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匀流活性炭吸附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6462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匀流活性炭吸附床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废气净化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匀流活性炭吸附床。



背景技术:

有机废气主要产生于喷漆喷涂、印刷、化工、制鞋粘胶、涂料领域等生产过程中,而这些有机废气均会间接或直接地以废气形式排放,有机废气需进行净化后才不会污染环境。

目前针对有机废气处理工艺种类繁多,有吸附法、生物法、UV光解、催化燃烧法、吸收法、直接燃烧法等方法。其中,吸附法常基于活性炭吸附床使用,吸附法因其投资低、工艺简单的优势,在有机废气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针对中低浓度及中小风量的场合,其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

现有活性炭吸附床包括吸附箱,吸附箱的顶端设有进风口,底端设有出风口,吸附箱内设有活性炭过滤层。废气从进风口进入,废气在吸附箱内流通,最终从出风口排出,废气在吸附箱内要穿过活性炭层,活性炭层上的活性炭吸附废气中的污染物。因为现有活性炭吸附床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在吸附箱的两端,当废气进入吸附箱内,集中从活性炭吸附层正对进风口的地方穿过,无法均匀穿过活性炭层,而没有废气穿过的活性炭层部分即会形成吸附“死角”,大大降低了活性炭层的利用率;并且,由于废气集中穿过活性炭层,使得废气的气流较大,废气在活性炭吸附层穿过的速度快,停留时间短,因此活性炭层没有充分的时间对废气中进行吸附,导致活性炭层的吸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旨在提供一种匀流活性炭吸附床,已解决现有活性炭吸附床中的活性炭层会出现吸附“死角”,导致活性炭层的利用率和吸附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匀流活性炭吸附床,包括吸附箱、进风口和出风口,吸附箱内设有活性炭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均位于吸附箱的顶部;所述活性炭层的侧面与吸附箱内壁密封连接,活性炭层与吸附箱之间设有匀流腔;所述进风口连接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向下延伸,穿过所述活性炭层与匀流腔连通,所述通风管的下端面与活性炭层的下表面等高。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废气从进风口通入,由于通风管与匀流腔连通,避免伸入到匀流腔内,因此废气会通过通风管进入匀流腔。由于废气先是沿通风管向下流动,进入匀流腔后再穿过活性炭层转为向上流动,其流速必然会减缓,因此废气在匀流腔内有充足的时间扩散,进而再均匀的从活性炭层各处通过。由于活性炭表面与有机废气分子间相互引力的作用产生物理吸附(又称范德华吸附),从而将废气中的有机成份吸附在活性炭的空隙表面,使废气得到净化,净化后的气体,最后从出风口排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在本方案中,由于废气会在匀流腔内扩散,然后均匀的从活性炭层各个部分通过,不会出现活性炭层部分位置无废气通过的“死角”现象,大大增加了活性炭层的综合利用率。由于废气从向下流动转为向上流动时,其流速会减缓,因此在活性炭层中会有更加充足的时间与活性炭作用,提高活性炭层的吸附效率,距测试,本方案对废气的吸附效率高达90%以上。

进一步,所述吸附箱的顶部设有活性炭装填口,所述吸附箱的侧部设有活性炭卸料口,所述活性炭装填口和活性炭卸料口处均设有门体,所述门体的边缘处设有橡胶密封条。由于活性炭具有一定的吸附饱和度,当吸附达到饱和后,就需要进行更换,通过活性炭卸料口,可将旧的活性炭拆卸下来。然后再通过活性炭装填口将新的活性炭安装上去。门体可用于打开和关闭活性炭装填口或活性炭卸料口,橡胶密封条是为了保证门体的关闭状态时,吸附箱内有良好的气密性。

进一步,所述活性炭卸料口的下方设有卸料漏斗,所述卸料漏斗向下45°倾斜设置,在活性炭需要拆卸时,通过将活性炭从活性炭卸料口拉出,然后顺着卸料漏斗滑到下方的收集装置内,卸料漏斗即提供导向的作用。

进一步,所述吸附箱的顶部四周设置有防护栏,所述防护栏的高度≥1m,由于活性炭装填口位于吸附箱顶部,在填装新的活性炭时,工人需要达到吸附箱顶部进行操作,防护栏的设计可保证工人的操作安全,避免从吸附箱的顶部掉落。

