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床的自动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64448发布日期:2021-05-25 12:52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钻床的自动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钻床的自动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吹气装置,主要采用空气压缩机,将空气中的气体进行吸入,然后压缩气成高压气体从吹嘴处排出,高压的气体可以用来清洁杂物等。

钻具装置采用的机械臂为非主动式机械臂,即可以支撑钻具装置,并跟随钻具装置位置的移动而产生姿势的改变。

在工件的打磨过程中,由于钻具装置在打磨后会产生废屑,尤其是对于工件上含有孔的部位,为了更加精准的对工件进行打磨,因此每次都需要清理工件上的废屑。而现有的是采用空气压缩机对工件上进行吹气,从而吹走废屑;但是由于工作人员一只手需要手扶钻具装置打磨,另一只手需要手持空气压缩机的吹嘴对准工件,且还要打开空压机的开关才可以实现对工件上废屑的清理;因此工作人员在操作时,效率不高,该装置的开关控制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对工作台上的废屑进行吹气,以清洁工件的钻床的自动清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钻床的自动清洁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用于打磨工件的钻具装置和用于清除废屑的吹气装置,所述工作台上转动连接有控制所述吹气装置上开关s1状态的驱动杆,所述钻具装置位于所述驱动杆与所述工作台之间,所述吹气装置的吹嘴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并对准工件所在的方向;所述钻具装置抬起后,所述驱动杆处于抬起状态,所述开关s1处于闭合状态,所述吹嘴处于吹气状态;所述钻具装置放下后,所述驱动杆处于放下状态,所述开关s1处于打开状态,所述吹嘴处于关闭状态;所述开关s1电连接有用于控制所述吹气装置得电的控制电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使用钻具装置对工件进行打磨去毛刺之前,需要先清理废屑,由于钻具装置是放置在非主动的机械臂上,因此当工作人员需要对工件进行清理废屑时,抬起钻具装置触碰驱动杆后,驱动杆触碰到开关s1,由于开关s1控制吹气装置的得电,因此当开关s1闭合,吹气装置上的吹嘴处于吹气状态;当钻具装置放下后,开关s1打开,此时没有吹气装置对工件吹气,可以进行打磨工件,当需要再次清理工件上的废屑时,再次抬起钻具装置触碰至驱动杆转动,即可以使得吹气装置得电;该装置操作方便,可单手操作,且不需要另外去按压吹气装置的开关,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直流电源dc,所述直流电源dc电连接有电阻器r1的一端,所述电阻器r1的另一端电连接至开关s1的一端,所述开关s1的另一端通过电阻器r2接地,所述开关s1与电阻器r2之间的连接点处电连接有继电器k1的正极,所述继电器k1的负极接地,所述继电器k1控制的常开开关串联于所述吹气装置的主电路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电路部分主要通过继电器k1控制串联于吹气装置的主电路中的常开开关,从而控制吹气装置的得电,开关s1闭合,继电器k1得电,其控制的常开开关闭合,吹气装置得电,即吹嘴进行吹气;反之开关s1打开,继电器k1失电,其控制的常开开关打开,吹气装置失电,即吹嘴不进行吹气。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还包括滤波消抖电路,所述滤波消抖电路包括滤波电容器c1,所述滤波电容器c1的一端电连接于所述开关s1与所述电阻器r2之间的连接点处,所述滤波电容器c1的另一端接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波消抖电路有利于降低开关s1闭合时产生的抖动,增加开关s1闭合的稳定性,从而控制继电器k1所在电路中电压的稳定性,有利于保护继电器k1。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滤波消抖电路还包括与非门,所述与非门的输入端电连接至所述开关s1与所述滤波电容器c1之间的连接点处,所述与非门的输出端电连接有pnp型三级管q1的基极,所述pnp型三级管q1的发射极电连接有电阻器r3的一端,所述电阻器r3的另一端电连接至直流电源dc,所述pnp型三级管q1的集电极电连接至继电器k1的正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波消抖电路还通过与非门将电压反相,由于pnp型三级管q1是低导元件,因此利用与非门产生的低电平使得pnp型三级管q1导通,此时继电器k1得电,即吹气装置得电。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吹嘴与所述钻具装置上的钻具机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件,所述吹嘴与所述工作台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第一弹性件,使得钻具机在移动时可以通过第一弹性件带动吹嘴的角度改变,使得吹嘴对准工件上的具体位置进行吹气,增加了第二弹性件,使得吹嘴不仅可以在钻具机的牵引下对准的工件的具体位置,还能改变其接近工件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弹性件设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工作台上,且套接在所述吹气装置上的吹管外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吹嘴的外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吹管内套于弹簧,吹嘴的外侧固定于弹簧的一端,当吹嘴被牵引时,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吹嘴朝向工件上的具体位置,吹管沿着弹簧的拉伸方向延伸,且有利于减少吹管的弯折,保护吹管;当吹气结束后,弹簧有利于使得吹嘴复位。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杆铰接在所述工作台的支架上,所述开关s1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且位于所述驱动杆远离所述钻具装置的一端、靠近所述驱动杆重力所朝向的一侧,所述支架与所述驱动杆之间设有复位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靠近钻具装置一端的驱动杆抬起,即靠近支架的另一端下降,下降的驱动杆触发开关s1闭合,又由于有复位件的存在,使得抬起后的驱动杆能够自动复位至初始状态。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杆靠近所述开关s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抵接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杠杆原理,抵接凸起更加方便驱动杆控制开关s1的开合状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当工作人员需要对工件进行清理废屑时,抬起钻具装置触碰驱动杆后,驱动杆触碰开关s1闭合,从而吹气装置的得电,吹嘴处于吹气状态;当钻具装置放下后,开关s1打开,此时吹气装置不对工件吹气,可以进行打磨工件;方便操作,且可单手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2.通过继电器k1控制的常开开关而控制吹气装置的得电,电路简单易实现;

