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压裂返排液的除砂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22107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油田压裂返排液的除砂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田压裂返排液的除砂工艺,是为实现压裂返排液的封闭连续除砂、多级控制和不落地除砂而设计的。废液经旋流除砂装置处理后,被接入卸压脱气装置进行气液分离和过滤沉降,再由一级转水泵直接压入一级过滤装置和污水罐静置沉降,再由二级转水泵直接压入二级过滤装置处理,最后导入净水罐。本除砂工艺设计可靠,操作简单,无需过流,连续除砂性能显著,工艺所用设备的抗冲击能力强,处理过程封闭,处理量大,清砂效率高。
【专利说明】油田压裂返排液的除砂工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田压裂返排液的除砂工艺,属于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由于长庆油田一直处于低压、低丰和低渗透的状况,因此要靠压裂地层产生的人工导流缝进行开采。压裂后的油井地层经憋压后,裂缝和油套管中的残余废液要靠地层压力返排至地面。由于返排废液中夹杂着大量的残存压裂砂和经磨蚀后的细砂砾,所以除砂是压裂返排液重复再利用的首要条件。
[0003]油田现场压裂的返排压力可达10_20Mpa,返排液粘度均在lOmPa.s以下,压裂砂砾分20目、40目、70目和100目的规格等级,砂砾含量普遍在10-15%,粒径分布在0.1-0.5_。目前,油田现场应用的除砂工艺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经自然沉淀和简要过滤的简单除砂,静沉时间由废液粘度决定,且需要定时人工清砂;另一类是以“旋流除砂+斜板斜管沉淀+孔板渗流+静沉”为主的组合式除砂,工艺复杂,处理量低,抗井口返排压力及抗冲击能力较差,除砂过程中,各部件均需一定的过流时间,设备不能直接连接油井返排口,除砂效果要以控制设备进口的流速来实现,现场应用局限性大。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田压裂返排液的除砂工艺,以达到封闭流程、连续除砂、多级控制和不落地除砂的目的。
[0005]本发明的具体技术内容如下:
[0006]废液经旋流除砂装置处理后,被接入卸压脱气装置进行气液分离和过滤沉降,再由一级转水泵直接压入一级过滤装置和污水罐静置沉降,再由二级转水泵直接压入二级过滤装置处理,最后导入净水罐。
[0007]本除砂工艺设计可靠,操作简单,无需过流,连续除砂性能显著,工艺所用设备的抗冲击能力强,处理过程封闭,处理量大,清砂效率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油田压裂返排液的除砂工艺用设备示意图。
[0009]图2为本除砂工艺用旋流除砂装置示意图。
[0010]图3为本除砂工艺用卸压脱气装直不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实施例:
[0012]参照图1至3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0013]本除砂工艺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0014]1)将旋流除砂装置1连接于井口,使旋流除砂装置1借助油井井筒内的压裂返排液压力运行;
[0015]2)将旋流除砂装置1出水接入卸压脱气装置2,进行气液分离和过滤沉降;然后,由一级转水泵3直接压入一级过滤装置4和污水罐5,静置沉淀30-40min ;
[0016]3)沉淀后水再由二级转水泵6直接压入二级过滤装置7,处理水中的砂粒和机杂含量至0.2%以下;
[0017]4)将处理后水导入净水罐8中备用。
[0018]本除砂工艺所用的旋流除砂装置1由一级除砂器1.1和两个并联连接的二级除砂器1.2串联组成,除砂器腔体均为柱-锥形,可从废液中分离出95%以上的砂粒和机杂物质。一级除砂器1.1单体总高1.05m、筒径600mm,最大设计处理量为50m3/h,可从废液中分离出粒径大于0.1mm的固体颗粒物。二级除砂器1.2单体总高0.83m、筒径300mm,单个最大设计处理量为30m3/h,可从废液中分离出粒径大于0.07mm的固体颗粒物。
