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水混合比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55601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油水混合比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水混合比例装置,可对油、水取得所需比例,也让油水快速混合并产生更细致混合目的。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于油水混合提供燃烧的系统流程,请参阅图1所示,是先使油品A (例如柴油、重油等可燃烧的油类)进入一加热装置B,该油品A经加热到所需温度,再提供水D并按照所需的燃烧比例进入一油水比例装置C,再送至一油水混合装置E搅拌混合,该混合后的油水再进入一油水混合加热装置F,其目的在于加热混合后的油水的温度以达到可燃烧温度,其中一小部分先行提供燃烧器小火G燃烧,大部份则提供燃烧器大火H使用,该燃烧器大火H则通过燃烧器小火G点燃。上述该类似油水混合提供燃烧系统皆有一油水比例装置C及油水混合装置E,请参阅图2所示,其中该油水比例装置C具有油水比例槽Cl,该油水比例槽Cl中利用气压缸 C2而使活塞C3抽水、油的比例,再将水、油利用活塞C3压出经由水油输送管C4进入油水混合装置E中搅拌混合。该油水比例装置C的油水比例槽Cl的活塞C3对油、水抽取其比例,油水比例装置 C对油、水的抽取较精准,而提供燃烧当中,燃烧系统内产生的压力不断变化,该油水比例装置C无法缓冲油、水的比例,难以满足较稳定的燃烧所需,使燃烧上不完整,燃烧效率也不佳,且该油水比例装置C所需的设备成本也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良传统油水比例装置对油、水比例无法根据燃烧系统燃烧时的内部压力变化而改变,难以达到较精准的燃烧,使燃烧效率不佳,且该油水比例装置的设备成本又高等缺陷,提供一种油水混合比例装置,希望借此设计,通过第一、第二块组内设置二互相啮合的第一、第二油体流量齿轮与第一、第二水流流量齿轮,以控制油、水达到最佳燃烧效率的比例,在到该燃烧系统之前,利用底座的水流反馈管道内设置的水量调整阀作为进水比例的缓冲,可根据装置内产生的压力变化,利用水量调整阀所形成的缓冲通道,提供不同比例的水量,使油水混合比例装置再次混合提供燃烧顺畅,为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油水混合比例装置,包括一上盖、一第一块组、一固定体、一第二块组及一底座。所述上盖,在顶部设有多个锁固孔,底部延设有凸接体。所述第一块组,其上可供上盖盖合并组套,具有一相贯通之进油管道、油水混合管道,及一与进油管道、油水混合管道相通的第一齿轮容纳室,该进油管道与油水混合管道下方分别开设一与其呈垂直状的第一、第二孔道,且第一、第二孔道与进油管道、油水混合管道相通,该第二孔道中设置一具有出、入水透孔的出水管,上述第一齿轮容纳室于前、后端设第一、第二圆弧槽并与左、右端的第一、第二长形槽连结形成,在第一、第二圆弧槽内部分别设置第一、第二油体流量齿轮为啮合转动,并在第一、第二油体流量齿轮设有第一、第二轴孔,其中该第一油体流量齿轮的第一轴孔与第一轴杆为活接结合,第二油体流量齿轮的第二轴孔与第二轴杆为固定结合。所述固定体,设置在第一、第二块组之间,中间设有供第一、第二轴杆穿伸的第一、 第二穿孔,并在其一端设有与第一孔道相通的润滑油孔、另一端设有与油水混合管道相通的出水通道。所述第二块组,设置在该固定体与该底座之间,具有相贯通的进、出水管道,及一与进、出水管道相通的第二齿轮容纳室,该进水管道下方设有一与其垂直相通的第一水流孔道,该出水管道上、下方分别设有与其垂直相通的第二、第三水流孔道,上述第二齿轮容纳室设有第一、第二圆弧槽并与左、右端的第一、第二长形槽连结形成,在第一、第二圆弧槽内部分别设置第一、第二水流流量齿轮,其为啮合转动,并在第一、第二油体流量齿轮设有第一、第二轴孔,其中该第一油体流量齿轮的第一轴孔与第一轴杆为活接结合,第二油体流量齿轮的第二轴孔与第二轴杆为固定结合,且第一、第二水流流量齿轮的厚度为第一、第二油体流量齿轮的三分之一,使水流、油体在计量上更为容易。