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站混凝池废水的再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36632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站混凝池废水的再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污水站混凝池废水的再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太阳能是一种新型能源,具有环保、节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等特点。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资源紧缺的环境下,太阳能以其固有的特点博得了多数使用者的青睐。
[0003]在太阳能电池生产领域,多晶硅片是制造集成电路、光伏太阳能电池的关键基础材料,是国家发展信息产业和光伏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基石。以多晶硅片为基体制成的太阳能电池一直都是光伏市场的主流产品,而在整个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产业链中单多晶硅片生产环节是一个用水大户,然而在生产过程中,多晶硅生产企业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工业废水,如不能很好地处理,势必严重污染水体,危害环境。因此,如何处理生产废水成为多晶硅生产企业环境治理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污水站混凝池废水的再利用系统。
[0005]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污水站混凝池废水的再利用系统,包括污水导入机构、中和箱、泥水分离箱和沉淀箱,其特征在于,上述污水导入机构包括导入壳体和分别位于导入壳体两侧的导入端与导出端,所述导入壳体内部设有将其内腔分为上下两个腔体的过滤隔板,所述导入端与导入壳体上腔相连通,导出端与导入壳体下腔相连通,所述中和箱与导出端通过排污管一相连接,中和箱上端具有可打开的密封盖一,所述泥水分离箱与中和箱通过排污管二相连接,泥水分离箱上端具有可打开的密封盖二,所述沉淀箱与泥水分离箱通过排污管三相连接,沉淀箱内设有二次沉淀机构,所述泥水分离箱底部开有污泥排放口,污泥排放口处连接有螺杆输送管,所述螺杆输送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污泥螺杆栗,所述污泥螺杆栗的输出端连接有污泥收集箱。
[0006]操作人员可通过导入端将污水排入导入壳体内,然后通过导入壳体内的过滤隔板进行初次的过滤,其中导入壳体为可拆卸性,便于操作人员的清理,经过初次过滤的污水再通过导出端被引入至中和箱,操作人员可打开密封盖一根据中和箱内污水的酸碱程度,适量投入相应的中和药物,使得污水接近中性,便于后期的再次利用。经过中和的污水再被引入至泥水分离箱,操作人员可打开密封盖二往泥水分离箱内依次投入适量的PAC、PAM,污水反应后进行泥水分离。被分离出来的水再进入至沉淀箱,由沉淀箱内的二次沉淀机构做最后沉淀过滤处理。其中利用污泥螺杆栗和螺杆输送管可将泥水分离箱底部的泥污引入至污泥收集箱,便于操作人员的清理。
[0007]在上述的一种污水站混凝池废水的再利用系统中,所述排污管二和排污管三上分别设有调节阀一和调节阀二。
[0008]采用以上结构,便于操作人员的调控,使得位于中和箱的污水的酸碱性能得到充分的中和,使得位于泥水分离箱的污水具有充分的反应分离,间接提高了污水的过滤效果。
[0009]在上述的一种污水站混凝池废水的再利用系统中,所述导入端的数量为两个。
[0010]导入端的数量为两个时,提高了污水往导入壳体内导入的效率,另外操作人员可采取分离导入方式,其中一个导入端导入酸性污水,另一个导入端导入碱性污水,即降低操作人员后期的中和工作量,又降低的了成本的投入。
[0011]在上述的一种污水站混凝池废水的再利用系统中,所述中和箱内设有酸碱检测器,中和箱外侧设有与酸碱检测器相互连接的显示器。
