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外金属板修复喷涂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20968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喷涂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车外金属板修复喷涂工艺。



背景技术:

电动车在长时间使用中难免会发生擦撞,金属板材容易变形或者漆面破损。现有技术中车身的表面喷涂处理,有的面漆固化速度慢,容易脱皮,而且竖向的打磨待修补区,常常在喷涂时,正面喷涂难以保持外部的平整,而且由于油漆的固化速度慢,常常在重力的作用下导致下部的油漆的厚度较大,而上部的厚度较小,从而使得喷涂面难以达到竖向的平整,修复还原的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保持喷涂面较高平整度,修复还原效果好的电动车外金属板修复喷涂工艺。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动车外金属板修复喷涂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整形,将严重变形的板材整修;

2)用清洁剂清洗待修补区域,再用清水清洗干净,然后用面漆稀释剂清洗零件表面;

3)打磨待修补的区域;

4)喷涂腻子粉找平并干燥,然后喷涂增粘剂,干燥10分钟,增粘剂的厚度用橡胶刮板刮匀,一直保持打磨待修补的区域为斜面,干燥30分钟,砂纸打磨收边;

5)再次喷涂增粘剂到打磨过的修补区域,干燥后再喷涂中间涂料以填平小的凹坑、针孔及打磨痕迹,打磨至平整,保持打磨待修补的区域为斜面,彻底打磨车身上的原装漆层;

6)稀释并混合好车身用油漆和固化剂,配比混合后从喷涂斜面口的上部向下部倾斜进行喷涂,然后干燥6小时即可。

所述的车身用油漆不含有柔软剂。

所述的异氰酸酯、聚酰氨和磷酸三苯酯的混合物,异氰酸酯、聚酰氨和磷酸三苯酯的比例为1:1:0.5。

本发明是在打磨待修补的区域,形成斜面口,所述的斜面口的上部较高,下部较低,且喷涂时从喷涂斜面口的上部向下部倾斜进行喷涂,使得油漆在待修补的厚度上薄下厚,刚好填补到喷涂斜面口的斜面相差厚度,使得喷涂后的喷涂面具有较高的平整度,而且倾斜进行喷涂本身不容易导致油漆的积压,喷涂更均匀。另外本发明中使用了组合的固化剂,能够大大提高油漆的固化时间,使得油漆受重力影响而导致的平整度较差的问题较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固化速度快,受重力影响小,喷涂的平面平整度较高,修复还原的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一种电动车外金属板修复喷涂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整形,将严重变形的板材整修;

2)用清洁剂清洗待修补区域,再用清水清洗干净,然后用面漆稀释剂清洗零件表面;

3)打磨待修补的区域;

4)喷涂腻子粉找平并干燥,然后喷涂增粘剂,干燥10分钟,增粘剂的厚度用橡胶刮板刮匀,一直保持打磨待修补的区域为斜面,干燥30分钟,砂纸打磨收边;

5)再次喷涂增粘剂到打磨过的修补区域,干燥后再喷涂中间涂料以填平小的凹坑、针孔及打磨痕迹,打磨至平整,保持打磨待修补的区域为斜面,彻底打磨车身上的原装漆层;

6)稀释并混合好车身用油漆和固化剂,配比混合后从喷涂斜面口的上部向下部倾斜进行喷涂,然后干燥6小时即可。

车身用油漆不含有柔软剂。

异氰酸酯、聚酰氨和磷酸三苯酯的混合物,异氰酸酯、聚酰氨和磷酸三苯酯的比例为1:1:0.5。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