[0019]卸压脱气装置2的敞口罐体2.1为7mX2.4mX2.5m,罐内最高、最低设计液位分别为2.2m和lm,罐内由100目的网筛2.4分隔成紊流区2.2和静水区2.3,排砂斜板2.6与罐底面的夹角为30° ;流体从进水管进入罐体紊流区2.2,撞击管口下方20cm处的挡板2.5后实现气液分离,然后,分离液体经网筛2.4过滤进入静水区2.3沉降;变频转水泵2.9的排量由浮球液位仪2.7与PLC控制模块2.8联合控制,水泵最大、最小排量分别为50m3/h 和 30m3/h。
[0020]一级转水泵3和二级转水泵6均选用扬程为60m、排量为100m3和功率为22Kw/台的螺杆泵。
[0021]一级过滤装置4和二级过滤装置7均为滤网式过滤器,滤网规格为100目,可阻截粘度lOmPa *S、浊度300NTU以下的废液中的、粒径大于0.1mm的颗粒物,过滤装置可承受最大的压力为0.6MPa,最大滤速为60-100m3/h。
[0022]污水罐5和净水罐8的容积均不小于50m3。
【权利要求】
1.一种油田压裂返排液的除砂工艺,其特征在于废液经旋流除砂装置处理后,被接入卸压脱气装置进行气液分离和过滤沉降,再由一级转水泵直接压入一级过滤装置和污水罐静置沉降,再由二级转水泵直接压入二级过滤装置处理,最后导入净水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压裂返排液的除砂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将旋流除砂装置(I)连接于井口,使旋流除砂装置(I)借助油井井筒内的压裂返排液压力运行; 2)将旋流除砂装置(I)出水接入卸压脱气装置(2),进行气液分离和过滤沉降,然后,由一级转水泵(3)直接压入一级过滤装置(4)和污水罐(5),静置沉淀30-40min ; 3)沉淀后水再由二级转水泵(6)直接压入二级过滤装置(7),处理水中的砂粒和机杂含量至0.2%以下; 4)将处理后水导入净水罐(8)中备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压裂返排液的除砂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所用的旋流除砂装置(I)由一级除砂器(1.1)和两个并联连接的二级除砂器(1.2)串联组成,除砂器腔体均为柱-锥形,可从废液中分离出95%以上的砂粒和机杂物质;一级除砂器(1.1)单体总高1.05m、筒径600mm,最大设计处理量为50m3/h,可从废液中分离出粒径大于0.1mm的固体颗粒物;二级除砂器(1.2)单体总高0.83m、筒径300mm,单个最大设计处理量为30m3/h,可从废液中分离出粒径大于0.07mm的固体颗粒物; 卸压脱气装置(2)的敞口罐体2.1为7mX2.4mX2.5m,罐内最高、最低设计液位分别为2.2m和lm,罐内由100目的网筛(2.4)分隔成紊流区(2.2)和静水区(2.3),排砂斜板(2.6)与罐底面的夹角为30° ;流体从进水管进入罐体紊流区(2.2),撞击管口下方20cm处的挡板(2.5)后实现气液分离,然后,分离液体经网筛(2.4)过滤进入静水区(2.3)沉降;变频转水泵(2.9)与的排量由浮球液位仪(2.7)与PLC控制模块(2.8)联合控制,水泵最大、最小排量分别为50m3/h和30m3/h; 一级转水泵⑶和二级转水泵(6)均选用扬程为60m、排量为10m3和功率为22Kw/台的螺杆泵; 一级过滤装置(4)和二级过滤装置(7)均为滤网式过滤器,滤网规格为100目,可阻截粘度1mPa ?S、浊度300NTU以下的废液中的、粒径大于0.1mm的颗粒物,过滤装置可承受最大的压力为0.6MPa,最大滤速为60-100m3/h ; 污水罐(5)和净水罐(8)的容积均不小于50m3。
【文档编号】B01D36/04GK104368188SQ201310356713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5日
【发明者】任小荣, 李宪文, 周立辉, 任建科, 冀忠伦, 蒋继辉, 张海玲, 李岩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