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31961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烟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烟气净化装置,包括:进料机构、出料机构、传输通道、净化机构、波纹填料组、检测口及第一通气口;所述进料机构与所述传输通道的顶部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出料机构与所述传输通道的底部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净化机构安装在所述传输通道内且靠近所述出料机构与所述传输通道的连接部位处;所述波纹填料组安装在所述传输通道内且位于所述进料机构与所述净化机构之间;本实用新型仅通过进料机构、传输通道、出料机构、净化机构及波纹填料组即可实现对需净化处理的烟气同步完成脱硫、脱氮、脱碳操作工艺,替代了传统技术中繁琐、复杂的除杂工艺,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特点。
【专利说明】一种烟气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烟气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烟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钢铁企业排放烟气中含有大量的S02、N0x、C02等气体污染物,其中S02、N0x能引起酸雨,NOx也是引起PM2.5的主要原因,同时CO2通过温室效应也会影响大气环境。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力度加大,开展烟气中气态污染物减量化研究已迫在眉睫。目前国内外钢铁企业主要对烟气中S02、N0x进行控制,采用的脱硫、脱氮、脱碳设施多采用分段处理,无法对脱硫、脱氮、脱碳三者同步进行,不仅处理投资及运营成本高,设备系统占地大,且结构复杂、操作工艺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需净化处理的烟气能够实现同步完成脱硫、脱氮、脱碳的烟气净化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烟气净化装置,包括:进料机构、出料机构、用于输送气体和/或液体的传输通道、用于对外界烟气进行净化处理的净化机构、用于气泡切割的波纹填料组、用于连接外界PH值检测仪的检测口及用于通入氧化气体的第一通气口 ;所述进料机构与所述传输通道的顶部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出料机构与所述传输通道的底部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净化机构安装在所述传输通道内且靠近所述出料机构与所述传输通道的连接部位处;所述波纹填料组安装在所述传输通道内且位于所述进料机构与所述净化机构之间;所述检测口、所述第一通气口分别开设在所述传输通道的外壁上。
[0005]进一步地,所述传输通道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及第三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顶部与所述进料机构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一管道的底部与所述第二管道的顶部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二管道的底部与所述第三管道的顶部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三管道的底部与所述出液机构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净化机构安装在所述第三管道内部;所述波纹填料组安装在所述第一管道及所述第二管道内部;所述检测口开设在所述第一管道的外壁上;所述第一通气口开设在所述第三管道的外壁上。
[0006]进一步地,所述净化机构包括:若干个网筛,每一个所述网筛上涂覆有用于催化气体氧化的催化剂;且若干个所述网筛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三管道内部;所述第一通气口位于所述网筛的下方;任意两个所述网筛相互平行。
[0007]进一步地,所述波纹填料组包括:若干个第一波纹填料、若干个第二波纹填料;所述若干个第一波纹填料与所述若干个第二波纹填料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管道及所述第二管道内部;且每两个第一波纹填料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二波纹填料,每两个第二波纹填料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一波纹填料;所述第一波纹填料的表面齿状波纹与所述第二波纹填料的表面齿状波纹呈夹角分布。
[0008]进一步地,所述进料机构包括:漏斗状第一盖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盖体外壁的进液口及排气口 ;所述漏斗状第一盖体的宽口一端与所述第一管道的顶部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排气口设置在所述漏斗状第一盖体的窄口部位处。
[0009]进一步地,所述出料机构包括:漏斗状第二盖体、设置在所述第二盖体外壁的第一排液口、第二排液口及第二通气口 ;所述漏斗状第二盖体的宽口一端与所述第三管道的底部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一排液口设置在所述漏斗状第二盖体的窄口部位处。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内部呈方形柱状腔体结构,所述第一波纹填料、所述第二波纹填料的外形与所述方形柱状腔体结构相适配;所述第一波纹填料、所述第二波纹填料依次排列分布安装在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内部能够实现填充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内部空间。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气口是第一穿孔布气管,且所述第一穿孔布气管带有通孔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三管道置于所述第三管道的内部,所述第一穿孔布气管的另一端与外界相通;和/或,所述第二通气口是第二穿孔布气管,且所述第二穿孔布气管带有通孔的一端穿过所述漏斗状第二盖体置于所述漏斗状第二盖体的内部,所述第二穿孔布气管的另一端与外界相通。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波纹填料的表面与所述第二波纹填料的表面相互平行。
