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点除烟气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958111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点除烟气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点除烟气装置,属于气体排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烟气排放方面。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烟尘排放装置中,以排烟罩应用最为普遍,其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室废气、烟气炉废气、厨房油烟气等的排放上,废气通过设在罩体中心的排烟气口进行排放。但是由于排烟罩与烟气源的距离较远,并未在产气源头(出烟气的节点位置)进行除烟作业,产生负压较小,使其并不能将烟尘完全捕集排放,烟气易向周围扩散,造成环境污染,排气效率较低。为了增加排气效率,公知的方法是加大风机功率增强负压,但此方法能耗较高且噪声污染严重。同时罩式排烟占用了较大体积,对安装空间提出了限制,因此,该种排烟装置亟需改进。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点除烟气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点除烟气装置,在产气源头节点形成较强负压,近距离捕捉烟气,提高排气效率。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环形外壳、环形多孔内板、连接片、配套排气管。
[0005]环形外壳形状为方环形或者圆环形。分为上半壳和下半壳两部分,利用连接片将上、下半壳进行组装。环形外壳设有配套排气管,排气管安装形式可为一侧、对侧、三侧或四侦U,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安装。配套排气管连接相应管道进行排气作业。
[0006]环形多孔内板形状与环形外壳形状保持一致,也分为上、下两部分,环形内板与环形外壳结合形成一个空腔体,烟气由此空腔体进入排气通道。环形内板为多孔结构,该结构可使得气体流动加速,提高排烟效果,孔形状为圆形,圆形孔的直径大于1mm。本实用新型安装布置形式可为立式或卧式。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按照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0008]图2为按照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0009]图3为按照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个实施例的环形多孔内板结构图。
[0010]图4为按照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个实施例的气路流向图。
[0011]图5为按照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个实施例的烟气进入、排出流向图。
[0012]附图标记:环形外壳1、环形多孔内板2、配套排风管3、连接片4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点除烟气装置,包括环形外壳1、环形多孔内板2、配套排风管3、连接片4,本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如下。
[0014]环形外壳I形状为方环形。方环外壳分为上半壳和下半壳,中间用连接片4连接。环形外壳I设有配套排风管3,配套排风管3形式为对侧。
[0015]环形多孔内板2与环形外壳I形状保持相同,环形多孔内板2焊接于环形外壳I上,形成排气空腔。环形多孔内板2结构如图3,为多圆形孔结构,圆孔直径大于1_。
[0016]装置气路及烟气进入、排出流向分别见图4和图5,当烟气由入气口进入装置后,由于装置内为负压,气体通过环形多孔内板2进入空腔,而后在空腔中经环形外壳I的上、下两个配套排风管3分别进行引风排放。本实用新型直接在烟气源头节点进行排气作业,负压较大、排气效率高、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占用空间体积较小。
[0017]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叙述仅是针对本实施例的示范性和解释性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前提下,凡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改进和变形,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中。
【主权项】
1.一种节点除烟气装置,包括环形外壳(I)、环形多孔内板(2)、配套排气管(3),其特征在于:环形外壳(I)与环形多孔内板(2)形成排气空腔,烟气由此空腔通过配套排气管(3)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点除烟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外壳(I)为方环形或者圆环形,且分为上半壳和下半壳两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点除烟气装置,环形外壳的上半壳和下半壳两部分利用连接片(4)进行组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点除烟气装置,环形外壳上连接配套排气管(3),排气管分布形式可为一侧、对侧、三侧或四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点除烟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多孔内板⑵形状与环形外壳(I)形状保持一致且分为上、下两部分。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点除烟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多孔内板(2)为多孔结构,孔形状为圆形,圆形孔的直径大于1_。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点除烟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布置形式为立式或卧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点除烟气装置,包括环形外壳1、环形多孔内板2、配套排气管3、连接片4,具体结构如下:环形外壳1由上、下两部分半壳组成,上、下半壳通过连接片4进行组装,环形外壳设有配套排气管3。环形外壳1内部设有与其形状相同的环形多孔内板2,二者形成排气空腔。本实用新型可增强负压,近距离捕捉烟气,提高排气效率。
【IPC分类】B08B15/02
【公开号】CN204866803
【申请号】CN201520403232
【发明人】初茉, 曲洋, 申国栋
【申请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