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过滤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2922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过滤布,具体是一种复合过滤布。



背景技术:

空气污染,又称为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类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的现象;

随着国家新的火电排放标准的颁布,在偏远地区要求30mg/Nm3的烟尘排放,而在一些发达沿海地区要求20mg/Nm3

现有的用于燃煤锅炉、垃圾焚烧炉、电厂粉煤灰的集尘处理等脉冲式除尘器中的过滤布效果一般,但随着国家新的火电排放标准的颁布,其不足就表现出来了,同时,现有过滤设备虽然能过滤一些有害物质,但是并不具备杀菌和抗菌的能力,防护过滤能力不显著;所以如何防止空气污染危害人们生活健康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过滤布,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过滤布,包括保护棉层、竹原纤维层、PPS超细纤维层、静电纤维层、纳米材料层、PTFE基布层和PPS短纤维层;所述保护棉层位于最外侧表面,在保护层下侧设置竹原纤维层;所述竹原纤维层采用竹原纤维压制成型,或者竹原纤维和其他纤维混合压制成型;在竹原纤维层下方设置有PPS超细纤维层,其中,PPS指代聚苯硫醚;在所述PPS超细纤维层下方设置有静电纤维层,静电纤维层为吸附层;在所述静电纤维层下方设有纳米材料层,纳米材料层为杀菌层,纳米材料层利用纳米银颗粒附着在其他纤维材料上形成本过滤层;所述纳米材料层下方设置有PTFE基布层,PTFE指代聚四氟乙烯;在PTFE基布层下方设置PPS短纤维层,PPS短纤维层位于最内侧。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PPS超细纤维层的纤维层细度为0.9D。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PPS短纤维层的纤维细度为2.0D。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保护棉层、竹原纤维层、PPS超细纤维层、静电纤维层、纳米材料层、PTFE基布层和PPS短纤维层之间采用胶粘接形式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了PPS超细纤维,使得产品的过滤效果有了很大提高,同时,PPS短纤维、竹原纤维使得整体滤料的透气性表现良好;同时,纳米材料层5抗菌、抑菌功能显著,静电纤维层4吸附效果好,极大提高了产品的实用性和适用性,便于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复合过滤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一种复合过滤布,包括保护棉层1、竹原纤维层2、PPS超细纤维层3、静电纤维层4、纳米材料层5、PTFE基布层6和PPS短纤维层7;所述保护棉层1位于最外侧表面,在保护层1下侧设置竹原纤维层2;所述竹原纤维层2采用竹原纤维压制成型,或者竹原纤维和其他纤维混合压制成型;在竹原纤维层2下方设置有PPS超细纤维层3,其中,PPS指代聚苯硫醚;所述PPS超细纤维层3的纤维层细度为0.9D;在所述PPS超细纤维层3下方设置有静电纤维层4,静电纤维层4为吸附层;在所述静电纤维层4下方设有纳米材料层5,纳米材料层5为杀菌层,纳米材料层5利用纳米银颗粒附着在其他纤维材料上形成本过滤层;所述纳米材料层5下方设置有PTFE基布层6,PTFE指代聚四氟乙烯;在PTFE基布层6下方设置PPS短纤维层7,PPS短纤维层7位于最内侧;所述PPS短纤维层7的纤维细度为2.0D;所述保护棉层1、竹原纤维层2、PPS超细纤维层3、静电纤维层4、纳米材料层5、PTFE基布层6和PPS短纤维层7之间采用胶粘接形式或线缝合的形式连接,本方案中,优选采用胶粘接的形式;

工作中,采用了PPS超细纤维,使得产品的过滤效果有了很大提高,同时,PPS短纤维、竹原纤维使得整体滤料的透气性表现良好;同时,纳米材料层5抗菌、抑菌功能显著,静电纤维层4吸附效果好,极大提高了产品的实用性和适用性,便于广泛推广。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