[0013]进一步地,所述可拆卸式连接是法兰连接。
[00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烟气净化装置,通过将进料机构与传输通道的顶部可拆卸式连接;出料机构与传输通道的底部可拆卸式连接;同时,净化机构安装在传输通道内且靠近出料机构与传输通道的连接部位处;波纹填料组安装在传输通道内且位于进料机构与净化机构之间,且检测口、第一通气口分别开设在传输通道的外壁上;实现了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将待净化烟气从出料机构输入,氧化气体从第一通气口输入,吸收液体从进料机构灌入,实现待净化烟气与氧化气体充分混合并依次通过净化机构、波纹填料组进行烟气净化、气泡切割处理,最终实现净化后的烟气从进料机构排出;本实用新型仅通过进料机构、传输通道、出料机构、净化机构及波纹填料组即可实现对需净化处理的烟气同步完成脱硫、脱氮、脱碳操作工艺,替代了传统技术中繁琐、复杂的除杂工艺,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特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烟气净化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以及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烟气净化装置中第一波纹填料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烟气净化装置中第二波纹填料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00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烟气净化装置中网筛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1]参见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烟气净化装置,包括:用于气体和/或液体灌入/输出的进料机构(液体灌入、气体输出)、用于气体和/或液体灌入/输出的出料机构(液体灌入、气体输出)、用于输送气体和/或液体的传输通道、用于对外界烟气进行净化处理的净化机构1、用于气泡切割的波纹填料组2、用于连接外界PH值检测仪的检测口 3及用于通入氧化气体的第一通气口 101。其中,进料机构与传输通道的顶部可拆卸式连接;出料机构与传输通道的底部可拆卸式连接;净化机构I安装在传输通道内且靠近出料机构与传输通道的连接部位处(即位于传输通道的底部,净化机构I与传输通过固定连接);波纹填料组2安装在传输通道内且位于进料机构与净化机构I之间(即位于传输通道的顶部靠上部位处,波纹填料组2与传输通过固定连接);同时,检测口 3、第一通气口 101分别开设在传输通道的外壁上。实际作业过程中,检测口 3通过与外界PH值检测仪连接能够实现对传输通道中液体PH值进行实时监控进而获取传输通道中净化烟气的净化程度。
[0022]本实施例中,传输通道包括:第一管道201、第二管道202及第三管道203。其中,第一管道201的顶部与进料机构可拆卸式连接;第一管道201的底部与第二管道202的顶部可拆卸式连接;第二管道202的底部与第三管道203的顶部可拆卸式连接;第三管道203的底部与出液机构可拆卸式连接;同时,净化机构安装在第三管道203的内部且与第三管道203的内壁固定连接;波纹填料组2安装在第一管道201及第二管道202的内部且分别与第一管道201及第二管道202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检测口 3开设在第一管道201的外壁上;第一通气口 101开设在第三管道203的外壁上。
[0023]本实施例中,净化机构包括:若干个网筛4 (开设有网孔结构的钢网),每一个网筛4上涂覆有用于催化气体氧化的催化剂;若干个网筛4分别安装在第三管道203的内部且若干个网筛4与第三管道203的内壁固定连接;同时,为便于从第一通气口 101通入的氧化气体(如氧气)能够与若干个网筛4充分接触进而实现对从第二通气口 102通入的待净化烟气充分氧化,优选的,第一通气口 101设置在网筛4的下方、第二通气口 102的上方;且为便于对若干个网筛4合理布局、安装,优选的,若干个网筛4从上到下依次等间距排列,且任意两个网筛4相互平行。
[0024]本实施例中,波纹填料组包括:若干个第一波纹填料301、若干个第二波纹填料302。其中,若干个第一波纹填料301与若干个第二波纹填料302分别安装在第一管道201及第二管道202内部(若干个第一波纹填料301与若干个第二波纹填料302分别与第一管道201及第二管道202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每两个第一波纹填料301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二波纹填料302,每两个第二波纹填料302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一波纹填料301,即实现第一波纹填料301、第二波纹填料302于第一管道201及第二管道202中交叉分布;同时,为便于从进液口灌入的吸收液体(如碱性液体)在传输管道中对待净化烟气中的某些残留元素(如氮元素、硫元素、碳元素等)充分吸收,及为便于波纹填料组对上升的气泡充分切割;优选的,第一管道201、第二管道202的内部呈方形柱状腔体结构(如长方体式空心柱状结构),第一波纹填料301、第二波纹填料302的外形结构(如长方形)与方形柱状腔体结构相适配,第一波纹填料301、第二波纹填料302依次排列分布安装在第一管道201、第二管道202的内部能够实现填充第一管道201、第二管道202的内部空间;且第一波纹填料301的表面齿状波纹与第二波纹填料302的表面齿状波纹呈夹角分布。
[0025]本实施例中,进料机构包括:漏斗状第一盖体401、设置在第一盖体401外壁的进液口 5及排气口 6。其中,漏斗状第一盖体401的宽口一端与第一管道201的顶部可拆卸式连接;排气口 6设置在漏斗状第一盖体401的窄口部位处,便于净化后的烟气从排气口 6排出。
[0026]本实施例中,出料机构包括:漏斗状第二盖体402、设置在第二盖体402外壁的第一排液口 501、第二排液口 502及第二通气口 102。其中,漏斗状第二盖体402的宽口一端与第三管道203的底部可拆卸式连接;第一排液口 501设置在漏斗状第二盖体402的窄口部位处便于吸收液体(如碱性液体)中的残渣排出;第二排液口 502设置在第一排液口 501的上方用于吸收液体的排出。
[0027]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通气口 101是第一穿孔布气管(一端开设有连接口,另一端密封,且靠近密封一端开设有若干个通孔便于气体出入),且第一穿孔布气管带有通孔的一端穿过第三管道203置于第三管道203的内部,第一穿孔布气管的另一端与外界相通;第二通气口 102是第二穿孔布气管(一端开设有连接口,另一端密封,且靠近密封一端开设有若干个通孔便于气体出入),且第二穿孔布气管带有通孔的一端穿过漏斗状第二盖体402置于漏斗状第二盖体402的内部,第二穿孔布气管的另一端与外界相通;实际作业过程中,第一穿孔布气管与第三管道203焊接,第二穿孔布气管与漏斗状第二盖体402焊接。