3.滤波消抖电路中的滤波电容器c1能够吸收开关s1闭合时因抖动产生的电路不稳定,从而增加开关s1闭合的稳定性,有利于保护继电器k1。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附图标记:1、工作台;2、钻具装置;3、吹气装置;31、吹嘴;4、驱动杆;6、控制电路;7、滤波消抖电路;8、第一弹性件;9、第二弹性件;10、复位件;11、抵接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钻床的自动清洁装置,一种钻床的自动清洁装置,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上设有用于打磨的钻具装置2和用于清除废屑的吹气装置3。工作台1上转动连接有控制吹气装置3上开关s1状态的驱动杆4,钻具装置2位于驱动杆4与工作台1之间,吹气装置3的吹嘴31设置在工作台1上并对准工件所在的方向。钻具装置2抬起后,驱动杆4处于抬起状态,开关s1处于闭合状态,吹嘴31处于吹气状态。钻具装置2放下后,驱动杆4处于放下状态,开关s1处于打开状态,吹嘴31处于关闭状态;开关s1电连接有用于控制吹气装置3得电的控制电路6。

参照图2,控制电路6包括直流电源dc,直流电源dc电连接有电阻器r1的一端,电阻器r1的另一端电连接至开关s1的一端,开关s1的另一端通过电阻器r2接地,开关s1与电阻器r2之间的连接点处电连接有继电器k1的正极,继电器k1的负极接地,继电器k1控制的常开开关串联于吹气装置3的主电路中。

控制电路6还包括滤波消抖电路7,滤波消抖电路7包括滤波电容器c1。滤波电容器c1的一端电连接于开关s1与电阻器r2之间的连接点处,滤波电容器c1的另一端接地。滤波消抖电路7还包括与非门,与非门的输入端电连接至开关s1与滤波电容器c1之间的连接点处。与非门的输出端电连接有pnp型三级管q1的基极,pnp型三级管q1的发射极电连接有电阻器r3的一端,电阻器r3的另一端电连接至直流电源dc,pnp型三级管q1的集电极电连接至继电器k1的正极。滤波消抖电路7还通过与非门将电压反相,由于pnp型三级管q1是低导元件,因此利用与非门产生的低电平使得pnp型三级管q1导通,此时继电器k1得电,即吹气装置3得电。

吹嘴31与钻具装置2上的钻具机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件8,第一弹性件8设为弹性橡皮筋。增加了第一弹性件8,使得钻具机在移动时可以通过第一弹性件8带动吹嘴31的角度改变,使得吹嘴31对准工件上的具体位置进行吹气。吹嘴31与工作台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性件9。增加了第二弹性件9,使得吹嘴31不仅可以在钻具机的牵引下对准的工件的具体位置,还能改变其接近工件的距离。第二弹性件9设为弹簧,弹簧的一端焊接在工作台1上,且套接在吹气装置3上的吹管外侧,弹簧的另一端焊接在吹嘴31的外侧。吹管内套于弹簧,吹嘴31的外侧固定于弹簧的一端,当吹嘴31被牵引时,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吹嘴31朝向工件上的具体位置,吹管沿着弹簧的拉伸方向延伸,且有利于减少吹管的弯折,保护吹管;当吹气结束后,弹簧有利于使得吹嘴31复位。

驱动杆4铰接在工作台1的支架上,开关s1设置在支架上且位于驱动杆4远离钻具装置2的一端、靠近驱动杆4重力所朝向的一侧,支架与驱动杆4之间设有复位件10,复位件10为双弹簧。靠近钻具装置2一端的驱动杆4抬起,即靠近支架的另一端下降,下降的驱动杆4触发开关s1闭合,又由于有复位件10的存在,使得抬起后的驱动杆4能够自动复位至初始状态。驱动杆4靠近开关s1的一侧安装有方块状的抵接凸起11,抵接凸起11更加方便驱动杆4控制开关s1的开合状态。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使用钻具装置2对工件进行打磨去毛刺之前,需要先清理废屑,由于钻具装置2是放置在非主动的机械臂上,因此当工作人员需要对工件进行清理废屑时,抬起钻具装置2触碰驱动杆4后,驱动杆4触碰到开关s1,由于开关s1控制吹气装置3的得电,因此当开关s1闭合,吹气装置3上的吹嘴31处于吹气状态。当钻具装置2放下后,开关s1打开,此时没有吹气装置3对工件吹气,可以进行打磨工件,当需要再次清理工件上的废屑时,再次抬起钻具装置2触碰至驱动杆4转动,即可以使得吹气装置3得电。该结构操作方便,可单手操作,且不需要另外去按压吹气装置3的开关,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其中,控制电路6部分主要通过继电器k1控制串联于吹气装置3的主电路中的常开开关,从而控制吹气装置3的得电,开关s1闭合,继电器k1得电,其控制的常开开关闭合,吹气装置3得电,即吹嘴31进行吹气。反之开关s1打开,继电器k1失电,其控制的常开开关打开,吹气装置3失电,即吹嘴31不进行吹气。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