装置、13-潜水泵、14-出水装置、2-储水装置、21-上水箱、211-隔板、212-原水腔、213-废水腔、214-滑槽、215-滑槽盖、216-凹陷部、217-水箱盖、218-提手、22-下水箱、221-纯水腔、222-凹槽、223-密封槽、224-密封圈、225-卡扣、23-原水水位感应组件、231-感应浮子、232-霍尔感应器、233-水位传感器、24-盖板、3-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24]
本实施例的一种储水式台面净水器,包括主机、储水装置2与外壳3;所述主机包括净水装置11、加热装置12、潜水泵13与出水装置14,所述净水装置11与所述加热装置12设置于所述外壳3的内部,所述出水装置14设置于所述外壳3的前侧顶部;所述储水装置2包括上水箱21、下水箱22与原水水位感应组件23,所述上水箱21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下水箱22的上方;所述上水箱21 的内部设有隔板211,所述上水箱21的内部被所述隔板211分隔成原水腔212 与废水腔213;所述下水箱22的内部形成纯水腔221;所述净水装置11的进水端与所述原水腔212连接,所述净水装置11的出水端及所述潜水泵13的进水端分别与所述纯水腔221连接,所述加热装置12的进水端与所述潜水泵13的出水端连接,所述出水装置14的进水端与所述加热装置12的出水端连接;所述原水水位感应组件23包括感应浮子231与霍尔感应器232;所述上水箱21的内壁沿竖直方向设有滑槽214,所述感应浮子231设置于所述滑槽214内,所述滑槽214的顶端设有滑槽盖215,所述滑槽盖215与所述上水箱21的底面将所述
感应浮子231限制于所述滑槽214内;所述感应浮子231具有磁性;所述霍尔感应器232设置于所述下水箱22的外壁,且所述霍尔感应器232位于所述感应浮子231的正下方。
[0025]
本实用新型的储水式台面净水器的使用时,先向原水腔212中加入自来水,这样设置可以使得储水式台面净水器可以放置于任意的位置,无需考虑水源的问题,然后净水装置11从原水腔212中抽取自来水,净水装置11将自来水过滤后得到纯净水,并将纯净水输送到纯水腔221中储存,当用户需要用水或喝水时,则启动出水装置14,出水装置14从纯水腔221中抽取纯净水;加热装置 12设置于出水装置14与纯水腔221之间,当用户需要热水时,则启动加热装置 12,纯净水在经过加热装置12时被加热成热水,从而使出水装置14的出水端可以输出热水,当然,若用户需要冷水时,则关闭加热装置12,则加热装置12 不会对纯净水进行加热,因此出水装置14可以输出冷水;出水装置14输出的冷水或热水均经过净水装置11的净化,因此可以有效地减少水中的细菌、病菌、毒素、重金属等杂质。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原水腔212与废水腔213,从而将原水与废水分隔开,防止废水重新混入原水中从而废水对原水造成污染的问题。由于原水腔212中需要定时补充自来水,以保证储水式台面净水器的正常运行,因此,上水箱21可拆卸地安装于下水箱22的上方,这样可以方便地将上水箱 21拆下,以便于向原水腔212中补充自来水,使用起来更加方便。通过原水水位感应组件23可以检测到原水腔212中的水位高度,当原水腔212中的水位较低时,则净水装置11不启动,防止水位不足而导致净水装置11发生干烧;此外,由于原水水位组件是采用霍尔感应器232来检测上水箱21中的水位高低,感应浮子231与霍尔感应器232之间无需直接接触,因此,便于上水箱21的安装与拆卸。
[0026]
进一步地,所述感应浮子231包括浮子主体与磁石,所述磁石设置于所述浮子主体的内部,所述浮子主体带动所述磁石沿着所述滑槽214上下滑动,所述磁石为钕磁铁。
[0027]
霍尔感应器232可根据磁场的强弱来获得不同的电信号;当水位较高时,则浮子主体带动磁石向上浮动,直到浮子主体的上端抵在滑槽盖215的下表面,此时磁石距离霍尔感应器232较远,霍尔感应器232可感应到磁场较弱,从而判断出水位较高;相反地,当水位较低时,则浮子主体带动磁石向下滑动,此时霍尔感应器232可感应到较强的磁场,从而判断出水位较低,霍尔感应器232 通过所感应到的磁场的强弱来判断出水位的高低,从而实现了感应浮子231与霍尔感应器232无需接触也能准确地检测到水位的高低,从而有利于方便的对上水箱21进行拆卸与安装。钕磁铁具有优异的磁性能,是现今磁性最强的永久磁铁,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磁性不易发生衰减,从而使原水水位感应组件23可以一直准确地检测出上水箱21的水位,不需要经常校正,使用起来更加方便,用户也更加省心。