[0028]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可拆卸式连接是法兰连接;固定连接是螺钉连接或螺栓连接或焊接;催化剂是^05。
`[002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烟气净化装置,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将待净化烟气从第二穿孔布气管输入,氧化气体从第一穿孔布气管输入,吸收液体(碱性液体)从进液口灌入,待净化烟气与氧化气体在第三管道203内充分混合并在自身温度200°C左右通过催化剂催化氧化,氧化后的气体依次进入第二管道202、第一管道201内并通过波纹填料组进行气泡切割处理至生成微气泡;微气泡与吸收液体(碱性液体)充分反应进而实现氮元素、硫元素、碳元素的充分吸收,达到对烟气净化的目的;最终净化后的烟气从排气口 6排出,且烟气中的微细粉尘通过自身重力的作用从第一排液口排出,实现装置的自我清洁;本实用新型仅通过进料机构、传输通道、出料机构、净化机构及波纹填料组即可实现对需净化处理的烟气同步完成脱硫、脱氮、脱碳操作工艺,替代了传统技术中繁琐、复杂的除杂工艺,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特点。
[0030]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气体和/或液体灌入/输出的进料机构、用于气体和/或液体灌入/输出的出料机构、用于输送气体和/或液体的传输通道、用于对外界烟气进行净化处理的净化机构、用于气泡切割的波纹填料组、用于连接外界PH值检测仪的检测口及用于通入氧化气体的第一通气口 ; 所述进料机构与所述传输通道的顶部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出料机构与所述传输通道的底部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净化机构安装在所述传输通道内且靠近所述出料机构与所述传输通道的连接部位处;所述波纹填料组安装在所述传输通道内且位于所述进料机构与所述净化机构之间; 所述检测口、所述第一通气口分别开设在所述传输通道的外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通道包括: 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及第三管道; 所述第一管道的顶部与所述进料机构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一管道的底部与所述第二管道的顶部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二管道的底部与所述第三管道的顶部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三管道的底部与所述出液机构可拆卸式连接; 所述净化机构安装在所述第三管道内部;所述波纹填料组安装在所述第一管道及所述第二管道内部; 所述检测口开设在所述第一管道的外壁上;所述第一通气口开设在所述第三管道的外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机构包括:若干个网筛,每一个所述网筛上涂覆有用于催化气体氧化的催化剂;且若干个所述网筛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三管道内部;所述第一通气口位于所述网筛的下方;任意两个所述网筛相互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填料组包括:若干个第一波纹填料、若干个第二波纹填料; 所述若干个第一波纹填料与所述若干个第二波纹填料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管道及所述第二管道内部;且每两个第一波纹填料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二波纹填料,每两个第二波纹填料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一波纹填料; 所述第一波纹填料的表面齿状波纹与所述第二波纹填料的表面齿状波纹呈夹角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构包括:漏斗状第一盖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盖体外壁的进液口及排气口 ; 所述漏斗状第一盖体的宽口一端与所述第一管道的顶部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排气口设置在所述漏斗状第一盖体的窄口部位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机构包括:漏斗状第二盖体、设置在所述第二盖体外壁的第一排液口、第二排液口及第二通气口 ; 所述漏斗状第二盖体的宽口一端与所述第三管道的底部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一排液口设置在所述漏斗状第二盖体的窄口部位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内部呈方形柱状腔体结构,所述第一波纹填料、所述第二波纹填料的外形与所述方形柱状腔体结构相适配;所述第一波纹填料、所述第二波纹填料依次排列分布安装在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内部能够实现填充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内部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通气口是第一穿孔布气管,且所述第一穿孔布气管带有通孔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三管道置于所述第三管道的内部,所述第一穿孔布气管的另一端与外界相通; 和/或, 所述第二通气口是第二穿孔布气管,且所述第二穿孔布气管带有通孔的一端穿过所述漏斗状第二盖体置于所述漏斗状第二盖体的内部,所述第二穿孔布气管的另一端与外界相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波纹填料的表面与所述第二波纹填料的表面相互平行。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式连接是法兰连接。
【文档编号】B01D53/62GK203507801SQ201320588321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3日
【发明者】付本全, 黄建阳, 薛改凤, 卢丽君, 张垒, 王丽娜, 刘璞 申请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