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滤筒过滤元件中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1808422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多滤筒过滤元件中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过滤领域中布袋式过滤结构是一种非常普及的过滤元件。其中布袋式过滤元件通常采用的是过滤材料折叠成皱后再首尾胶结成筒,现今大部分布袋采用的是有机织物作为滤材,有的布袋内部还会设置有笼式支撑框架进行支撑,其中该支撑框架由竖条纵向的金属条和环向的金属条焊接而成。在这样的过滤元件中,要将多个滤筒串联组成多滤筒过滤元件时,一般采用的是将上述笼式支撑框架与法兰焊接构成单个滤筒,再将两个滤筒通过法兰盘进行连接。这样的连接方式操作简单、成本经济。但是发明人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串联在一起的过滤桶过滤元件工作是非常容易出现支撑框架焊接焊缝失效,还有滤筒间法兰盘连接处发生泄漏。发明人经过进一步研究后发现,首先是现有技术中笼式支撑层中的金属条间的连接方式主要是通过焊接而成,但是焊接所形成的焊缝是经过材料熔融后再结合进行连接的,连接处内部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应力分布不均,以及焊缝处熔化的金属冷却时要收缩,因此焊缝内部往往产生有一定的残余应力。这样可以看出,由金属条通过焊接连接而成的笼式支撑层不能制成过大的尺寸,进而避免金属条之间的焊缝连接失效而影响支撑层的整体结构。此外,法兰盘连接处主要是通过法兰垫之间的接触进行接触密封,或者通过法兰垫处的的密封垫来实现。但是这样的连接接触面较少,一旦接触面上出现密封失效,则滤筒连接处就很容易发生泄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为了提供一种用于滤筒过滤元件中的连接结构,且这是一种结构简单、连接效果好的连接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多滤筒过滤元件中的连接结构,包括有滤筒与接头,其中接头分别与第一滤筒和第二滤筒连接,所述接头包括有外壁和由外壁围成的用于待过滤物通过的通道,该接头包括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其中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分别孔轴配合于两个不同的滤筒,且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之间采用孔轴配合,其中所述孔轴配合处设有夹紧机构,在夹紧机构作用下实现孔轴配合处的密封连接。在上述连接结构中,通过第一滤筒和第二滤筒通过端头进行孔轴配合,同时,所述的端头包括有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将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分别孔轴配合在不同的滤筒上,再将 这两个端头进行相互孔轴配合,从而实现上述连接结构的整体连接,在此基础上,其中在上述的孔轴配合处设置有夹紧机构,利用夹紧机构对孔轴配合处进行密封夹紧。这样的结构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首先结构简单,通过端头与滤筒进行孔轴配合的连接,也可以实现不再增加其他连接紧固件而实现可靠的密封连接。当然,还可以进一步设置有锁紧结构、螺纹连接、密封件等部件加强连接处的连接强度和密封效果。其次,可以增加密封面接触面积,在上述过滤装置中,可以通过增加端头与滤筒的孔轴配合时的轴向长度而增加两者之间的密封接触面积,同理,通过增加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之间孔轴配合处的轴向长度而可以实现两者之间的密封接触面积增加,这时候,在所述的接触面积处增设密封元件,那就可以实现更好的辅助密封效果。进一步的是,所述滤筒包括滤材和对该滤材进行支撑的支撑层,其中接头与支撑层孔轴配合,该支撑层采用密闭通孔的支撑板或支撑网卷制而成,滤材裹缠在支撑层外侧。在上述连接结构中,既可以是端头与过滤元件中的滤材进行直接连接,也可以是端头与过滤元件中对滤材进行支撑的支撑层进行连接。由于过滤元件中为了加强过滤元件的结构强度,往往采用的支撑层的材料强度会大于滤材,所以优选端头与滤筒中的支撑层进行孔轴配合,从而实现连接处能够承受更大的应力。进一步的是,所述支撑层包括用于与接头进行孔轴配合的第二区间,所述支撑层还包括用于对滤材进行支撑的第一区间,其中第一区间上密布通孔,第二区间与接头连接。这样是将与接头连接的第二区间设为不开设通孔的结构,从而强化支撑层与通孔处的连接。进一步的是,所述接头与支撑层连接后外壁相持平。将上述结构中的孔轴配合处第一接头与第二支撑层的外壁设为持平结构,进而实现滤材可以更好地包裹在支撑层上。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为薄壁成型件,该薄壁成型件设有弯折部所述孔轴配合定位于弯折部。将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上设置有弯折部,利用该弯折部对上述的孔轴配合进行定位。其中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孔轴配合后可以分别利用该弯折部进行定位。所述的薄壁成型件指的是壁厚为1mm至20mm的成型件,其中该成型件可以采用冲压、铸造等方式制成。进一步的是,第一接头上有弯折部将第一接头分为大径端和小径端,第二接头上有弯折部将第二接头分为大径端和小径端;第一接头小径端被第一滤筒包容实现孔轴配合,第二接头小径端被第一接头大径端包容实现孔轴配合,第二接头大径端被第二滤筒包容实现孔轴配合;其中第一滤筒与第一接头上弯折部相接,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上弯折部相接,第一接头与第二滤筒相接。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接头的弯折部设有将第一接头与第一滤筒连接的胶结处或焊接处。同时,所述第二接头的弯折部设有同时将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和第二滤筒连接的胶结处或焊接处。