[0028]
进一步地,所述下水箱22中设有水位传感器233,所述水位传感器233的检测端靠近所述下水箱22的上方设置。
[0029]
这样可以通过水位传感器233来检测纯水腔221中的水位高度,当水位高度较低时,则储水式台面净水器启动,抽取上水箱21中的原水,然后将原水进行过滤成纯净水,并补充到纯水腔221中。
[0030]
进一步地,所述储水装置2还包括盖板24,所述盖板24设置于所述下水箱 22的开口,所述盖板24将所述下水箱22的开口完全覆盖;所述上水箱21具有水箱盖217,所述水箱盖217将所述上水箱21的开口完全覆盖。
[0031]
这样设置,盖板24可以对下水箱22的开口进行遮挡,水箱盖217可以对上水箱21的
开口进行遮挡,从而防止杂物进入到上下水箱22或上水箱21而造成污染,也可以防止爬虫等动物进入到上水箱21或下水箱22内,使纯水腔221 内的纯净水与原水腔212中的自来水可以保持干净。
[0032]
进一步地,所述上水箱21的底面设有凹陷部216,所述凹陷部216包围于所述下水箱22的外侧。
[0033]
这样设置可以使下水箱22的周围进行围蔽,对下水箱22起到进一步的遮盖作用,可以更好地防止下水箱22被外界的杂质污染。
[0034]
进一步地,所述下水箱22的顶部边沿向外延伸形成凹槽222,所述盖板24 设置于所述凹槽222内。
[0035]
凹槽222的侧壁可以对盖板24的四周进行定位,使盖板24可以很好地覆盖于下水箱22的开口,避免盖板24出现偏移而无法完全覆盖于下水箱22的开口。
[0036]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222的底面设有密封槽223,所述密封槽223内设有密封圈224,所述盖板24的底面压紧于所述密封圈224。
[0037]
密封圈224可以起到密封的作用,使盖板24与下水箱22的内部围成一个密闭的空间,从而更好保持纯水腔221中的纯净水保持洁净,防止污染的效果更好。
[0038]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222的侧壁设有多个卡扣225,多个所述卡扣225将所述盖板24固定于所述凹槽222内;所述上水箱21的上端设有提手218,所述提手21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水箱21的两个相对的侧壁转动连接。
[0039]
这样防止盖板24从凹槽222内松脱,使盖板24可以紧紧的盖在下水箱22 的开口处。此外,用户可以通过提手218轻易地将上水箱21提起,从而将上水箱21取出,并将废水腔213中的废水倒出,以及将上水箱21拿到水源处补充自来水。
[0040]
进一步地,所述净水装置11包括复合滤芯111、ro膜滤芯112与自吸泵113,所述自吸泵113的进水端与所述原水腔212连接,所述自吸泵113的出水端与所述复合滤芯111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复合滤芯111的出水端与所述ro膜滤芯 112的进水端连接,所述ro膜滤芯112的纯水端与所述纯水腔221连接,所述 ro膜的废水端与所述废水腔213连接。
[0041]
自吸泵113可以从原水腔212中抽取自来水,然后将自来水输出至复合滤芯111,复合滤芯111可以对自来水中的泥沙、悬浮物进行过滤,得到初级过滤水,然后将初级过滤水输出到ro膜滤芯112,众所周知,ro膜滤芯112具有进水端、纯水端与废水端,自吸泵113还可以提供一定的压力,在对水加压后,可以使水分子穿过ro膜,从而得到纯净水;而其他杂质与重金属则无法通过ro 膜,因此ro膜滤芯112可以对水中的细菌、重金属离子等杂质进行过滤,所得到的纯净水则输出并储存在纯水腔221中备用。
[0042]
进一步地,所述自吸泵113与所述复合滤芯111之间设有进水电磁阀114,所述ro膜滤芯112的废水端与所述废水腔213之间设有废水电磁阀115。
[0043]
当进水电磁阀114打开时,净水装置11开始工作,自来水从进水电磁阀114 的出口端流出,然后进入自吸泵113内增压,接着进入复合滤芯111与ro膜滤芯112,对纯净水进行过滤;当进水电磁阀114关闭时,净水装置11停止工作,自吸泵113也随之关闭,避免增压泵空转。当废水电磁阀115打开时,则ro膜滤芯112将内部的废水排放到废水腔213中,避免废水在ro膜滤芯112的内部滋生细菌,同时也减少ro膜滤芯112的过滤的压力。
[0044]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
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