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河道污染物的无动力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306975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处理河道污染物的无动力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河道污染物无动力装置,属于环境保护中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城乡河道因污染和生态系统严重退化,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多数河道水体污染严重、富营养化,造成了严峻的环境生态形势。空气中的分子态氧溶解在水中称为溶解氧,用每升水里氧气的毫克数表示,水中溶解氧的多少是衡量水体自净能力的一个指标。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以及水的温度都有密切关系。在自然情况下,空气中的含氧量变动不大,故水温是主要的因素,水温愈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愈高。通常要通过机械曝气来提高水体的溶解氧浓度,但是,在对河道水体提供人工机械曝气的话,由于水体量巨大,曝气所需的动力费将会非常高。
[0003]光化学及光催化氧化法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项高级氧化技术。所谓光催化反应,就是在光的作用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光化学反应需要分子吸收特定波长的电磁辐射,受激产生分子激发态,然后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物质,或者变成引发热反应的中间化学产物。光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源于光子的能量,在太阳能的利用中光电转化以及光化学转化一直是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
[0004]生物滤床是生物处理的一种,由砂、砂砾或其他滤材为介质所构成,凭借附着于滤材上的生物膜作用可以分解流经滤床废水中污染物。一般经生物滤床的处理水不需再经沉淀单元,即可放流。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降解河水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并能对河水曝气充氧的处理河道污染物的无动力装置,该装置无需动力、免维护。
[0006]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一个上段位于河道水面之上、下段伸入水面下的竖直空心管,在竖直空心管的顶部固定设有折弯空心管,折弯空心管一端均从竖直空心管的顶部开口伸入竖直空心管内并被固定,折弯空心管自伸出竖直空心管顶部开口处向下折弯,竖直空心管的顶部开口密封;在水面下的竖直空心管的底部处固定连接第一叶片;在折弯空心管的正下方设有一个倒置的锥形筒和位于倒置的锥形筒的正下方的四个圆筒,倒置的锥形筒的上端是敞口的大端、下端是敞口的小端;所述四个圆筒上端口均是敞口,由内而外同轴套装且相邻两个圆筒侧壁之间具有间隙;第一圆筒通过轴承连接在竖直空心管外,在第一圆筒外侧壁和第二圆筒内侧壁之间的空间填充满供微生物附着生长的填料,填料的底面固定设有筛网;第四圆筒上端和倒置的锥形筒之间通过滚珠联接;在倒置的锥形筒的内表面上设置第一台阶,在第一台阶外表面固定设有磷酸银催化剂;倒置的锥形筒的上端外边缘四周水平延伸有一平台,平台上固定设有以竖直空心管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的三个第二叶片;所述四个圆筒的上端高度从上到下依次是第三圆筒、第四圆筒、第一圆筒以及第二圆筒;第二圆筒、第三圆筒底面位于第一圆筒、第四圆筒底面之上且具有间隙,第一圆筒下端与第四圆筒下端平齐,第二圆筒下端与第三圆筒下端平齐;在第二圆筒和第三圆筒之间的底面上设置空心短管,空心短管上端连接于第二圆筒和第三圆筒之间的底面、下端连接第四圆筒的底面;在第四圆筒的底部正下方,在竖直空心管上套有位于水面之上的锥筒,该锥筒和竖直空心管之间通过轴承连接,锥筒上端是小端,下端是大端,在锥筒外表面上设有第二台阶,第二台阶的外表面上固定设有磷酸银催化剂;锥筒下端通过支架固定在河道底部。