[0012]采用以上结构,使得操作人员根据显示器能更直观的观察到中和箱内污水的酸碱值,便于操作人员的调节,提高了调节的精确性。
[0013]在上述的一种污水站混凝池废水的再利用系统中,所述沉淀箱上具有输出管,输出管与沉淀箱的接口处设有过滤网,输出管上具有调节阀三。
[0014]采用以上结构,操作人员可通过调节阀三控制洁净水的排出,过滤网为最后一步过滤,大大提高了过滤效果。
[0015]在上述的一种污水站混凝池废水的再利用系统中,二次沉淀机构包括外导流筒、内导流筒和进水管,所述外导流筒和内导流筒均为圆筒状,内导流筒位于外导流筒内,进水管一端口位于内导流筒内,另一端口同时穿过内导流筒和外导流筒且与伸入沉淀箱内的排污管三端口相连接。
[0016]采用以上结构,提高了污水内悬浮颗粒相互碰撞聚集的概率,促进了悬浮颗粒聚集成片状絮凝体,提高了杂质颗粒的沉淀。
[0017]在上述的一种污水站混凝池废水的再利用系统中,所述进水管呈L状,位于内导流筒内一端的进水管输出口为向上设置。
[0018]位于内导流筒内一端的进水管输出口为上大下小的喇叭口状,使得水流纵向速度头损耗严重,延长了水流停留时间,提高了悬浮颗粒聚集成片状絮凝体的概率。
[0019]在上述的一种污水站混凝池废水的再利用系统中,所述外导流筒下端具有喇叭状的释放口,释放口侧壁中部开有若干排水孔,所述释放口底部为封闭状且与沉淀箱底面相互抵靠。
[0020]释放口为上小下大,使得释放口内过水断面为连续逐渐变大,因此水流在其内保持着纵向加速向释放口底部沉淀区的冲击力,提高了沉淀效果,其中排水孔位于释放口底部沉淀区的上方。
[0021]在上述的一种污水站混凝池废水的再利用系统中,所述内导流筒和释放口底侧分别连接有一螺杆输送管,通过上述污泥螺杆栗将污泥输送至污泥收集箱。
[0022]采用以上结构,便于对二次沉淀机构内沉淀物的收集,提高污水的过滤效率。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污水站混凝池废水的再利用系统的优点具有以下几点:
[0024]1、本污水站混凝池废水的再利用系统可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沉淀过滤,然后实现再次利用,不但可避免污水排放危害环境的现象,而且可降低生产用水的成本,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0025]2、本污水站混凝池废水的再利用系统中二次沉淀机构的设置提高了污水内悬浮颗粒相互碰撞聚集的概率,促进了悬浮颗粒聚集成片状絮凝体,提高了沉淀效果。
[0026]3、本污水站混凝池废水的再利用系统中利用污泥螺杆栗和螺杆输送管可将泥水分离箱底部的泥污和释放口底侧的泥污引入至污泥收集箱,便于操作人员的清理,提高了回收效率。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污水站混凝池废水的再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中和箱;2、泥水分离箱;3、沉淀箱;4、导入壳体;5、导入端;6、导出端;7、过滤隔板;8、排污管一;9、密封盖一;1、排污管二; 11、密封盖二; 12、螺杆输送管;13、污泥螺杆栗;14、污泥收集箱;15、调节阀一;16、调节阀二; 17、酸碱检测器;18、显示器;19、输出管;20、过滤网;21、调节阀三;22、外导流筒;23、内导流筒;24、进水管;25、释放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30]如图1所示,本污水站混凝池废水的再利用系统,包括污水导入机构、中和箱1、泥水分离箱2和沉淀箱3,上述污水导入机构包括导入壳体4和分别位于导入壳体4两侧的导入端5与导出端6,导入壳体4内部设有将其内腔分为上下两个腔体的过滤隔板7,导入端5与导入壳体4上腔相连通,导出端6与导入壳体4下腔相连通,其中导入端5的数量为两个,提高了污水往导入壳体4内导入的效率,另外操作人员可采取分离导入方式,其中一个导入端5导入酸性污水,另一个导入端5导入碱性污水,即降低操作人员后期的中和工作量,又降低的了成本的投入。
[0031]中和箱I与导出端6通过排污管一8相连接,中和箱I上端具有可打开的密封盖一 9,泥水分离箱2与中和箱I通过排污管二 10相连接,泥水分离箱2上端具有可打开的密封盖二1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