所述底座,设置在第二块组下方并结合,具有一与第二块组的第一、第三水流孔道垂直相通的水流反馈管道,并在水流反馈管道中间设置一呈垂直贯通的水量调整阀作为进水比例的缓冲,可根据系统内部产生的压力变化,并利用水量调整阀所形成的缓冲通道,提供不同比例的水量。根据上述构想,所述上盖顶部设有多个锁固孔,底部延设有凸接体;该第一块组顶、底部各设有上、下凹陷面,该上凹陷面与上盖的凸接体嵌套,在靠近上、下凹陷面的周围设有多个锁孔;该固定体顶、底部分别设有上、下凸接块,上凸接块与第一块组的下凹陷面形成嵌套,并在靠近上、下凸接块的周围设有多个螺固孔,通过多个固定组件并与上盖、第一块组套接锁固;该第二块组顶、底部分别设有上、下凹陷面,该上凹陷面与固定体的下凸接块嵌套,在靠近上、下凹陷面的周围设有多个锁固孔;该底座顶部设有与第二块组的下凹陷面形成嵌套的凸接体,而凸接体周围设多个孔洞,通过多个固定件并与第二块组锁固。根据上述构想,所述油水混合比例装置还包括一电热管,以有利于开机加热的顺畅度及使油体呈现流动性状态。根据上述构想,所述出水管具有内孔的上、下段管体,该上段管体一侧具有与内孔贯通的出水透孔,该下段管体另一侧具有与内孔贯通的入水透孔,并在下段管体底部设有通孑L。根据上述构想,所述出水通道末端容置一止逆阀,借此挡止出水管道的第二水流孔道,防止该系统在停机时避免油体渗入第二水流孔道。根据上述构想,所述第一、第二油体流量齿轮与第一、第二水流流量齿轮外接一传感器,以通过转动圈数检测出油量与水流大小。根据上述构想,所述第二穿孔设置一具有注油口的耐磨套管,供第二轴杆穿套。根据上述构想,所述第一、第二水流流量齿轮的厚度为第一、第二油体流量齿轮的三分之一,使水流、油体在计量上更为容易。根据上述构想,所述水流反馈管道一端设有与第一水流孔道相通的进水口,另一
5端设有与第三水流孔道相通的出水口,当系统内部产生的压力变化时,则通过一水量调整阀作为进水比例的缓冲,使水流则经由出水口、水流反馈管道及进水管而送回到第一水流孔道,提供不同比例的水。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的油水混合比例装置主要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提供一种构造简易的抽取油水比例装置,通过二第一、第二油体或第一、 第二水流流量齿轮的转动能够挤压油体或水流通过,并因此抽取固定比例的油体或水流, 该第一、第二油体或第一、第二水流流量齿轮可外接一传感器,以通过转动圈数检测出油量或水流大小,借此实质上达到构造简易且降低成本的功效。2.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均勻混合油水的装置,通过油体输送过程中产生的吸引力将水流从出水管上的出水透孔吸出雾化并与油体充分混合,其构造简易且能达到更为细致均勻的油水混合状态。3.本发明提供一种润滑机制,可直接由润滑油孔抽取油体用来润滑第二轴杆,借此避免现有技术需额外添加润滑油的不便及有效降低使用上的成本。4.本发明设有进、出水管道相通并连接的水流反馈管道,借此避免出水管的出水透孔的水流过大而造成油水混合不均,且经此管道可有效将过剩的水流反馈再次使用并有效的循环利用,以节省资源及避免成本上无谓的浪费。


图1为现有使用于油水混合燃烧系统配置图。图2为现有使用于油水混合比例装置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油水混合比例装置立体分解图。图4-1为图3未加上盖的组合俯视图及第一、第二油体流量齿轮运作示意图。图4-2为图4-1在A-A位置剖视图及油体、水流流经示意图。图4-3为图4-1在B-B位置剖视图及第一、第二油体、第一、第二水流流量齿轮运作示意图。图5-1为本发明第一、第二油体流量齿轮与第一、第二水流流量齿轮啮合示意图 (一)。图5-2为本发明第一、第二油体流量齿轮与第一、第二水流流量齿轮啮合示意图 (二)。
