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油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18094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植物油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植物油过滤装置,涉及植物油压榨机械的过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植物油过滤装置,通常采用板框式滤油机,它主要由滤板、滤框、滤布、油泵及动力系统构成。毛油在油泵的压力作用下被送入滤框,并透过敷设在滤板上的滤布空隙实现其油渣分离,达到过滤目的。采用这种滤油方式,存在明显的技术缺陷当滤油结束,油泵无油可供时,油框内的压力便随之消失,过滤过程也就随之停止,因此残存在滤板内的余油因失去压力而不能达到完全过滤的目的;一般用于大批量、连续性生产,对小批量、间断性生产植物油的过滤显然不适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过滤机对滤板中残存的油不能完全过滤以及不适合小批量、间断性生产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将提供一种油液过滤干尽、油渣分离完全;适合各种生产方式,尤其适合小批量、间断性生产植物油的过滤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机座的底层安装有空气压缩机,产生压缩空气。机座上外侧壁的左、右两侧各安装有一个构造完全相同的过滤桶,以便交替使用,实现连续生产。一条输气管的一端与空气压缩机的气压管相连通,另一端与固定连接于机座上外侧壁的气管接头相连通,将压缩空气送入气管接头内。连接于气管接头上的两根输气支管的另一端分别与置于过滤桶上部并与之相通的“T”形管的一个接口相连通,将压缩空气经气管接头送入过滤桶中。“T”形管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一个进气阀和一个排气阀,可控制压缩空气的进出。气管接头上安装有压力表和安全阀,以示压缩空气压力的大小,保持其压力值的一定强度和使用的安全性。过滤桶中部桶体内固定连接有网格式隔板,在隔板的上面依次安放有多孔的支承板、滤网及滤布,滤布为3-4层,在压缩空气的压力作用下起过滤毛油的作用。滤布的周边部分用圆形橡胶圈直接压紧在网格式隔板近周边处的圆形沟槽内,以固定滤布。过滤桶下部向下呈大圆锥形,其开口处与排油管相连通,该管与大气相通,过滤的油液由此排出。过滤桶上端的口部装配有与之相配套的顶部向上呈大圆锥形的桶盖,桶盖用铰链连接于过滤桶的上外侧,便于启开和关闭桶盖。与过滤桶口部上面相对应部分的桶盖口部面上有断面呈“Y”形的环形沟槽,沟内嵌入有断面呈方形的密封胶圈,桶盖与过滤桶之间有由螺栓与螺帽构成的紧固件,当其螺栓通过过滤桶上挂耳的螺孔和桶盖上的螺孔,并压紧螺帽后实现其桶体与桶盖的密闭连接。置于过滤桶上的紧固件有4-6个。桶盖的上外侧面连接有手把,方便桶盖的启合。
位于气管接头上的气压表,其压力值为0-1.6Mpa。安全阀的额定工作压力为0.6-0.7Mpa。进入过滤桶的额定工作压力为0.4-0.6Mpa。支承板上有若干个孔洞,每个孔洞φ16-20mm圆孔。滤网用钢丝网制成,既可承受压力,又起过滤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方式及工作原理关闭左、右两侧的进气阀和排气阀,打开一侧过滤桶的桶盖,向桶内注入毛油,关闭桶盖,拧紧紧固件螺帽,启动空气压缩机,检查气压表及安全阀,打开同侧进气阀,毛油过滤过程开始,经过一定时间后,过滤过程结束,关闭进气阀,打开排气阀,揭开桶盖,去除桶内的油渣,即完成一次滤油生产过程。向桶内再注入毛油,进入下一次生产循环过程。
当同侧生产过程停止时,另一侧的过滤桶便开始上述的生产过程,所以两桶可交替使用,使生产连续进行。
利用压缩空气产生的持续压力作用和过滤桶内滤布上、下层间空气压力差的流动学原理,即滤布上层的高压气体向滤布下层的低压气体流动,从而带动毛油中液态油的流动,对毛油进行过滤,实现油渣的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压缩空气产生的持续性压力作用,可使毛油中的油渣分离完全,滤渣干燥,无残存油存在;不仅适合大批量、连续性生产,更适合小批量、间断性生产毛油的过滤;并可作为其他各类榨油机械的配套装置。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构造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构造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圆型橡胶圈与圆形沟槽构造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桶盖沟槽与密封胶圈构造的放大图。
