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氟废水组合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74842发布日期:2022-06-21 21:07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含氟废水组合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氟废水组合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氟元素以各种化合物的形式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岩石、矿物及土壤中的氟是地表水和地下水中氟的主要来源。冶金、化学、电力电子等行业的工业生产过程中,也会排放大量的含氟废气、废水、废渣。氟对人体中的钙、磷具有极强的亲和力,它能破坏机体钙、磷的正常代谢,并能抑制某些酶的活性,由此会引发一系列包括:氟斑牙、氟骨症、肾脏、肝脏、大脑损害、免疫功能异常、肺水肿、肺出血、儿童智力下降等疾病。任由这些含氟废气、废水、废渣排放至自然界中,不但污染环境,而且威胁人类健康。
3.因此,需要对含氟废水进行处理进化,再进行排放。现有技术的含氟废水处理装置,通常是由多个处理槽组成的单流程处理线,但是单流程处理的处理效果较差,而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问题日益重视,单流程处理已经不能满足现今的净化要求。
4.因此,本领域亟需一种含氟废水组合处理装置。
5.有鉴于此,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氟废水组合处理装置,提供多个相互配合的处理组,提高含氟废水处理效果。
7.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含氟废水组合处理装置,所述含氟废水组合处理装置包括:
8.第一处理组:所述第一处理组包括第一处理槽、第一絮凝槽和第一沉淀槽,所述第一处理槽、第一絮凝槽和第一沉淀槽之间通过管路相连通,含氟废水依次通过第一处理槽、第一絮凝槽和第一沉淀槽进行处理;
9.第二处理组,所述第二处理组与第一处理组通过管路相连通,所述第二处理组包括第二处理槽、第二絮凝槽和第二沉淀槽,所述第二处理槽、第二絮凝槽和第二沉淀槽之间通过管路相连通,所述第二处理槽接收第一沉淀槽中的上清液,所述上清液依次通过第二处理槽、第二絮凝槽和第二沉淀槽进行处理。
10.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设置有第一处理组和第二处理组两条处理线,第二处理组能够对第一处理组处理产生的上清液再次进行处理,提高含氟废水净化效果。
11.优选地,所述含氟废水组合处理装置还包括中间处理组,所述中间处理组与第二处理组和第一处理组均通过管路相连通,所述中间处理组包括ph调节槽,所述ph调节槽用于接收第一沉淀槽中的上清液,调节上清液ph值,将调节后的上清液导入第二处理槽中。
12.采用上述方案,单独设置ph调节槽来调节上清液ph值,在节省第二处理组的工作步骤的同时,便于第二处理组直接对废水进行处理,提高废水处理效果。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处理槽、第一絮凝槽、第二处理槽、第二絮凝槽中均设置有搅
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设置有搅拌桨。
14.采用上述方案,所述搅拌桨旋转能够提高净化试剂与废水的反应效率,所述净化试剂可以为hcl、pac、ca(oh)2和pam等。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沉淀槽和第二沉淀槽的槽底均设置有由外周向内凹陷的排污槽,所述排污槽中心设置有排污口。
16.采用上述方案,所述排污口用于将第一沉淀槽和第二沉淀槽内部的沉淀的污泥排出,由外周向内凹陷的所述排污槽,便于将污泥向排污口汇聚,提高排污效率。
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沉淀槽和第二沉淀槽均还设置有排污管道52,所述排污管道52与排污口相连通,用于排出污泥。
18.优选地,所述第一沉淀槽和第二沉淀槽均还设置有刮泥装置,所述刮泥装置设置有旋转杆和刮泥桨,所述刮泥桨与旋转杆相连接。
19.采用上述方案,所述刮泥桨旋转用于防止污泥沉积在槽底,提高排污效果。
20.进一步地,所述刮泥装置还设置有分割刃,所述分割刃与刮泥桨相连接,所述分割刃由刮泥桨上方延伸至刮泥桨下方。
21.采用上述方案,所述分割刃能够分割沉降在刮泥桨上,以及槽底的污泥,防止刮泥桨上的污泥增大旋转负担,同时能够防止污泥堆积在槽底,提高排污效率。
22.进一步地,所述ph调节槽还设置有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一端设置在ph调节槽槽底,另一端由ph调节槽槽口通入。
23.采用上述方案,所述循环管路用于完成所述ph调节槽内部液体的自循环,当投入ph 调节试剂时,提高混合速率。
24.进一步地,所述循环管路由ph调节槽槽口通入的排水口与ph调节槽内壁相贴合。
25.采用上述方案,防止通入ph调节槽的液体飞溅,灼伤操作者。
26.进一步地,所述ph调节槽还设置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与循环管路相连接,用于驱动液体循环。
27.采用上述方案,提高循环效率。
2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9.1.本技术设置有第一处理组和第二处理组两条处理线,第二处理组能够对第一处理组处理产生的上清液再次进行处理,提高含氟废水净化效果;
30.2.单独设置ph调节槽来调节上清液ph值,在节省第二处理组的工作步骤的同时,便于第二处理组直接对废水进行处理,提高废水处理效果;
31.3.所述分割刃能够分割沉降在刮泥桨上,以及槽底的污泥,防止刮泥桨上的污泥增大旋转负担,同时能够防止污泥堆积在槽底,提高排污效率;
32.4.所述循环管路用于完成所述ph调节槽内部液体的自循环,当投入ph调节试剂时,提高混合速率。
附图说明:
3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ph调节槽31,所述ph调节槽31用于接收第一沉淀槽13中的上清液,调节上清液ph值,将调节后的上清液导入第二处理槽21中。