具体实施例方式有关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请参照图3、4_1及图4-2所示,该油水混合比例装置 10,包括一上盖20、一第一块组30、一固定体40、一第二块组50及一底座60 ;其中一上盖20,在顶部设有多个锁固孔21,底部延设有凸接体22 ;一第一块组30,顶、底部各设有上、下凹陷面31、32,其中上凹陷面31与上盖20的凸接体22嵌套,并在靠近上、下凹陷面31、32的周围设有与多个锁固孔21对应的多个锁孔 300,通过如螺丝的多个固定组件23穿入上盖20的锁固孔21及穿过锁孔300,该上盖20与该第一块组30结合锁固,而第一块组30的对应周围处设有孔洞301,供电热管302套入,有利于开机加热的顺畅度,该第一块组30两侧位置为分别设有供油进出且呈相贯通的进油口 331的进油管道33、油水混合出口 341的油水混合管道34,及一与进油管道33、油水混合管道34相通的第一齿轮容纳室35,所述第一齿轮容纳室35内形成与进油口 331、油水混合出口 341相连结的油体流进出管道351,该进油管道33与油水混合管道34下方分别开设一与其呈垂直状的第一、第二孔道332、342,且第一、第二孔道332、342分别与进油管道33、 油水混合管道34相通,该第二孔道342中设置一出水管36,该出水管36设有内孔360的上、下段管体361、362,上段管体361 —侧具有与内孔360贯通的出水透孔3611,下段管体 362另一侧具有与内孔360贯通的入水透孔3621,并在下段管体362底部设有通孔3622,所述第一齿轮容纳室35在前、后端设有第一、第二圆弧槽352、353,与左、右端设置的第一、第二长形槽354、355连结形成,在第一、第二圆弧槽352、353内部分别设置第一、第二油体流量齿轮37、38,该第一、第二油体流量齿轮37、38为啮合转动,并在第一、第二油体流量齿轮 37、38设有第一、第二轴孔371、381,其中该第一油体流量齿轮37的第一轴孔371与第一轴杆372为活接结合,第二油体流量齿轮38的第二轴孔381与第二轴杆382为固定结合,另该第一、第二油体流量齿轮37、38可外接一传感器(图未示出),以通过转动圈数检测出油量大小。一固定体40,顶、底部分别设有上、下凸接块41、42,其中上凸接块41与第一块组30的下凹陷面32形成嵌套,并在靠近上、下凸接块41、42的周围设有与多个锁孔300对应的多个螺固孔400,通过如螺丝的多个固定组件 23穿入,使上盖20、第一块组30与固定体40套接并锁固,并在中间设有与第一、第二轴杆 372,382穿伸的第一、第二穿孔43、44,在第二穿孔44中设置一具有注油口 442的耐磨套管 441,供第二轴杆382穿套,并在固定体40的一端设有与第一孔道332相通的润滑油孔45、 另一端设有与油水混合管道;34相通的出水通道46,该出水通道46可供出水管36的下段管体362置入,并在出水通道46末端设置一止逆阀461,另在固定体40的对应周围处设有与第一块组30孔洞301对应的圆孔47,供电热管302穿入。一第二块组50,顶、底部分别设有上、下凹陷面51、52,其中上凹陷面51可供固定体40的下凸接块42嵌套组合,并在靠近上、下凹陷面51、52的周围设有多个锁固孔500,而在第二块组50的对应周围处设有与固定体40的圆孔47对应的孔洞501,供电热管302由第一块组30的孔洞301、固定体40的圆孔47及穿至孔洞501,该第二块组50两侧位置为分别设有供水进出且呈相贯通的进水口 531的进水管道53、出水口 541的出水管道M,及一与进、出水管道5354相通的第二齿轮容纳室55,上述第二齿轮容纳室55内形成与进、出水口 531、541相连结的水流流量进出管道551,该进水管道53下方设有一与其垂直相通的第一水流孔道532,该出水管道M另一侧的上、下方分别设有与其垂直相通的第二、第三水流孔道M2543,并在第二水流孔道542顶端与出水通道46相贯通,该第二水流孔道542上方供一止逆阀461挡止,防止该装置在停机时,该装置常因内部的油体的压力大于水的压力, 避免油体由出水通道46回流到第二水流孔道M2中。