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流体混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89590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改进的流体混合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体混合器,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流体混合器。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混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单元过程,流体混合器,一般包括壳体、进液端、出液端和流体分配管,进液端和出液端之间的壳体内设有多个流体混合单元, 对流体进行重复混合,达到高效和均勻混合的目的,但是流体在初步进入混合单元的过程中可能由于,碰撞不均,导致均度相差很多,后期混合就需要多个混合单元,这样导致增加了设备的成本。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流体混合器,该混合器混合快速均勻,结构简单。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的流体混合器,包括壳体、进液端和出液端,所述进液端设于壳体一侧的底部,所述进液端上部的壳体上设有加药管,所述壳体两端均开有测压孔,所述壳体上端设有流体分配管,所述流体分配管处的壳体上部开有排气孔,所述流体分配管和排气孔之间的壳体内壁固定有搅拌桨叶,所述流体分配管和排气孔之间的壳体内设有隔板,所述穿过隔板的壳体顶壁内侧固定有导流装置,所述导流装置下方位置的壳体底部开有充泄水口。所述导流装置包括搅拌轴和导流盘,所述搅拌轴一端与壳体内壁连接,所述搅拌轴另一端与导流盘连接。所述搅拌轴形状为“L”形。所述导流盘为锥形导流盘。所述充泄水口为2个。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进液端进去的流体在搅拌桨叶的作用下,初步混合,流体冲过隔板,在重力的冲击下,再次混合,排气口的设置可根据气压来调整内部压力,使内外压差一致,充泄水口可根据浓度的需要充放水,流体在导流装置下进一步混合均勻。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壳体,2、进液端,3、出液端,4、测压孔,5、流体分配管,6、排气孔,7、隔板, 8、搅拌轴,9、锥形导流盘,10、充泄水口,11、加药管,12、搅拌桨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3[0015]如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流体混合器,包括壳体1、进液端2和出液端 3,进液端2设于壳体1 一侧的底部,进液端2上部的壳体1上设有加药管11,壳体1两端均开有测压孔4,壳体1上端设有流体分配管5,流体分配管5处的壳体1上部开有排气孔 6,流体分配管5和排气孔6之间的壳体1内壁固定有搅拌桨叶12,流体分配管5和排气孔 6之间的壳体1内设有隔板7,穿过隔板7的壳体1顶壁内侧固定有导流装置,导流装置包括“L”形搅拌轴8和锥形导流盘9,“L”形搅拌轴8 一端与壳体1内壁连接,“L”形搅拌轴 8另一端与锥形导流盘9连接,导流装置下方位置的壳体1底部开有2个充泄水口 10。进液端进去的流体在搅拌桨叶12的作用下,初步混合,流体冲过隔板7,在重力的冲击下,再次混合,排气口 6的设置可根据气压来调整内部压力,使内外压差一致,充泄水口 10可根据流体浓度的需要充放水,流体在导流装置下进一步混合均勻,此装置结构简单,混合均勻。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流体混合器,包括壳体、进液端和出液端,所述进液端设于壳体一侧的底部,所述进液端上部的壳体上设有加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两端均开有测压孔,所述壳体上端设有流体分配管,所述流体分配管处的壳体上部开有排气孔,所述流体分配管和排气孔之间的壳体内壁固定有搅拌桨叶,所述流体分配管和排气孔之间的壳体内设有隔板,所述穿过隔板的壳体顶壁内侧固定有导流装置,所述导流装置下方位置的壳体底部开有充泄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流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装置包括搅拌轴和导流盘,所述搅拌轴一端与壳体内壁连接,所述搅拌轴另一端与导流盘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流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搅拌轴形状为 “L” 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流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盘为锥形导流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流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泄水口为2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流体混合器,包括壳体、进液端和出液端,进液端设于壳体一侧的底部,进液端上部的壳体上设有加药管,壳体两端均开有测压孔,壳体上端设有流体分配管,流体分配管处的壳体上部开有排气孔,流体分配管和排气孔之间的壳体内壁固定有搅拌桨叶,流体分配管和排气孔之间的壳体内设有隔板,穿过隔板的壳体顶壁内侧固定有导流装置,导流装置下方位置的壳体底部开有充泄水口。本实用新型混合快速均匀,结构简单,成本低。
文档编号B01F13/10GK201978704SQ20102068566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9日
发明者徐周 申请人:徐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