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42440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生产成本较高,而且耗能较高,除污效果不是很理想,污水往往处理不干净;此外,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长时间工作后容易出现堵塞的问题,需要停水检修,工作效率较低,维护成本高;去除易于硫化的浮生物的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污水处理效果较差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曝气机、反冲洗系统、九个从左至右依次编号为一号至九号的曝气池,相邻的两个曝气池均相通;每个曝气池内均设有与曝气机相连的曝气盘;一号曝气池和二号曝气池内均设有弹性填料,三号曝气池和四号曝气池内均设有复合球填料,五号曝气池和六号曝气池内均设有蜂窝填料,七号曝气池和八号曝气池内均设有与反冲洗系统相连的生物膜填料,九号曝气池内设有与反冲洗系统相连的陶管;一号曝气池上设有进水管,九号曝气池上设有出水管;五号曝气池内设有第一回水泵,第一回水泵上连有通向二号曝气池的第一回水管;八号曝气池内设有第二回水泵,第二回水泵上连有通向五号曝气池的第二回水管。
[0005]进一步,每个曝气池的进水口位于曝气池的上方或下方,每个曝气池的出水口与进水口对角设置;可以使污水更大程度的流过曝气池内的除污填料,达到更好的除污效果。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的能耗主要来自调节池内的水泵和曝气机,处理过程无须添加任何药剂,由于间歇曝气运行,耗电超低,显著节省用户的运行费用。工厂模块化生产,工地现场直接安装入地坑内基础上即可,施工工期短,无需制作风机房,节省土建费用,地坑底部只需硬化基础平台。弹性填料易于培养生物菌,处理污水中的有机物;复合球填料增加表面积,利于生物菌生长;蜂窝填料增加表面积,利于生物菌沉淀;生物膜填料可以大幅度降低SS值、磷等污染物数值;陶管利于降低SS值;回水泵和回水管利于快速降低污泥浓度,稳定出水效果。
【附图说明】
[000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08]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参阅图1,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曝气机9、反冲洗系统12、九个从左至右依次编号为一号至九号的曝气池1,相邻的两个曝气池I均相通;每个曝气池I内均设有与曝气机9相连的曝气盘10 ;—号曝气池I和二号曝气池I内均设有弹性填料2,三号曝气池I和四号曝气池I内均设有复合球填料3,五号曝气池I和六号曝气池I内均设有蜂窝填料4,七号曝气池I和八号曝气池I内均设有与反冲洗系统12相连的生物膜填料5,九号曝气池I内设有与反冲洗系统12相连的陶管6 ;—号曝气池I上设有进水管11,九号曝气池I上设有出水管13 ;五号曝气池I内设有第一回水泵7,第一回水泵7上连有通向二号曝气池I的第一回水管71 ;八号曝气池I内设有第二回水泵8,第二回水泵8上连有通向五号曝气池I的第二回水管81 ;每个曝气池I的进水口位于曝气池I的上方或下方,每个曝气池I的出水口与进水口对角设置。
[0010]使用时,污水依次经过有弹性填料2、复合球填料3、蜂窝填料4、生物膜填料5和陶管6 ;弹性填料2处培养生物菌,处理污水中的有机物;复合球填料3增加表面积,利于生物菌生长;蜂窝填料4处除去生物菌沉淀,膜填料5大幅度降低SS、磷等污染物数,陶管6进一步降低SS ;SS为水质中悬浮物。
[0011]将五号曝气池I内的污水通过第一回水管71进入二号曝气池1,可以使未去除的生物菌进一步生长,便于形成沉淀,有利于在蜂窝填料4处去除。
[0012]八号曝气池I内的污水通过第二回水管81进入五号曝气池1,有利于降低污泥浓度防止堵塞。
[0013]本发明的能耗主要来自调节池内的水泵和曝气机,处理过程无须添加任何药剂,由于间歇曝气运行,耗电超低,显著节省用户的运行费用。工厂模块化生产,工地现场直接安装入地坑内基础上即可,施工工期短,无需制作风机房,节省土建费用,地坑底部只需硬化基础平台。弹性填料易于培养生物菌,处理污水中的有机物;复合球填料增加表面积,利于生物菌生长;蜂窝填料增加表面积,利于生物菌沉淀;生物膜填料可以大幅度降低SS值、磷等污染物数值;陶管利于降低SS值;回水泵和回水管利于快速降低污泥浓度,稳定出水效果。
[001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发明的专利范围之中。
【主权项】
1.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曝气机(9)、反冲洗系统(12)、九个从左至右依次编号为一号至九号的曝气池(I),相邻的两个曝气池(I)均相通;每个曝气池(I)内均设有与曝气机(9)相连的曝气盘(10);—号曝气池(I)和二号曝气池(I)内均设有弹性填料(2),三号曝气池(I)和四号曝气池(I)内均设有复合球填料(3),五号曝气池(I)和六号曝气池(I)内均设有蜂窝填料(4),七号曝气池(I)和八号曝气池(I)内均设有与反冲洗系统(12)相连的生物膜填料(5),九号曝气池⑴内设有与反冲洗系统(12)相连的陶管(6); —号曝气池(I)上设有进水管(11),九号曝气池(I)上设有出水管(13);五号曝气池(I)内设有第一回水泵(7),第一回水泵(7)上连有通向二号曝气池(I)的第一回水管(71);八号曝气池(I)内设有第二回水泵(8),第二回水泵(8)上连有通向五号曝气池(I)的第二回水管(8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每个曝气池(I)的进水口位于曝气池(I)的上方或下方,每个曝气池(I)的出水口与进水口对角设置。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污水处理效果较差的问题,包括曝气机、反冲洗系统、九个从左至右依次编号为一号至九号的曝气池;每个曝气池内均设有曝气盘;一号曝气池和二号曝气池内均设有弹性填料,三号曝气池和四号曝气池内均设有复合球填料,五号曝气池和六号曝气池内均设有蜂窝填料,七号曝气池和八号曝气池内均设有生物膜填料,九号曝气池内设有陶管;一号曝气池上设有进水管,九号曝气池上设有出水管;五号曝气池内设有第一回水泵,第一回水泵上连有第一回水管;八号曝气池内设有第二回水泵,第二回水泵上连有第二回水管。发明可以处理污水中的有机物,利于生物菌沉淀,大幅度降低SS值、磷等污染物数值。
【IPC分类】C02F3-34
【公开号】CN104556412
【申请号】CN201510043063
【发明人】朱建峰
【申请人】长兴全景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