上述第二齿轮容纳室55在前、后端设有第一、第二圆弧槽552、553并与左、右端的第一、第二长形槽554、555连结形成,在第一、第二圆弧槽552、553内部分别设置第一、第二水流流量齿轮56、57为啮合转动,并在第一、第二水流能量齿轮56、57设有第一、第二轴孔 561、571,其中该第一水流流量齿轮56的第一轴孔561与第一轴杆372为活接结合,第二水流流量齿轮57的第二轴孔571与第二轴杆382为固定结合,且第一、第二水流流量齿轮56、57的厚度为第一、第二油体流量齿轮37、38的三分之一,使水流、油体在计量上更为容易, 又该第一、第二水流流量齿轮56、57可外接一传感器(图未示出),以通过转动圈数检测出水流大小。一底座60,设置在第二块组50的下方,底座60顶部设有凸接体600,与第二块组 50的下凹陷面52形成嵌套,而近在凸接体600的周围设有多个孔洞601,通过多个固定件 602穿伸并与第二块组50的锁固孔500形成螺锁,底座60具有一与第二块组50的第一、 第三水流孔道532、543垂直相通的水流反馈管道61,该水流反馈管道61 —端设有进水口 611,并与第一水流孔道532相通,另一端设有出水口 612,并与第三水流孔道M3相通,并在水流反馈管道61中间设置一呈垂直贯通的水量调整阀62作为进水比例的缓冲,可根据系统内部产生的压力变化,并利用水量调整阀62所形成的缓冲通道,提供不同比例的水量。有关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进一步详细构造说明,请参照图3及图4-1、4_2所示,其中该上盖20,是由多个固定组件23与下层的第一块组30及固定体40形成锁固状态;该第一块组30设置的第一、第二油体流量齿轮37、38与第一、第二轴杆372、382 装设于第一齿轮容纳室35内且为互相啮合设计,且为不同方向的转动,如图4-3所示,通过油体在输送过程中推动并相互转动的过程中,在第一、第二油体流量齿轮37、38两侧产生一缝隙39,借此将油体从缝隙39中挤压过去,以达到固定比例的油体进入量,其中第二轴杆382与第二油体流量齿轮38、第二水流流量齿轮57为固定结合,使得该第二油体、第二水流流量齿轮38、57成同步转动,另一第一轴杆372则与第一油体流量齿轮37及第一水流流量齿轮56为活接结合,使第一油体、第一水流流量齿轮37、56为自由转动状态;该第一块组30、固定体40与第二块组50在其周围的对应处各设置孔洞301、圆孔 47与孔洞501供电热管302穿伸,该电热管302的目的在于加热初始状态的油体到达工作温度以便油体呈现流动性状态,以防止油体在低温状态呈现黏稠状而导致无法顺利流动并推动第一、第二油体流量齿轮37、38,借此二电热管302达到不需设置现有额外加热装置的目的,并有效加热初始油体的工作温度,以有利于油体输送中的流畅度;该出水管36在一侧设有出水透孔3611,其目的在于通过油体输出的过程中产生一吸引力,借此吸引力将出水管36内的水从出水透孔3611吸出形成雾化,并在输送的过程中与油体充分的搅拌混合, 以形成更为细致均勻的油水混合体,提供后续燃烧系统更为高效率的油水混合燃料;该耐磨套管441设置于固定体40的第二穿孔44中,在其一侧缘设有注油口 442, 其目的在于供油体由润滑油孔45及经注油口 442而导引入第二轴杆382表面,供润滑用, 