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炉地下烟道气的节能洁净排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04270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焦炉废气利用及环保排放技术领域,具体为焦炉地下烟道气的节能洁净排放装置。

背景技术:
针对国家“十二五”规划对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制要求,众多的焦化企业上脱硫脱硝装置,结合脱硝(260-280℃)和脱硫(80-110℃)的工艺要求,采用先脱硝后脱硫的工艺,直接采用中温脱硝的方法对260-280℃的烟气进行脱硝,然后进入余热锅炉降温,烟气降温至180~150℃,进入脱硫装置,进行脱硫,脱硫后的烟气直接通过烟囱排放。由于进入脱硫装置的烟气温度较高,脱硫装置所需的喷水量加大,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和设备用电的增加;同时脱硫后的烟气温度低,烟气含水量大,烟气不能得到有效的抬升,在烟囱附近形成白雾现象。故焦化企业原有的脱硫脱硝工艺已不能满足现有焦化企业的排放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焦炉地下烟道气的节能洁净排放装置,减少了脱硫系统的喷水量及耗电量并降低了引风机的电耗,同时解决白雾现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焦炉地下烟道气的节能洁净排放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焦炉、中温脱硝装置、余热锅炉、引风机、脱硫装置和烟囱,该装置还包括MGGH或GGH、脱湿器和制冷机组,所述脱湿器位于脱硫装置和烟囱之间,所述MGGH热端或GGH的热侧位于余热锅炉和引风机之间,MGGH冷端或GGH的冷侧位于脱湿器和烟囱之间;所述制冷机组的热源入口与余热锅炉的蒸汽出口连接,制冷机组的热源出口与余热锅炉的进水口连接,制冷机组的冷冻水进出口和脱湿器通过管路连接。优选的,在余热锅炉烟气进口和MGGH热端或GGH的热侧烟气出口之间设置烟气旁路。在余热锅炉和MGGH热侧设置烟气旁路,作为设备的短期检修用。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从焦炉出来的260-280℃的烟气直接进入中温脱硝装置,对烟气脱硝后,进入余热锅炉,烟气温度降至180~150℃,并产生0.4-0.8MPa的饱和蒸汽,作为制冷机组的热源,用于产生5-7℃的冷冻水,降温后的烟气进入MGGH热端或GGH热侧,将烟气温度降至80~110℃后进入引风机,通过引风机加压送至脱硫装置,经过脱硫后的烟气,利用制冷机组产生的5-7℃冷冻水将脱硫装置出来的50-60℃的烟气进行降温,降温后的烟气析出大部分的机械水,而5-7℃的冷冻水则升温至12-14℃,然后利用MGGH的冷端或GGH的冷侧将烟气加热至~80℃后进行排放。通过此实用新型装置,地下烟道气从焦炉出来后的烟气为260~280℃,进入中温脱硝系统,脱硝后的烟气进入余热锅炉,产生0.4MPa的饱和蒸汽,排放的烟气温度为160℃,经过MGGH热端或GGH热侧后排烟温度为80~110℃,通过引风机增压后进入脱硫系统,进行脱硫,锅炉出口的饱和蒸汽送至制冷机组产生5-7℃的冷冻水,冷冻水进入脱硫装置出口的脱湿器,将脱硫装置出口50-60℃的烟气进一步降温,将烟气中的大部分机械水析出,然后烟气通过MGGH冷端或GGH冷侧进行升温,将烟气温度升温至80℃左右通过烟囱排放。此实用新型减少了脱硫系统的喷水量及耗电量并降低了引风机的电耗,同时解决了白雾现象,而原有的脱硫脱硝技术并未充分利用原有的烟气废热且未解决白雾现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高环保性,本实用新型对焦炉烟道气进行先脱硝后脱硫,并解决了白雾现象,因此具有较高的环保性。2、脱硫效率稳定,本实用新型,由于通过余热锅炉、MGGH的热端或GGH的热侧等一些列的换热设备降温后,进入脱硫装置的烟温在80~110℃,处于脱硫装置的高效工作温度范围,所以能够保证脱硫装置的较高的脱硫效率,因此脱硫效率稳定。3、经济性,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焦炉地下烟道气余热回收梯级利用技术,充分利用了焦炉烟道气的大量热资源,并满足脱硝、脱硫系统的需要,减少了脱硫系统的喷水量及耗电量,降低了引风机的电耗,因此具有较好的经济性。4、系统运行稳定性,由于在余热锅炉和MGGH热端或GGH的热侧之间设置了烟道旁路,故在换热设备发生故障时,可为短期检修用提供方便,减少了系统停机率。附图说明图1: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焦炉,2-中温脱硝装置,3-余热锅炉,4-MGGH热端或GGH热侧,5-引风机,6-脱硫装置,7-脱湿器,8-MGGH冷端或GGH冷侧,9-烟囱,10-制冷机组,11-烟气旁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焦炉地下烟道气的节能洁净排放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焦炉1、中温脱硝装置2、余热锅炉3、引风机5、脱硫装置6和烟囱9,该装置还包括MGGH或GGH、脱湿器7和制冷机组10,所述脱湿器7位于脱硫装置6和烟囱9之间,所述MGGH热端或GGH的热侧4位于余热锅炉3和引风机5之间,MGGH冷端或GGH的冷侧8位于脱湿器7和烟囱9之间;所述制冷机组10的热源入口与余热锅炉3的蒸汽出口连接,制冷机组10的热源出口与余热锅炉3的进水口连接,制冷机组10的冷冻水进出口和脱湿器7通过管路连接。在余热锅炉3烟气进口和MGGH热端或GGH的热侧4烟气出口之间设置烟气旁路11。正常运行时,烟气流程:利用焦炉地下烟道排放的260-280℃废气直接进入中温脱硝装置2,经过脱硝的烟气进入余热锅炉3,经余热锅炉3降温后的烟气进入MGGH热端或GGH的热侧4,将烟气温度降至80-110℃后由引风机5增压进入脱硫装置6脱硫,脱硫后的烟气经过脱湿器7降温后将烟气中的水分析出,再进入MGGH冷端或GGH的冷侧8与脱硫后的净烟气进行换热,将烟气温度加热至80℃左右通过烟囱9排放。水汽流程:由余热锅炉3产生0.4-0.8MPa的饱和蒸汽,进入制冷机组10,产生5-7℃的冷冻水,与脱硫后的净烟气换热后排放,而换热后的冷冻水升温至12-14℃;MGGH的冷端和热端通过热媒进行热量的传递,GGH的热侧和冷侧通过管路连接。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MGGH的热媒介质可以是水、导热油或其他介质,GGH的形式也可多样,可以是热管式、管式、回转式。对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因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