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98496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适应于地表水及煤矿尾矿水、洗煤水、工业循环水为源水的一种净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使用较先进的净水设备有两种:一种是立式沙滤罐,没有反应沉淀,需投入大量混凝剂,增加滤池负担,反冲洗频繁,而且对源水水质要求高,悬浮物不能超过100毫升/升。另一种虽有反应沉淀过滤,但反应效果较差,反应不好就导致沉淀负荷增大及滤室负荷增大,直接影响出水质量,如中国专利专利号:zl200420031351.0,专利名称:净水器,此专利的工作原理是源水由源水进水管进入反应池,在多面球反应填料碰撞下,增加絮凝剂与水碰撞机会,可节省大量混凝剂和反应时间。反应后的源水上升进入沉淀池,有些污物沉淀由反应池排污口排出。进入沉淀池的源水中的大量泥沙污物通过沉淀斜板滑落到集泥槽里,再由沉淀排污口排出。而沉淀后的上清水通过滤池进水总管、进水阀门及布水管流入过滤池,再经双层滤料分池过滤后由出水管送至清水池。过滤池可分池反冲洗,冲洗时开启一个分池的排污阀,同时关闭这个分池的进水阀,打开加气口;该专利反冲洗部分需要关闭一个分池进水阀,开启该分池的排污阀同时关闭其他分池的排污阀,打开加气口,由于反冲洗时冲洗的水是布水管注入过滤池,布水管的水流对池壁和滤料的冲击力小,所产生的气泡少,使冲洗效果差,且工作过程繁琐及造成反冲洗时间长,增加操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增加净化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净水设备过滤及反冲洗的不足,本发明提供过滤和反冲洗效果好的一种净水装置,该装置包括,装置壳体、进水总管、过滤仓、清水仓,其特征是:所述的装置壳体至少设有1过滤仓,每个过滤仓设有进水管、排污管、排污阀,清水仓设有出水管,所述的排污管上设有开口,所述的出水管高于排污管。水由进水管进入各过滤仓,再经滤料过滤后经清水仓的出水管排出,过滤仓采用可分仓反冲洗,冲洗时只需开启一仓的排污阀,由于出水管高于排污管,水通过进水管进入过滤仓,使滤料中的污物通过排污管,污物经过排污阀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的进水管为型进水管,且型进水管设有进水支管。根据进水支管对水流的影响,进水支管可增加水流的冲击力和过滤仓中增加水泡的产生,使污物结絮更快,更实、更大,有利于污物的漂浮,相应减少排污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的装置壳体上设有维修门。

进一步的,所述的装置壳体上设有排气口。

由于采取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一是进水管增设了进水支管,使净水的技术进一步得到提高,进水支管对水流的影响,使污物结絮更快,更实、更大,增加了水流的冲洗力度,省时节水,冲洗效果好;二是工作中减少了设备的操作,使工作过程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壳体2、过滤仓、3、清水仓4、出水管5、维修门6、隔板7、排气口8、进水管9、进水支管10、进水总管11、排污管12、排污阀。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所述的一种净水装置,该装置包括,装置壳体1、进水总管10、过滤仓2、清水仓3,其特征所述的装置壳体至少设有1过滤仓2,每个过滤仓2设有进水管8、排污管11、排污阀12,所述的清水仓3设有出水管4,所述的排污管11上设有开口,所述的出水管4高于排污管11。工作原理是:正常过滤工作时,关闭各过滤仓2的排污阀12,水由进水管8进入各过滤仓2,滤料过滤后经隔板6进入清水仓3,由出水管4排出,过滤仓2可采用可分仓反冲洗,冲洗时只需开启一个过滤仓的排污阀,由于出水管4高于排污管11,水通过进水管8进入过滤仓2,使滤料中的污物通过排污管、污物经过排污阀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的进水管8为型进水管,且型进水管设有进水支管9。根据进水支管9对水流的影响,进水支管9可增加水流的冲击力和过滤仓2中增加水泡的产生,使污物结絮更快,更实、更大,有利于污物的漂浮,相应减少排污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的装置壳体上设有维修门5。

进一步的,所述的装置壳体上设有排气口7。在进行反冲洗时打开排气口7,可减少过滤仓2内压力。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净水装置,该装置包括,装置壳体(1)、进水总管(10)、过滤仓(2)、清水仓(3),其特征是:所述的装置壳体至少设有1过滤仓(2),每个过滤仓(2)设有进水管(8)、排污管(11)、排污阀(12),所述的清水仓(3)设有出水管(4),所述的排污管(11)上设有开口,所述的出水管(4)高于排污管(11),所述的进水管8为型进水管,且型进水管设有进水支管9。由于进水管增设了进水支管,使净水的技术进一步得到提高,使污物结絮更快,更实、更大,增加了水流的冲洗力度,省时节水,冲洗效果好;二是工作中减少了设备的操作,使工作过程简便。

技术研发人员:黄彩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鹤岗市清泉水处理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08.24
技术公布日:2018.03.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