此直接导引油体作为润滑用的设计,避免现有技术需额外接一润滑装置及润滑油,有效的降低了构造的复杂度及成本,避免第二轴杆382与孔壁直接摩擦;一出水通道46,设置于出水管36下方,其在于提供水流往上输入到出水管36以供混合,并在出水通道46可供出水管36的下段管体362置入,并在出水通道46末端与第二块组50的第二水流孔道542之间设置一止逆阀461,用于挡止第二水流孔道M2,防止该装置在停机时,该装置常因内部油体的压力大于水的压力,避免油体由出水通道46回流到第二水流孔道M2中;该第二块组50的第一、第二水流流量齿轮56、57装设于第二齿轮容纳室55内且为互相啮合设计,为不同方向的转动,如图4-2及图4-3所示,其厚度为第一、第二油体流量齿轮37、38的三分之一,目的在于控制水流进入的大小为进入油体的三分之一,并以此比例达成良好的燃烧功率,通过水流在输送过程中推动并相互转动的过程中,在第一、第二水流流量齿轮56、57两侧产生一缝隙58,借此将水流从缝隙58中挤压过去,以达到固定比例的水流进入量,其中第二水流流量齿轮57与第二轴杆382为相互固定的设置,通过该第二轴杆382连结第二油体、第二水流流量齿轮38、57成同步转动并能够控制油体与水流的流量在同一时间均为同一固定比例量,达到有效控制混合比例的目的,另第一水流流量齿轮 56则可在第一轴杆372外成自由转动(如第5-1图、第5-2图所示)。该底座60通过多个固定件602与上方的第二块组50相互锁固并固定整个油水混合比例装置10,而其内设有水流反馈管道61,一端的进水口 611与第一水流孔道532相连接,出水口 612则与第三水流孔道543相连接,其目的在于当水流流经水流反馈管道61而到第三水流孔道543时,一部分水流经出水通道46时,水流推动止逆阀461,将止逆阀461 挡止在出水管36底端的通孔3622,使水流由出水管36的入水透孔3621进入,流经出水管 36的内孔360中,再由出水透孔3611送出;在到燃烧系统之前,将已调整提供80%的油体、 20%的水,在燃烧当中,系统内部产生压力变化时,则通过事先调整底座60的水流反馈管道61中的如转动枢钮或螺丝或调整组件的水量调整阀62作为进水比例的缓冲,使水量调整阀62所形成的缓冲通道,供一部份水流由出水口 612及经水流反馈管道61的缓冲通道、 进水管611而送回到第一水流孔道532,而将另一部分的水流由出水管36的出水透孔3611 送出,以提供可少于20%比例的水(如图4-2所示),满足较稳定的燃烧所需,使燃烧更完整顺畅。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油体流量齿轮37、38的运作,请参照图5-1、图5-2所示,其中1.请参照图5-1及图4-3所示,当无油体、水流流入时,第一、第二油体流量齿轮 37、38通过第一、第二轴杆372、382分别与第一、第二水流流量齿轮56、57相连接,该第一、 第二油体流量齿轮37、38呈现无动作状态,此为第一阶段状态。2.请参照图5-2所示,当油体刚开始灌入时会开始逐渐推动该第一、第二油体流量齿轮37、38互朝反方向转动,但是当第二油体流量齿轮38转动,同时带动第二水流流量齿轮57转动,再同步带动第一水流流量齿轮56也随之转动,同时配合图4-3所示,此为第二阶段状态。3.请参照图5-2所示,在此一反方向转动过程中,该第一、第二油体流量齿轮37、 38与第一、第二水流流量齿轮56、57两侧会产生一缝隙39、58,并借此产生的缝隙39、58将油体、水流从中挤压所设定比例的固定量过去,此为第三阶段状态。4.请参照图5-2所示,该第一、第二油体流量齿轮37、38与第一、第二水流流量齿轮56、57将油体、水流从缝隙39、58挤压过去之后,该第一、第二油体流量齿轮37、38与第一、第二水流流量齿轮56、57被持续输入的油体、水流持续推动并挤压固定量的油体与水流过去,此为第四阶段的状态。
权利要求
1.一种油水混合比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水混合比例装置(10)包括 一上盖(20);一第一块组(30),顶部与上盖00)嵌套并结合锁固,该第一块组(30)两侧位置分别设有一供油进出且呈相贯通的进油口(331)的进油管道(33)、一供油水混合出口(341)的油水混合管道(34),及一与进油管道(33)、油水混合管道(34)相通的第一齿轮容纳室(35), 上述第一齿轮容纳室(35)内形成与进油口(331)、油水混合出口(341)相连结的油体流进出管道(351),该进油管道(3 