胶结和焊接是通过材料间分子力作用而实现的连接方式,胶结和焊接是一种材料锁合连接。通过设置材料锁合连接从而实现进一步强化连接处的连接强处。并且将上述的胶结处或者焊接处设置在弯折部,这是由于弯折部连接的斜面可以自然存在一定的缝隙,便于焊接或胶结后的材料连接紧固。进一步的是,所述压紧机构包括环绕于孔轴配合处外侧的环形压条和位于环形压条上的铆钉。进一步的是,所述接头与滤筒孔轴配合处的径向横截面为椭圆环形结构。下面结合说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结构作进一步的描述和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多滤筒过滤元件中的连接结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多滤筒过滤元件中的连接结构中的第一支撑层与第二支撑层通过端头连接后的示意图。图3为孔轴配合处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弯折部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支撑层中的第一区间和第二区间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第一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A-A向剖视图。图8为第二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的B-B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以一种用于气体过滤的滤筒进行组合成多滤筒过滤元件进行说明。本实施例中的连接结构采用压力机对工件冲压成型制成端头,该端头包括有侧壁和由侧壁围成过滤通道2。冲压成型后的连接结构具有薄壁、形位偏差小、重量轻、表面质量好、刚性好的特点。其中本实施例中的端头侧壁均厚,其中该侧壁壁厚为2mm。本实施例中的多滤筒过滤元件中的连接结构如图1~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连接结构,包括有用于将两个滤筒进行连接端头,还包括滤筒上与端头连接的部分。其中如图1所示,所述的端头分别连接第一滤筒91和第二滤筒92。其中该端头包括有 第一接头11和第二接头12,其中第一接头11和第二接头12彼此孔轴配合组成端头。且所述的第一接头11和第一滤筒91孔轴配合,第二接头12和第二滤筒92孔轴配合。并且在所述孔轴配合处设置有环形压条3作为压紧件包裹在孔轴配合处外周进行压紧。并且在该环形压条3外周侧间隔均匀设置有6个铆钉4,其中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铆钉为抽芯铆钉。其中如图6、图7为第一接头11的结构示意图;图8、图9为第二接头12的结构示意图。再如图2所示,所述的滤筒包括有滤材8和支撑层。其中第一滤筒91包括有第一支撑层910和裹缠在第一支撑层910周体上的滤材8;第二滤筒92包括有第二支撑层920和裹缠在第二支撑层920上的滤材8。并且再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支撑层采用设有通孔的支撑板构成,即该支撑层为在板状结构中开设有若干的通孔,其中支撑层包括有第一区间901和第二区间902,所述的通孔在支撑层上仅开设在第一区间901上,第二区间902为不开设通孔的板状结构,当所述的支撑层平面摊开时呈现为矩形,第二区间902在该矩形上位于第一区间901的四周侧。将这样的支撑层卷制而成径向截面为椭圆环形的柱体结构与端头进行孔轴配合,其中支撑层上通过第二区间902与端头进行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层910与第一接头11孔轴配合,其中第一接头11被第一支撑层910包容在内;第二支撑层920与第二接头12孔轴配合,其中第二接头12被第二支撑层920包容在内;第一接头11与第二接头12孔轴配合,第二接头12被第一接头11包容在内。再如图4所示,在上述结构进行孔轴配合后,第一接头11和第二支撑层920在同一个面内持平。并且冲压而成的第一接头11和第二接头12侧壁上设置有弯折部101,利用该弯折部101实现第一接头11和第二接头12之间的卡合定位,并且利用端头上的弯折部101与支撑层进行定位,从而实现将第一支撑层910定位于第一接头11处的弯折部101;第二支撑层920定位于第二接头12处的弯折部101;再分别将第一接头11处的弯折部101和第二接头12处的弯折部101采用焊接实现材料锁合连接,进而实现更进一步的锁合,其中如图4所示留有焊接后的焊缝5。此时,在上述支撑层外周侧裹缠有滤材8,本实施例中的滤材8采用的是一种柔性多孔金属箔,其中此处所述的柔性多孔金属箔是指发明人在先递交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1410609038.9中提到的柔性多孔金属箔,这种柔性多孔金属箔是一种由固溶体合金为基体相的金属多孔材料所构成的薄片。这样的柔性多孔金属箔的平均孔径为0.05~50μm,孔隙率为40%~70%,厚度为1~100μm,从而上述柔性多孔金属箔制成的滤材8可以实现对空气中绝大多数的微小尘粒进行很好的物理过滤,制成的滤材8可以具有柔性多孔金属箔本身所具有的小孔径、高孔隙率的特点从而达到对空气中的尘粒进行高精度过滤,同时还能保持高效的通气效率。同时金属材料烧结制成的柔性多孔金属箔能够具有较好的柔韧性而根据过滤 元件的结构制作成各种所需要的形状的滤材8。从而通过支撑层和裹缠在支撑层上的滤材8构成滤筒,该滤筒通过端头孔轴配合构成多滤筒过滤元件。再如图3所示,将上述的孔轴配合处外周侧包裹有环形压条3,本实施例中的环形压条3壁厚为1~3mm,其中在第一接头11与第一支撑层91孔轴配合处外周侧设有一条环形压条3,在第二接头12与第二支撑层92孔轴配合处外周侧设有一条环形压条3,在第一接头11与第二接头12孔轴配合处设有一条环形压条3。并且在所述的环形压条3外周侧间隔均匀地设有6个抽芯铆钉进行铆接。并且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孔轴配合处可以进一步对表面进行防腐蚀处理,或者根据工况的需要涂敷耐高温胶体,进而增长连接处的使用寿命,也能进一步增强连接处的连接强度。选用的胶体或焊材为耐腐蚀、耐高温材料,或者对连接处表面进行防腐蚀处理,从而增长连接处的使用寿命,并且也能实现过滤结构在恶劣工况中工作的前提条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