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除脱硫后白烟的栅流气液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40648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消除脱硫后白烟的栅流气液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烟气湿法脱硫除尘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除脱硫后白烟的栅流气液分离装置,它适用于电厂、化工、焦化、能源、钢铁及锅炉等烟气的湿法脱硫除尘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采用的烟气脱硫系统中,以湿法脱硫的效果最好。但湿法脱硫过程中产生的白烟造成酸污染和视觉污染。解决白烟的方法最典型的是配备烟气再热器,使脱硫后烟气的温度升高,解决白烟的问题。此方法只是提升了白烟产生的高度,没有根本解决白烟。且再热器的高成本、高消耗、漏气和高故障率也是个难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安装简易、使用方便、无能耗的装置,在不增加成本和能源消耗的条件下,根本解决白烟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设计了一种消除脱硫后白烟的栅流气液分离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安装简易、使用方便、无能耗的装置,在不增加成本和能源消耗的条件下,根本解决白烟的问题的装置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消除脱硫后白烟的栅流气液分离装置,所述分离装置包括一个分离器,所述分离器通过一个固定装置设置在烟 内部;所述分离器包括一组导气通道。具体的,所述分离器包括一组分离组件,所述分离组件的边缘呈直线型或曲线型;所述相邻每对分离组件之间形成一个所述的导气通道。所述固定装置为定位环,所述分离器通过一组定位环设置在烟囱内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就是所述分离组件的边缘呈正弦曲线,各个分离组件的两端通过固紧件平行固定,且所述的分离组件形成的导气通道与烟气的流向一致。所述各个分离组件之间的距离为30-50m,正弦型的各个分离组件为错峰排布。在具体的应用中,所述分离器高度为600-1500mm。所述烟囱内部还设置有破风圈所述烟 上部还设置有避雷针和破风圈,所述破风圈设置在距烟 上端不小于烟 高度 1/3的范围内设置。破风圈作用是为了避免或减少气流流动产生的卡曼涡流引起烟囱发生共振。所述分离器的烟气流速为3.5-5. 5m/s。本实用新型采用栅流气液分离器结构,正弦分离组件,且正弦分离组件的布置为错峰布置。脱水后的烟气由烟囱排出,此法液滴分离效率达到98%以上,在减少SO2排放的同时避免白烟的产生,能耗少,效率高。本实用新型材料采用碳钢防腐或不锈钢。从烟囱排出的烟气不产生白烟,不造成视觉污染和降低硫化物的排放,彻底解决环保问题。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烟气入口 1、脱硫塔2、烟囱本体3、定位环4、栅流气液分离器5、破风圈6、避雷针7、固紧件8。具体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加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方案实现的其整体结构是在脱硫塔上部烟囱中间,用定位环将栅流气液分离器固定在烟 筒体内,烟气经过栅流气液分离器时与烟气中的水分和残余硫化物分离,再经烟囱排出。一种消除脱硫后白烟的栅流气液分离装置,所述分离装置包括一个分离器5,所述分离器5通过一个固定装置设置在烟@ 2内部;所述分离器5包括一组导气通道。具体的,所述分离器5包括一组分离组件,所述相邻每对分离组件之间形成一个所述的导气通道。所述分离组件的边缘呈正弦曲线,各个分离组件的两端通过固紧件8平行固定,且所述的分离组件形成的导气通道与烟气的流向一致。所述各个分离组件之间的距离为30-50m,正弦型的各个分离组件为错峰排布。所述固定装置为定位环4,所述分离器 5通过一组定位环4设置在烟囱2内部。在具体的应用中,所述分离器高度为600-1500mm。所述烟囱上部还设置有避雷针和破风圈,所述破风圈设置在距烟囱上端不小于烟囱高度1/3的范围内设置。破风圈作用是为了避免或减少气流流动产生的卡曼涡流引起烟 发生共振。所述分离器的烟气流速为 3. 5-5. 5m/s。烟气经烟气入口 1进入脱硫塔4与脱硫液作用脱硫后,进入烟囱2部分。在经过栅流气液分离器5时,脱除剩余的水分,干烟气排出。栅流气液分离器5高度为600-1500mm,正弦分离组件之间的间距为30_50mm,正弦分离组件的布置为错峰布置。进入栅流气液分离器5的烟气流速为3. 5-5. 5m/s,脱水后的烟气由烟囱2排出,此法液滴分离效率达到98 %以上,在减少SO2排放的同时避免白烟的产生,能耗少,效率高。本实用新型材料采用碳钢防腐或不锈钢。从烟囱排出的烟气不产生白烟,不造成视觉污染和降低硫化物的排放,彻底解决环保问题。
权利要求1.一种消除脱硫后白烟的栅流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装置包括一个分离器,所述分离器通过一个固定装置设置在烟 内部;所述分离器包括一组导气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脱硫后白烟的栅流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包括一组分离组件,所述分离组件的边缘呈直线型或曲线型;所述相邻每对分离组件之间形成一个所述的导气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消除脱硫后白烟的栅流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组件的边缘呈正弦曲线,各个分离组件的两端通过固紧件平行固定,且所述的分离组件形成的导气通道与烟气的流向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消除脱硫后白烟的栅流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分离组件之间的距离为30-50m,正弦型的各个分离组件为错峰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脱硫后白烟的栅流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为定位环,所述分离器通过一组定位环设置在烟@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脱硫后白烟的栅流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高度为600-1500_。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脱硫后白烟的栅流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上部还设置有避雷针和破风圈,所述破风圈设置在距烟@上端不小于烟@高度1/3 的范围内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脱硫后白烟的栅流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的烟气流速为3. 5-5. 5m/s。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消除脱硫后白烟的栅流气液分离装置,所述分离装置包括一个分离器,所述分离器通过一个固定装置设置在烟囱内部;所述分离器包括一组导气通道。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安装简易、使用方便、无能耗的装置,应用方便稳定、效率高、降低硫化物排放,适用于钙法、双碱法及其它烟气湿法脱硫除尘系统的制造和改造。在不增加成本和能源消耗的条件下,根本解决白烟的问题的装置结构。
文档编号B01D53/50GK202224053SQ20112037461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30日
发明者樊东华 申请人:北京安普能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