进一步,所述匀流腔的高度>0.3m,匀流腔的侧部设有检修门,所述检修门的边缘处设有橡胶密封条。检修门的作用在于当设备发生故障时,工人可通过检修门进入到匀流腔中进行检修。橡胶密封条的作用在于检修门关闭时,保证吸附箱内部有良好的气密性。

进一步,所述活性炭层的上方和下方各设有一个测压接口,所述测压接口位于吸附箱的侧部,两个测压接口分别通过橡胶管连接至同一U型压力计。U型压力计放置在吸附箱的外部,通过观察U型压力计的压力变化,可以判断活性炭层是否吸附饱和,以便及时进行更换。而且在有些压力值不正常的情况下,可以判断吸附箱内可能产生了故障,便于对吸附箱进行及时的检修。

进一步,所述吸附箱的底部设有排水孔,由于废气中难免夹杂有水分,废气通入到匀流腔内,部分水分在吸附箱的底部积聚,排水孔可将这部分水排出。而在平时无积水时,排水孔用丝布堵封住,防治其漏气。

进一步,所述吸附箱外设有活性炭传送台和爬梯,活性炭传送台用于操作工人将活性炭运送到指定位置,并进行安装。爬梯用于人员走动,上、下吸附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匀流活性炭吸附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附图标记:吸附箱1、进风口2、出风口3、活性炭层4、匀流腔5、通风管6、活性炭装填口7、活性炭卸料口8、卸料漏斗9、防护栏10、检修门11、测压接口12、橡胶管13、U型压力计14、排水孔15、活性炭传送台16、爬梯17。

如图1所示,本方案提供一种匀流活性炭吸附床,包括吸附箱1、进风口2和出风口3,吸附箱1由方钢组成骨架,内嵌2-5mm厚的钢板,吸附箱1的高度在2.2~3.2m之间。进风口2和出风口3均位于吸附箱1的顶部。吸附箱1的内部安装有水平放置的活性炭支撑网,活性炭支撑网由304不锈钢制成,上面散堆放置有活性炭,形成活性炭层4,活性炭层4的侧面与吸附箱内壁密封连接,活性炭层的高度为400mm~1000mm,该活性炭为柱状颗粒炭或椰壳活性炭。活性炭层4与吸附箱的底部之间形成有匀流腔5,匀流腔5的高度大于0.3m。进风口2连接有通风管6,通风管6向下延伸,穿过活性炭层4与匀流腔5连通,通风管6的下端面与活性炭层4的下表面等高。吸附箱1的底部还开有排水孔15,在在平时无需排水时,排水孔15用丝布堵封住,防治其漏气。活性炭层4的上方和下方各设有一个测压接口12,测压接口12位于吸附箱1的侧部。吸附箱1的顶部四周焊接有防护栏10,防护栏10的高度≥1m。两个测压接口12分别通过橡胶管13连接至同一U型压力计14。吸附箱1的底部还开有排水孔15,在平时无需排水时,排水孔15用丝布堵封住,防治吸附箱1漏气。吸附箱1的外部还放置有活性炭传送台16,活性炭传送台16比吸附箱1的顶面低1.2~1.4m。

如图2所示,吸附箱1的顶部开有活性炭装填口7,吸附箱1的侧部开有活性炭卸料口8,活性炭装填口7和活性炭卸料口2处均安装有门体,门体的边缘处粘黏有橡胶密封条。活性炭卸料口8的下方焊接有卸料漏斗9,卸料漏斗向下45°倾斜。匀流腔5的侧部设有检修门11,检修门11的边缘处粘黏有橡胶密封条。吸附箱1的外部还放置有爬梯17,爬梯17的宽度在0.6~0.8m之间。

本方案在具体实施时,废气从进风口2处通入,通过通风管6进入匀流腔5,废气在匀流腔5中扩散,之后在向上流动,经过活性炭层4被过滤净化,净化后的废气从出风口排出。在需要更换活性炭时,工人通过活性炭传送台16,可将活性炭转移到吸附箱1的顶部,通过活性炭装填口7进行安装,旧的活性炭从活性炭卸料口8处取出,并顺着卸料漏斗9掉落到收集装置中。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