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冷冻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18545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气冷冻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压缩空气的除水干燥领域,具体指一种外冷式旋风分离压缩空气冷冻干燥装置。
技术背景目前,冷冻式压缩空气干燥系统采用制冷压缩机为其提供冷源,制冷系统的蒸发器设置在耐压容器内,压缩空气通过蒸发器的翅片丛的过冷表面时进行热交换,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份与空气分离,这种调节方式中制冷系统的蒸发器设在干燥筒内,则干燥系统体积大、结构复杂,不够灵活,且价格昂贵,使现有冷干机应用的范围不够广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外冷式旋风分离压缩空气冷冻干燥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空气冷冻干燥装置,其包括压缩空气入口管、压缩空气出口管,排水管,干燥筒及导流器。在干燥筒壳体与导流器之间设有螺旋状通道,压缩空气入口管设在干燥筒的上端,导流器的内孔设为压缩空气出口管,该压缩空气出口管的管口设在干燥筒的上端;导流器的下端周边设为台阶状;所述的干燥筒上设有冷源。
所述的冷源为半导体制冷片、或液氮、或冷水、或蒸发器。
所述的导流器的下端为喇叭口状。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由于将冷源设置在干燥筒外壁,可直接对干燥筒冷却,十分方便。且干燥通道呈螺旋状,空气与过冷表面强制接触,则空气的冷却和水分离效果好。由于结构简单、应用灵活、体积小、造价低,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空气冷冻干燥装置,其包括压缩空气入口管1、压缩空气出口管2,排水管3,干燥筒4及导流器5。在干燥筒4的壳体上设有冷源9,冷源9为半导体制冷片,干燥筒4壳体与导流器5之间为螺旋状通道6,压缩空气入口管1设在干燥筒4的上端,导流器5的内孔设为压缩空气出口管2,该压缩空气出口管2的管口设在干燥筒4的上端,导流器5的下端周边设为台阶状,且下端为喇叭状7,工作时半导体制冷片对干燥筒4进行冷却,当压缩空气进入空气入口管1,在螺旋通道6作高速圆周向下流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压缩空气与螺旋通道6的过冷表面充分接触,凝结析出空气中的水份,随着压缩空气一起螺旋流动,当水份流出导流器5到达台阶状8喇叭口7时,压缩空气因为其可膨胀性质,空气和水份因不同的运动路径而分离,水滴在惯性重力和表面张力的共同作用下继续沿螺旋通道6向下流入排水管3,而除去水份而获得的相对干燥的压缩空气从导流器5的内孔即压缩空气出口管2排出,达到快速干燥的目的。
当然,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空气冷冻干燥装置,它包括压缩空气入口管(1)、压缩空气出口管(2),排水管(3),干燥筒(4)及导流器(5),其特征在于在干燥筒(4)壳体与导流器(5)之间设有螺旋状通道(6),压缩空气入口管(1)设在干燥筒(4)的上端,导流器(5)的内孔设为压缩空气出口管(2),该压缩空气出口管(2)的管口设在干燥筒(4)的上端;导流器(5)的下端周边设为台阶状(8);所述的干燥筒(4)上设有冷源(9)。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空气冷冻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源(9)为半导体制冷片、或液氮、或冷水、或蒸发器。
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空气冷冻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器(5)的下端为喇叭口状(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压缩空气的除水干燥技术,特别是一种空气冷冻干燥装置。主要由干燥筒和导流器等构成,干燥筒与导流器之间设有螺旋状通道,在干燥筒上设有冷源,直接对筒体本身进行冷却,达到快速干燥压缩空气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降低了空气冷冻干燥器的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简化了压缩空气干燥装置的冷却系统,应用灵活,可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
文档编号B01D5/00GK2843592SQ20052006280
公开日2006年12月6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12日
发明者王雁南 申请人:东莞市凤岗恒风空压机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