与油水混合管道(34)下方分别开设一与其垂直相通的第一、第二孔道(332)、(342),该第二孔道(34 设置一出水管(36),上述第一齿轮容纳室 (35)在前、后端设有第一、第二圆弧槽(352)、(353)并与左、右端设置的第一、第二长形槽 (354), (355)连结形成,在第一、第二圆弧槽(352)、(353)内部设置分别与第一、第二轴杆 (372)、(382)接合的第一、第二油体流量齿轮(37)、(38)并为反方向啮合转动,而该第一、 第二油体流量齿轮(37)、(38)转动期间形成有缝隙(39),通过该缝隙(39)能够控制油体的流量在同一时间均为同一固定比例量,其中该第一油体流量齿轮(37)与第一轴杆(372) 为活接结合,第二油体流量齿轮(38)与第二轴杆(382)为固定结合;一固定体(40),顶部与第一块组(30)形成嵌套,中间设有与第一、第二轴杆(372)、 (382)穿伸的第一、第二穿孔0;3)、(44),并在其一端设有与第一孔道(33 相通的润滑油孔(45)、另一端设有与油水混合管道(34)相通的出水通道06);一第二块组(50),顶部与固定体00)嵌套组合,该第二块组(50)两侧位置为分别设有供水进出且呈相贯通的进水口(531)的进水管道(53)、出水口(541)的出水管道(M),及一与进、出水管道(5;3)、(54)相通的第二齿轮容纳室(55),上述第二齿轮容纳室(5 内形成与进、出水口(531)、(541)相连结的水流流量进出管道(551),该进水管道(5 下方设有一与其垂直相通的第一水流孔道(532),该出水管道(54)另一侧上、下方分别设有与其垂直相通的第二、第三水流孔道(542)、(543),上述第二齿轮容纳室(5 在前、后端设有第一、第二圆弧槽(55 、(553)并与左、右端的第一、第二长形槽(554)、(555)连结形成,在第一、第二圆弧槽(552)、(553)内部分别设置与第一、第二轴杆(372)、(38 接合的第一、第二水流流量齿轮(56)、(57)并为反方向啮合转动,其中该第二水流流量齿轮(57)与第二油体流量齿轮(38)同为固接并同步转动,再带动第一水流流量齿轮(56)也随之转动,而该第一、第二水流流量齿轮(56)、(57)转动期间形成有缝隙(58),通过该缝隙(58)能够控制水流的流量在同一时间均为同一固定比例量;一底座(60),设置在第二块组(50)的下方,具有一与第二块组(50)的第一、第三水流孔道(532)、(543)垂直相通的水流反馈管道(61),该水流反馈管道(61)中间设置一呈垂直贯通的水量调整阀(62)作为进水比例的缓冲,可根据系统内部产生的压力变化,并利用水量调整阀(6 形成的缓冲通道,供一部份水流由水流反馈管道(61)回流到水流流量进出管道(551),以提供不同比例的水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水混合比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00)顶部设有多个锁固孔(21),底部延设有凸接体0 ;该第一块组(30)顶、底部各设有上、下凹陷面(31)、(32),该上凹陷面(31)与上盖00)的凸接体02)嵌套,在靠近上、下凹陷面(31)、(32)的周围设有多个锁孔(300);该固定体GO)顶、底部分别设有上、下凸接块(41)、 (42),上凸接块与第一块组(30)的下凹陷面(3 形成嵌套,并在靠近上、下凸接块(41), (42)的周围设有多个螺固孔G00),通过多个固定组件03)并与上盖(20)、第一块组(30)套接锁固;该第二块组(50)顶、底部分别设有上、下凹陷面(51)、(52),该上凹陷面 (51)与固定体GO)的下凸接块02)嵌套,在靠近上、下凹陷面(51)、(52)的周围设有多个锁固孔(500);该底座(60)顶部设有与第二块组(50)的下凹陷面(5 形成嵌套的凸接体(600),而凸接体(600)周围设有多个孔洞(601),通过多个固定件(602)并与第二块组 (50)锁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水混合比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水混合比例装置(10)还包括一电热管(302),以有利于开机加热的顺畅度及使油体呈现流动性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水混合比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36)具有内孔(360)的上、下段管体(361)、(362),该上段管体(361) 一侧具有与内孔(360)贯通的出水透孔(3611),该下段管体(362)另一侧具有与内孔(360)贯通的入水透孔(3621),并在下段管体(36 底部设有通孔(36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水混合比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通道G6)末端容置一止逆阀G61),借此挡止出水管道(54)的第二水流孔道(542),防止该系统在停机时避免油体渗入第二水流孔道64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水混合比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油体流量齿轮(37)、(38)与第一、第二水流流量齿轮(56)、(57)外接一传感器,以通过转动圈数检测出油量与水流大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水混合比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穿孔G4)设置一具有注油口 G42)的耐磨套管041),供第二轴杆(382)穿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水混合比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水流流量齿轮(56)、(57)的厚度为第一、第二油体流量齿轮(37)、(38)的三分之一,使水流、油体在计量上更为容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水混合比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反馈管道 (61) 一端设有与第一水流孔道(53 相通的进水口(611),另一端设有与第三水流孔道 (543)相通的出水口(612),当系统内部产生的压力变化时,则通过一水量调整阀(62)作为进水比例的缓冲,使水流则经由出水口(612)、水流反馈管道(61)及进水管(611)而送回到第一水流孔道(532),提供不同比例的水。
全文摘要
一种油水混合比例装置,包括一上盖、一第一块组、一固定体、一第二块组及一底座;其中该第一块组与第二块组对角位置为分别设有供油、水进出的进油口、油水混合出口与进、出水口及其内形成连结的油体、水流进出管道,并通过该第一、第二块组内设置二互相啮合的第一、第二油体流量齿轮与第一、第二水流流量齿轮,以控制油、水达到最佳燃烧效率的比例,而在到燃烧系统之前,则先调整底座的水流反馈管道中间的水量调整阀作为进水比例的缓冲,可根据系统内部产生的压力变化,并利用水量调整阀所形成的缓冲通道,提供不同比例的水量由水流反馈管道回流到水流流量进出管道的过程中,油体输出并产生吸引力,在此快速将水由出水管的出水透孔抽出形成雾化再与油品混合,以达到更佳的油水混合状态,从而能提供给燃烧系统高燃烧效率。
文档编号B01F15/04GK102335559SQ201010232328
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6日
发明者吕丰辉 申请人:吕丰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