[0007]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的优点是:(1)整个过程无需动力;(2)既可以给水体充氧,又能利用太阳能和微生物净化水体;(3)通过加长竖直空心管,可以处理较深的水,不仅仅处理河水表面的水。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发明一种处理河道污染物的无动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单个叶片3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竖直空心管;2.折弯空心管;3.叶片;3-1.固定板;3-2.转动板;4.第一圆筒;5.第四圆筒;6.第二圆筒;7.第三圆筒;8.筛网;9.空心短管;10.倒置的锥形筒;
11.台阶;12.平台;13.叶片;13-1.固定板;13-2.转动板;14.台阶;15.锥筒;16.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09]本发明包括一个竖直空心管1,竖直空心管I上段位于河道的水面之上,竖直空心管I的下段伸入河道的水面下。在竖直空心管I的顶部固定安装2~4个折弯空心管2,这
2-4个折弯空心管2沿竖直空心管I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这2~4个折弯空心管2的一端均从竖直空心管I的顶部开口伸入竖直空心管I内并被固定在竖直空心管I内,折弯空心管2自伸出竖直空心管I顶部开口处向下折弯一定角度a,折弯角度a是竖直空心管I与折弯空心管2之间的夹角,折弯角度a为50° ~60°。折弯空心管2固定后,将竖直空心管I的顶部开口完全密封,与外界气压隔绝,以便旋转的竖直空心管I内部产生负压。这2~4个折弯空心管2与竖直空心管I拼成伞骨架的形状。
[0010]在水面下的竖直空心管I的底部处固定连接3个相同的叶片3,3个叶片3沿竖直空心管I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参见图2,每个叶片3均由I块固定板3-1和I块转动板
3-2组成,固定板3-1的内侧固定连接于竖直空心管I的管壁上,固定板3-1的外侧与转动板3-2的内侧之间可旋转连接,使转动板3-2可绕固定板3-1的外侧边作单向旋转运动,转动角度b在0~75°之间,转动后的叶片3形成折弯的形状,叶片3类似只能单向旋转且角度限位的门铰链结构。
[0011 ] 在折弯空心管2的正下方设有一个倒置的锥形筒10和四个圆筒,倒置的锥形筒10的上端是敞口的大端,倒置的锥形筒10的下端是敞口的小端。倒置的锥形筒10上端口的半径远远大于折弯空心管2的伸出长度,使从折弯空心管2出来的河水能够完全落进倒置的锥形筒10内。倒置的锥形筒10的正下方设有四个圆筒,这四个圆筒的上端口均是敞口,由内而外同轴套装,并且相邻两个圆筒侧壁之间不接触具有一定的间隙。这四个圆筒由内而外分别是第一圆筒4、第二圆筒6、第三圆筒7、第四圆筒5。其中,第一圆筒4同轴套在竖直空心管I外,并且与竖直空心管I之间通过轴承连接。在第一圆筒4外侧壁和第二圆筒6内侧壁之间的空间填充满供微生物附着生长的填料,在填料的底面固定安装筛网8,即筛网8固定在第一圆筒4外侧壁和第二圆筒6内侧壁之间的底面上。第二圆筒6外侧壁与第三圆筒7内侧壁之间以及第三圆筒7外侧壁与第四圆筒5内侧壁之间不填充任何东西。
[0012]倒置的锥形筒10的下端定连接于最外层的第四圆筒5的上端。第四圆筒5的上端和倒置的锥形筒10之间通过滚珠联接,使倒置的锥形筒10可以相对第四圆筒5以竖直空心管I的中心轴为轴心转动。在倒置的锥形筒10的内表面上设置台阶11。在台阶11表面固定有磷酸银催化剂。第三圆筒7的上端高度要高过倒置的锥形筒10的下端,位于倒置的锥形筒10的下端之上,这样,从台阶11上淌下的河水只会进入第四圆筒5与第三圆筒7之间而不会进入第三圆筒7内。
[0013]倒置的锥形筒10的上端外边缘四周水平延伸有一平台12,平台12上固定有三个叶片13,三个叶片13以竖直空心管I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每个叶片13均由I块固定板13-1和I块转动板13-2组成,固定板13-1上表面固定连接于平台12的下表面上,固定板13-1的外侧与转动板13-2的内侧之间可旋转连接,使转动板13-2可绕固定板13_1的外侧边作单向旋转运动,转动角度在0~75°之间,转动后的叶片13形成折弯的形状,叶片13类似只能单向旋转且角度限位的门铰链结构。转动板13-2的内侧边与平台12的外边缘平齐,即转动板13-2刚好超出平台12的外边缘,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