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水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51647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水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蒸汽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将蒸汽和水分离的汽水分罔器。
背景技术
现有锅炉蒸汽系统中,有一种汽水分离器,其专利号为ZL200420115236. 1,该装置 包括分离筒和套在分离筒外的套筒,套筒底端设有疏水限流环,分离筒内的中心柱上设有 叶片,分离筒的上方设有出汽筒,出汽筒的上方设有分流罩,分流罩上装有辐射叶片。其不 足之处在于该装置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大,结构不够紧凑。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水分离器,使其结构简单,汽水分离效果更好。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水分离器,包括筒体,筒体上侧设有蒸汽 进口,筒体下侧设有出水口,筒体顶部设有蒸汽出口管,所述蒸汽出口管从筒体顶部中心向 下伸入筒体内,蒸汽出口管底部为喇叭口。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带有水的蒸汽从蒸汽进口进入筒体内腔中,先一起向下运动, 越过喇叭口后,重量轻的蒸汽从喇叭口向上运动进入蒸汽出口管中,然后从蒸汽出口管向 外供汽,重量大的水继续向下运动,水从出水口离开,可再次进入锅炉内循环使用,达到汽 水分离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可靠,带水蒸汽 从喇叭口外侧向下运动时,其流速增加,可促进水加速向下运动,可使汽水分离效果更好。为进一步促进汽水分离,插入筒体内的蒸汽出口管与筒体内壁之间设有螺旋叶 片。带水蒸汽运动时,受螺旋叶片阻挡,带水蒸汽呈螺旋向下运动,水受离心力作用,更容易 向外周运动,从而使得从中心的喇叭口进入蒸汽出口管内的蒸汽中含有的液态水量减少。为避免水从出水口反冲进入蒸汽出口管中,所述筒体内位于喇叭口下方设有阻水 器,阻水器上设有迂回通道将筒体内腔上下接通。正常情况下,水可经迂回通道向出水口运 动,在锅炉燃烧运行过程中,有时出水口压力会瞬间突然增大,此时,水会向筒体内腔中倒 流,阻水器上的迂回通道起节流作用,避免水反冲进入蒸汽出口管中。为便于排除污水、沉淀和水垢,所述筒体底部设有排污口。通过该排污口可定期排 污,保证炉水清洁。为保证汽水分离器自身不会因散热而产生更多冷凝水,所述筒体外设有外壳,外 壳与筒体之间设有保温层。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又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阻水器工作原理图。
3[0013]其中,1蒸汽进口,2蒸汽出口管,3外壳,4保温层,5喇叭口,6阻水器,7出水口,8 排污口,9螺旋叶片,10筒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为一种汽水分离器,其结构主要包括有筒体10,筒体10上侧设有蒸汽 进口 1,筒体10下侧设有出水口 7,筒体10的顶部设有蒸汽出口管2,蒸汽出口管2从筒体 顶部中心向下伸入筒体10内,蒸汽出口管2底部为喇叭口 5。筒体内位于喇叭口 5下方设 有阻水器6,阻水器6上设有迂回通道将筒体内腔上下接通,阻水器可如图3所示,其正常工 作时,水流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筒体10底部设有排污口 8 ;筒体10外设有外壳3,外壳3 与筒体10之间设有保温层4。实施例2如图2所示,为又一种汽水分离器,其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插入筒体10内 的蒸汽出口管2与筒体内壁之间设有螺旋叶片9。螺旋叶片9的设置,可加速带水蒸汽的离 心运动,水在离心运动过程中向外运动,使水和蒸汽进一步分离。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作为上述结构的明显变形和等同替代均落入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汽水分离器,包括筒体,其特征在于筒体上侧设有蒸汽进口,筒体下侧设有出水口,筒体顶部设有蒸汽出口管,所述蒸汽出口管从筒体顶部中心向下伸入筒体内,蒸汽出口管底部为喇叭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插入筒体内的蒸汽出口管与筒体 内壁之间设有螺旋叶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内位于喇叭口下方 设有阻水器,阻水器上设有迂回通道将筒体内腔上下接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筒体底部设有排污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外设有外壳,外壳与 筒体之间设有保温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锅炉蒸汽系统领域内的一种汽水分离器,包括筒体,筒体上侧设有蒸汽进口,筒体下侧设有出水口,筒体顶部设有蒸汽出口管,所述蒸汽出口管从筒体顶部中心向下伸入筒体内,蒸汽出口管底部为喇叭口。其工作时,带有水的蒸汽从蒸汽进口进入筒体内腔中,先一起向下运动,越过喇叭口后,重量轻的蒸汽从喇叭口向上运动进入蒸汽出口管中,然后从蒸汽出口管向外供汽,重量大的水继续向下运动,水从出水口离开,可再次进入锅炉内循环使用,达到汽水分离的目的。其结构简单,使用可靠,汽水分离效果更好。其进一步改进,可在插入筒体内的蒸汽出口管与筒体内壁之间设置螺旋叶片,螺旋叶片可促进蒸汽离心运动,使蒸汽和水进一步分离。
文档编号B01D45/02GK201582788SQ20092028320
公开日2010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30日
发明者裴光泰 申请人:裴光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