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除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87586阅读:11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化学除氧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去除水中溶氧的除氧装置。
水中通常溶有氧气,如以这种溶有氧气的水作为锅炉给水,不仅会对锅炉造成腐蚀,而且有可能引起锅炉爆炸事故。因此,锅炉给水必须进行除氧。现有技术中的除氧方法有多种,如热力除氧、解吸除氧、药物除氧和真空除氧。这些除氧方法各有其特点,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有待克服的缺陷和技术问题。所谓热力除氧是将水加热到沸点,使其氧溶解度减小而自动逸出。因此,热力除氧需要消耗大量的蒸汽,并且无法用于热水锅炉除氧。解吸除氧则是将不含氧的气体与待除氧水强烈混合,使其中的溶氧扩散到无氧气体中,以此来降低水中的溶氧含量。解吸除氧不仅要消耗大量的反应剂,而且要消耗大量的电能来维持反应器的温度。因此,解吸除氧的经常费用较高,而且除氧水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炉水水质下降。药物除氧法是利用亚硫酸钠等药剂的氧化反应来实现除氧,其药剂费用较高,除氧效果也不稳定。所谓真空除氧是造成真空环境,使水中氧溶解度降低而自动逸出。真空除氧法要求保持良好的真空系统,因此其设备比较复杂,占地面积大,投资比较多,而且真空度容易遭破坏而使除氧效果下降。为了克服上述除氧方法的缺陷和不足,曾有人提出过电化学除氧的设想,但未见电化学除氧装置的报道。所谓电化学除氧是利用某些活泼金属与溶氧直接反应生成稳定氧化物并利用外加电场加速这一氧化反应,以达到除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且除氧效果显著的电化学除氧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将多个钢制多孔阴极板和由活泼金属制成的多孔阳极板平行等间隔交替安装在长方体形壳体内,并使阴极板和阳极板分别接直流电源的负极和正极,从而构成一种电化学除氧器。待除氧水通过本除氧器时,水中的溶氧在电场的作用下与活泼金属阳极板迅速发生电化学反应,从而实现电化学除氧。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电化学除氧器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化学除氧器的结构示意图。
参考附
图1,本实用新型电化学除氧器主要由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的阴电极组和阳电极组构成。壳体1为长方体形,其两端分别开有待除氧水进口2和除氧水出口3,其底部为带有隔板4的沉淀室5,沉淀室的侧壁上装有除污门6,沉淀室的底部设有排空阀7,壳体1的顶部设有放气阀8。阴电极组包括多个钢制多孔阴极板9,阳电极组包括与阴极板数量相同并由活泼金属制成的多孔阳极板10。阴极板和阳柝极板通过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定位板11平行等间隔交替安装于壳体内沉淀室的上方,所有阴极板均通过阴极板连接板12接直流电源负极13,所有阳极板均通过阳极板连接板14接直流电源正极15。待除氧水由进口2进入壳体1后流经各多孔阴极板和阳极板时,水中的溶氧与活泼金属阳极板不断发生电化学反应,使水中的溶氧得以去除,除氧水由出口3流出。氧化反应的生成物沉淀于沉淀室5中,通过除污门6可定期将其排出。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生成的其它气体,可通过壳体顶部的放气阀8排除。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除氧效果好且运行费用低。因此,特别适于用作锅炉给水除氧装置。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去除水中溶氧的电化学除氧器,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的阴电极组和阳电极组构成;壳体为长方体形,其两端分别开有待除氧水进口和除氧水出口,其底部为带有隔板的沉淀室,沉定室侧壁上装有除污门,沉淀室底部设有排空阀,壳体的顶部设有放气阀;阴电极组包括多个钢制多孔阴极板,阳电极组包括与阴极板数量相同并由活泼金属制成的多孔阳极板,阴极板和阳极板通过定位板平行等间距交替安装于壳体内沉淀室的上方,所有阴极板均通过阴极连接板接直流电源负极,所有阳极板均通过阳极连接板接直流电源正极。
专利摘要电化学除氧器涉及一种用于去除水中溶氧的除氧装置,由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的阴电极组和阳电极组构成。壳体为长方体形,两端分别开有进水口和出水口。阴电极组包括多个钢制多孔阴极板,阳电极组包括数量相同并由活泼金属制成的多孔阳极板,阴极板和阳极板通过定位板平行等间隔交替安装于壳体中。所有阴极板和所有阳极板分别接直流电源负极和正极。待除氧水通过本除氧器时,水中的溶氧与活泼金属阳极板发生氧化反应,使水中溶氧得以去除。
文档编号C02F1/46GK2187609SQ94210039
公开日1995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1994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1994年4月29日
发明者杨明华 申请人:杨明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