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51523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及工业生产的发展,人们在生活或生产中产生的污水量也在不断的增加,污水会对水体及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目前,许多偏远落后的地区仍然存在对污水任意排放的问题。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目前较先进的水资源处理系统的结构复杂、耗电量、耗药量以及人工的投入量巨大,且造价昂贵,况且,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人均饮用水资源的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然而,农林灌溉、城市中草坪、花木等植物灌溉利用的依然是纯净的饮用水,造成了无形了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使其过滤洁净全面,并自带反冲洗系统,保证过滤器内干净卫生,其设备运行过程中皆为全自动控制,用户使用便捷。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上水装置、污水处理罐和排水装置,其中,还包括全自动控制装置,所述污水处理罐内设有保护膜和自清洁装置,所述保护膜设置在罐壁上,所述自清洁装置设置在所述污水处理罐的底部,所述污水处理罐包括悬浮过滤罐、沉淀过滤罐和胶体过滤罐,所述悬浮过滤罐的一端与上水装置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沉淀过滤罐连通,所述沉淀过滤罐与所述胶体过滤罐通过过滤壁层连通,所述全自动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上水装置、所述自清洁装置相连接。
[0005]优选的,所述悬浮过滤罐的左端设置有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上水装置连通,所述悬浮过滤罐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沉淀过滤罐连通,所述悬浮过滤罐的中部设置有过滤层。
[0006]优选的,所述沉淀过滤罐左端设置有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悬浮过滤罐连通,所述沉淀过滤罐的右端通过所述过滤壁层与所述胶体过滤罐连通,所述沉淀过滤罐底部设置有污水排出装置,所述污水排出装置上设置有排出管路。
[0007]优选的,所述胶体过滤罐通过所述过滤壁层与所述沉淀过滤罐连通,所述胶体过滤罐底部设置有自清洁装置和水质检测装置,所述水质检测装置与所述全自动控制装置连接,所述胶体过滤罐的右端设置有排放口。
[0008]优选的,所述过滤壁层为石英砂活性炭过滤层。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反向排放管路,所述反向排放管路上设置有反向排放阀门。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化学净化箱和流量传感器,所述化学净化箱设置在所述悬浮过滤罐的底部,所述流量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进水口的左端,所述流量传感器与所述全自动控制装置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0012]1、采用三级过滤,既沉淀过滤,悬浮过滤,胶体过滤,过滤过程中水在过滤器中的流向形成多次沉淀,将较大较沉颗粒沉淀于过滤器底部;较轻的物质,如头发,在水中悬浮,通过过滤网将其拦截;胶体类,如泡沫、尘土等通过石英砂活性炭过滤;通过三级过滤保证废水的清洁度并同时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0013]2、过滤洁净全面,并自带反冲洗系统,保证过滤器内干净卫生,其设备运行过程中皆为全自动控制,用户使用便捷。
[0014]3、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适用于大范围推广。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6]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17]1-上水装置2-悬浮过滤罐3-沉淀过滤罐
[0018]4-胶体过滤罐5-过滤壁层6-第一管路
[0019]7-第二管路8-过滤层9-反向排放阀门
[0020]10-化学净化箱11-流量传感器12-污水排出装置
[0021]13-自清洁装置14-水质检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与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所举实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2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上水装置1、污水处理罐和排水装置,其中,还包括全自动控制装置,污水处理罐内设有保护膜和自清洁装置13,保护膜设置在罐壁上,自清洁装置13设置在污水处理罐的底部,污水处理罐包括悬浮过滤罐2、沉淀过滤罐3和胶体过滤罐4,悬浮过滤罐2的一端与上水装置I连通,另一端与沉淀过滤罐3连通,沉淀过滤罐3与胶体过滤罐4通过过滤壁层5连通,全自动控制装置分别与上水装置1、自清洁装置13相连接。
[0024]悬浮过滤罐2的左端设置有第一进水口,第一进水口通过第一管路6与上水装置I连通,悬浮过滤罐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出水口,第一出水口通过第二管路7与沉淀过滤罐3连通,悬浮过滤罐2的中部设置有过滤层8。
[0025]沉淀过滤罐3左端设置有第二进水口,第二进水口通过第二管路7与悬浮过滤罐2连通,沉淀过滤罐3的右端通过过滤壁层5与胶体过滤罐4连通,沉淀过滤罐3底部设置有污水排出装置12,污水排出装置12上设置有排出管路。
[0026]胶体过滤罐4通过过滤壁层5与沉淀过滤罐3连通,胶体过滤罐4底部设置有自清洁装置13和水质检测装置14,水质检测装置14与全自动控制装置连接,胶体过滤罐4的右端设置有排放口。
[0027]过滤壁层5为石英砂活性炭过滤层。
[0028]第一管路6上设置有反向排放管路,反向排放管路上设置有反向排放阀门9。
[0029]第二管路7上设置有化学净化箱10和流量传感器11,化学净化箱10设置在悬浮过滤罐2的底部,流量传感器11设置在第二进水口的左端,流量传感器11与全自动控制装置连接。
[0030]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上水装置、污水处理罐和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全自动控制装置,所述污水处理罐内设有保护膜和自清洁装置,所述保护膜设置在罐壁上,所述自清洁装置设置在所述污水处理罐的底部,所述污水处理罐包括悬浮过滤罐、沉淀过滤罐和胶体过滤罐,所述悬浮过滤罐的一端与上水装置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沉淀过滤罐连通,所述沉淀过滤罐与所述胶体过滤罐通过过滤壁层连通,所述全自动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上水装置、所述自清洁装置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过滤罐的左端设置有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上水装置连通,所述悬浮过滤罐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沉淀过滤罐连通,所述悬浮过滤罐的中部设置有过滤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过滤罐左端设置有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悬浮过滤罐连通,所述沉淀过滤罐的右端通过所述过滤壁层与所述胶体过滤罐连通,所述沉淀过滤罐底部设置有污水排出装置,所述污水排出装置上设置有排出管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胶体过滤罐通过所述过滤壁层与所述沉淀过滤罐连通,所述胶体过滤罐底部设置有自清洁装置和水质检测装置,所述水质检测装置与所述全自动控制装置连接,所述胶体过滤罐的右端设置有排放口。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壁层为石英砂活性炭过滤层。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反向排放管路,所述反向排放管路上设置有反向排放阀门。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化学净化箱和流量传感器,所述化学净化箱设置在所述悬浮过滤罐的底部,所述流量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进水口的左端,所述流量传感器与所述全自动控制装置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该实用新型包括上水装置、污水处理罐和排水装置,其中,还包括全自动控制装置,污水处理罐内设有保护膜和自清洁装置,保护膜设置在罐壁上,自清洁装置设置在污水处理罐的底部,污水处理罐包括悬浮过滤罐、沉淀过滤罐和胶体过滤罐,悬浮过滤罐的一端与上水装置连通,另一端与沉淀过滤罐连通,沉淀过滤罐与胶体过滤罐通过过滤壁层连通,全自动控制装置分别与上水装置、自清洁装置相连接。本实用新型过滤洁净全面,并自带反冲洗系统,保证过滤器内干净卫生,其设备运行过程中皆为全自动控制,用户使用便捷。
【IPC分类】C02F9/04
【公开号】CN205061750
【申请号】CN201520781178
【发明人】孙广利
【申请人】沈阳贺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2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