图1、图2中1、机座,2、空气压缩机,3、过滤桶,4、输气管,5、气管接头,6、输气支管,7、“T”形管,8、进气阀,9、排气阀,10、气压表,11、安全阀,12、网格式隔板,13、支承板,14、滤网,15、滤布,16、橡胶圈,17、圆形沟槽,18、排油管,19、桶盖,20、铰链,21、桶盖沟槽,22、密封胶圈,23、紧固件,24、挂耳,25、手把。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输气管4的一端与空气压缩机的气压管相连通,另一端与固定连接于机座外侧壁上的气管接头5相连通。连接于气管接头上的两根输气支管6的另一端分别与设置于过滤桶上部并与之相通的“T”形管7的一个接口相连通,“T”形管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进气阀8和排气阀9。桶盖19与过滤桶上外侧相连接的铰链20,由螺栓与螺帽构成的紧固件23,用于桶盖与过滤桶之间的密闭连接。置于过滤桶上的紧固件有4个。连接于桶盖上外侧面的手把25。

图1所示机座1的底层安装有空气压缩机2,机座上外侧壁的左、右两侧各安装有一个构造完全相同的过滤桶3,气管接头5上安装有气压表10和安全阀11,其压力值和额定工作压力分别为0-1.6Mpa和0.7Mpa,进入过滤桶内的额定工作压力为0.6Mpa。过滤桶中部桶体内固定连接有网格式隔板12,其上依次安放有支承板13,滤网14,滤布15。支承板上有若干个孔洞,每个孔洞为φ18mm圆孔。滤网为钢丝网。滤布为3层重叠。滤布周边部分用圆形橡胶圈16直接压紧在网格式隔板近周边处的圆形沟槽17内。过滤桶下部呈大圆锥形,其开口处与排油管18相连通。过滤桶上端的口部装配有与之相配套的顶部向上呈大圆锥形的桶盖19,与过滤桶口部上面相对应部分的桶盖口部面上有断面呈“Y”形的环形沟槽21,其内嵌入有断面呈方形的密封胶圈22。桶盖与过滤桶之间用紧固件23密闭连接,当紧固件的螺栓通过过滤桶上的挂耳24的螺孔和桶盖上的螺孔,并压紧螺帽后,实现其桶体与桶盖的密闭连接。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圆形橡胶圈16将滤布15的周边紧压在圆形沟槽17内相结合的构造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桶盖口部面上断面呈“Y”形的环形沟槽21内嵌入断面呈方形的橡胶密封圈22相结合的构造放大图。
权利要求1.一种植物油过滤装置,包括机座、滤布,其特征是在机座(1)的底层安装有空气压缩机(2),机座上外侧壁的左、右两侧各安装有一个构造完全相同的过滤桶(3);输气管(4)的一端与空气压缩机的气压管相连通,另一端与固定连接于机座上外侧壁的气管接头(5)相连通,连接于气管接头上的两根输气支管(6)的另一端分别与设置于过滤桶上部并与之相通的“T”形管(7)的一个接口相连通,“T”形管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一个进气阀(8)和一个排气阀(9);气管接头上安装有气压表(10)、安全阀(11);过滤桶中部桶体内固定连接有网格式隔板(12),其上依次安放有多孔的支承板(13)、滤网(14)、滤布(15),滤布的周边部分用圆形橡胶圈(16)直接压紧在网格式隔板近周边处的圆形沟槽(17)内;过滤桶下部向下呈大圆锥形,其开口处与排油管(18)相连通;过滤桶上端的口部装配有与之相配套的顶部向上呈大圆锥形的桶盖(19),桶盖用铰链(20)连接于过滤桶的上外侧;与过滤桶口部上面相对应部分的桶盖口部面上有断面呈“Y”形的环形沟槽(21),其内嵌入有断面呈方形的密封胶圈(22),桶盖与过滤桶之间有由螺栓与螺帽构成的紧固件(23)、当其螺栓通过过滤桶上挂耳(24)的螺孔和桶盖上的螺孔,并压紧螺帽后,实现其桶体与桶盖的密闭连接,置于过滤桶上的紧固件有4-6个;桶盖的上外侧面连接有手把(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油过滤装置,其特征是气压表(10)的压力值为0-1.6Mpa,安全阀(11)的额定工作压力为0.6-0.7Mpa,进入过滤桶的额定工作压力为0.4-0.6Mp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油过滤装置,其特征是支承板(13)上有若干个孔洞,每个孔洞为φ16-20mm圆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油过滤装置,其特征是滤网(14)用钢丝网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植物油过滤装置,涉及植物油压榨机械的过滤技术。它由空气压缩机2、输气管4、输气支管6、过滤桶3、桶盖19、滤布15及排油管18等构成。空气压缩机的气压管通过输气管、输气支管与过滤桶上部“T”形管7的进气管接口相连通,桶盖与过滤桶上外侧铰链20连接,桶盖与过滤桶的桶体通过由螺栓与螺帽构成的紧固件23的压紧实现其密闭连接。在桶盖与桶体密闭状态下,空气压缩机产生的压缩空气通过连通管道进入过滤桶上部,在压缩空气的压力作用下,桶内的毛油便透过桶内中部的滤布,成为纯净的植物油经排油管流出,实现其油渣分离,达到过滤目的。具有油渣分离完全、过滤干尽,适合各种生产方式尤其是小规模、间断性生产植物油的过滤等优点。
文档编号B01D29/085GK2820278SQ20052003398
公开日2006年9月27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23日
发明者杜健康, 李志康, 林国勋 申请人:四川青江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