50.采用上述方案,单独设置ph调节槽31来调节上清液ph值,在节省第二处理组2的工作步骤的同时,便于第二处理组2直接对废水进行处理,提高废水处理效果。
51.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含氟废水首先进入第一处理槽,投加hcl和ca(oh)2,并调节ph 在10.5,生成caf2沉淀,后进入第一絮凝槽12,投加pam,进一步促进絮凝沉淀,后进入第一沉淀槽13,进行泥水分离。所述第一沉淀槽13的上清液进入ph调节槽31,投加hcl,调整ph值为6.5-7.5,后进入第二处理槽,投加ca(oh)2、pac进行反应,后进入第二絮凝槽 22,投加pam,提高絮凝沉淀效果;最后进入第二沉淀槽23,进行泥水分离。两个沉淀槽定期进行排泥,并可回流部分沉淀至前端反应槽,以提高絮凝效果。
52.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当第一处理槽11污泥浓度为5000~12000mg/l,第一沉淀槽13适宜的污泥回流比为50%~100%,当第二处理槽21污泥浓度为3000~6000mg/l,第二沉淀槽 23适宜的污泥回流比20%~40%。
53.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控制第一段处理槽11污泥浓度为10000mg/l,相应污泥回流比为 60%,控制第二段处理槽为5000mg/l,相应污泥回流比30%时,含氟废水经过上述处理后,出水f离子浓度低于5mg/l,除氟效果较好。
54.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第一处理槽11和ph调节槽31中均设置有ph测试仪。
55.如图1所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第一处理槽11、第一絮凝槽12、第二处理槽21、第二絮凝槽22中均设置有搅拌装置4,所述搅拌装置4设置有搅拌桨41。
56.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搅拌装置4均设置有用于驱动搅拌桨41的电动机。
57.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搅拌装置4可以悬挂于对应的槽上方,也可以通过刚性连接如金属架的方式进行固定,使搅拌桨41伸入槽内。
58.采用上述方案,所述搅拌桨41旋转能够提高净化试剂与废水的反应效率,所述净化试剂可以为hcl、pac、ca(oh)2和pam等。
59.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沉淀槽13和第二沉淀槽 23的槽底均设置有由外周向内凹陷的排污槽5,所述排污槽5中心设置有排污口51。
60.采用上述方案,所述排污口51用于将第一沉淀槽13和第二沉淀槽23内部的沉淀的污泥排出,由外周向内凹陷的所述排污槽5,便于将污泥向排污口51汇聚,提高排污效率。
61.如图3、4所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第一沉淀槽13和第二沉淀槽23均还设置有排污管道52,所述排污管道52与排污口51相连通,用于排出污泥。
62.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排污管道52连接有排污泵,所述排污泵用于抽出所述第一沉淀槽13或第二沉淀槽23中的污泥。
63.如图1、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沉淀槽13和第二沉淀槽23均还设置有刮泥装置6,所述刮泥装置6设置有旋转杆61和刮泥桨62,所述刮泥桨 62与旋转杆61相连接。
64.采用上述方案,所述刮泥桨62旋转用于防止污泥沉积在槽底,提高排污效果。
65.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旋转杆61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用于驱动旋转杆61旋转。
66.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刮泥装置6可以悬挂于沉淀槽上方,也可以通过刚性连接
如金属架的方式进行固定,使刮泥桨62伸入沉淀槽底部。
67.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刮泥装置6还设置有分割刃 63,所述分割刃63与刮泥桨62相连接,所述分割刃63由刮泥桨62上方延伸至刮泥桨62 下方。
68.采用上述方案,所述分割刃63能够分割沉降在刮泥桨62上,以及槽底的污泥,防止刮泥桨62上的污泥增大旋转负担,同时能够防止污泥堆积在槽底,提高排污效率。
69.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ph调节槽31还设置有循环管路311,所述循环管路311一端设置在ph调节槽31槽底,另一端由ph调节槽31槽口通入。
70.采用上述方案,所述循环管路311用于完成所述ph调节槽31内部液体的自循环,当投入ph调节试剂时,提高混合速率。
71.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循环管路311由ph调节槽31 槽口通入的排水口312与ph调节槽31内壁相贴合。
72.采用上述方案,防止通入ph调节槽31的液体飞溅,灼伤操作者。
73.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ph调节槽31还设置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与循环管路311 相连接,用于驱动液体循环。
74.在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ph调节槽31内也设置有搅拌装置4。
75.采用上述方案,提高循环效率。
76.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可以在第二处理组2后继续连接与第二处理组2结构相同或者相似的处理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