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产品喷涂雾化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59791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托车产品喷涂雾化处理系统,属于摩托车加工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摩托车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经常需要针对产品予以喷涂,以便更好地实现产品加工处理效果,一般的产品喷涂处理方式,无法满足生产要求,有必要采用合适的方式予以改进,针对产品喷涂雾化处理时,需要予以改进所采用的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产品喷涂雾化处理系统,以便更好地针对摩托车产品进行加工处理,改善摩托车产品雾化喷涂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摩托车产品喷涂雾化处理系统,包括底部支撑系统,底部支撑系统上部左侧设有左承载机构,左承载机构右侧上部设有承载装置,承载装置上部右侧安装有搅拌系统,搅拌系统上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进液系统和右进液系统,搅拌系统右侧设有加载涂料液管,加载涂料液管下部设有出液系统,出液系统下部安装有储存室,储存室下部安装有分离处理板,分离处理板上部安装有多个储存系统,分离处理板下部安装有下液系统,下液系统下部设有出液管,出液管下部设有集液系统,集液系统安装在底部支撑系统内部;承载装置上部左侧安装有动力系统,动力系统右侧设有动力系统轴,动力系统轴上下部均安装有多个混合机构,左承载机构左侧安装有风机系统,风机系统上部设有出风系统,出风系统下部安装有多个出风孔。

进一步地,出液系统下部安装有多个出液孔。

进一步地,底部支撑系统上部右侧设有右承载机构,右承载机构上部与出液系统下部右侧相连接。

进一步地,搅拌系统左侧安装有旋转支撑机构,动力系统轴穿过旋转支撑机构安装。

进一步地,底部支撑系统下部左右两侧均安装有运动装置。

该系统中,打开左进液系统和右进液系统下部的阀门开关,将不同的涂料液分别从左进液系统和右进液系统倒入搅拌系统,再将阀门开关关闭。在动力系统的作用下,动力系统轴带动混合机构转动,对涂料液进行搅拌,使涂料液相互混合。打开加载涂料液管上的阀门开关,涂料液从加载涂料液管进入出液系统,在风机系统的作用下,风进入出风系统后从出风孔吹入出液系统,使涂料液从出液孔呈雾状喷出。涂料液喷涂在下方储存系统内储存的摩托车产品上,使摩托车产品保持一定的湿度,同时改善摩托车产品的质量。多余的涂料液滴落在分离处理板上,在分离处理板的作用下,涂料液中的杂质被挡在分离处理板上,涂料液从分离处理板上的分离处理孔进入下液系统,再从出液管进入集液系统进行收集,使涂料液能够再次使用,减少涂料液的浪费。

该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发明系统能有效地针对摩托车产品进行雾化喷液,改善了摩托车产品加工处理效果,方便喷雾,并方便回收喷雾涂料液,改善了使用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摩托车产品喷涂雾化处理系统,包括底部支撑系统,底部支撑系统上部左侧设有左承载机构,左承载机构右侧上部设有承载装置,承载装置上部右侧安装有搅拌系统,搅拌系统上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进液系统和右进液系统,搅拌系统右侧设有加载涂料液管,加载涂料液管下部设有出液系统,出液系统下部安装有储存室,储存室下部安装有分离处理板,分离处理板上部安装有多个储存系统,分离处理板下部安装有下液系统,下液系统下部设有出液管,出液管下部设有集液系统,集液系统安装在底部支撑系统内部;承载装置上部左侧安装有动力系统,动力系统右侧设有动力系统轴,动力系统轴上下部均安装有多个混合机构,左承载机构左侧安装有风机系统,风机系统上部设有出风系统,出风系统下部安装有多个出风孔。出液系统下部安装有多个出液孔。底部支撑系统上部右侧设有右承载机构,右承载机构上部与出液系统下部右侧相连接。搅拌系统左侧安装有旋转支撑机构,动力系统轴穿过旋转支撑机构安装。底部支撑系统下部左右两侧均安装有运动装置。

该系统在具体实施时,打开左进液系统和右进液系统下部的阀门开关,将不同的涂料液分别从左进液系统和右进液系统倒入搅拌系统,再将阀门开关关闭。在动力系统的作用下,动力系统轴带动混合机构转动,对涂料液进行搅拌,使涂料液相互混合。打开加载涂料液管上的阀门开关,涂料液从加载涂料液管进入出液系统,在风机系统的作用下,风进入出风系统后从出风孔吹入出液系统,使涂料液从出液孔呈雾状喷出。涂料液喷涂在下方储存系统内储存的摩托车产品上,使摩托车产品保持一定的湿度,同时改善摩托车产品的质量。多余的涂料液滴落在分离处理板上,在分离处理板的作用下,涂料液中的杂质被挡在分离处理板上,涂料液从分离处理板上的分离处理孔进入下液系统,再从出液管进入集液系统进行收集,使涂料液能够再次使用,减少涂料液的浪费。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