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力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43130阅读:16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力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力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领域,为了使得反应池内污水能够充分反应,避免污水反应不充分,通常需要在反应池内加入布水器和搅拌装置进行搅拌,从而使得反应池内污水能够混合、分布均匀。但是通常反应池较大,搅拌装置结构复杂,安装难度较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搅拌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的缺陷,提供一种水力搅拌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力搅拌装置,包括外壳和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内腔壳,所述外壳和内腔壳之间形成负压腔,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若干呈收缩状的第一喷嘴,所述第一喷嘴与所述负压腔连通,所述的内腔壳上设置有与若干所述第一喷嘴相对应的若干呈收缩状的第二喷嘴,所述第二喷嘴的前端伸入所述第一喷嘴,所述第二喷嘴与所述内腔壳内腔体连通;所述内腔壳上设置有连通其内部与外界的进水管,所述的外壳上设置有连通负压腔与外界的吸水管。

进一步地,为便于水力搅拌装置在反应池内的安装,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设置在外壳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的吸水管底部设置有吸水口,所述吸水口呈喇叭状。 呈喇叭状的吸水口能够扩大吸水面积,而且利用喇叭口的倾斜的内壁能够有效将进入吸水口的污泥挡住,并在污泥自身重力下下沉,减少污泥进入水力搅拌装置内,而造成的堵塞等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喷嘴中心线位于水平方向。第一喷嘴水平能够使得喷嘴喷射出的水流水平行程最大,从而增大搅拌面积。

进一步地,还包括回流管,所述回流管设置在反应池的边缘处,其上设置有若干回流口,所述的回流管通过循环泵与所述进水管连接。由于反应池内边缘处容易出现搅拌死角,而在边缘处设置回流管和回流口,在循环泵作用下使得其周围的污水回流至水力搅拌装置中,避免死角的存在,使得污水反应充分。

作为优选,当反应池呈方形时,所述回流口设置在反应池拐角处的回流管上。由于方形的反应池拐角处会形成搅拌死角,污水得不到搅拌反应不充分,而通过回流口回流至水力搅拌器中能够有效将死角处废水吸入,并分布在反应池内,避免了死角的存在。

有益效果:本申请中利用呈收缩状的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的配合作用使得负压腔内产生负压,从而使得吸水管内产生负压吸力,使得反应池内的污水被吸入,与新进入的污水或循环污水进行混合后喷射出,而由于第一喷嘴呈收缩状,因此,喷射压力大,射程更远,搅拌、混合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水力搅拌装置正视图;

图2是水力搅拌装置俯视图;

图3是水力搅拌装置的剖视图;

图4水力搅拌装置在反应池内安装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外壳,11.第一喷嘴,2.内腔壳,21.第二喷嘴,3.负压腔,4.进水管,5.吸水管,51.吸水口,6.支架,7.反应池,8.循环泵,9.回流管,91.回流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水力搅拌装置,包括外壳1、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的内腔壳2和设置在外壳1底部的支架6,所述外壳1和内腔壳2之间形成负压腔3,所述外壳1上设置有若干呈收缩状的第一喷嘴11,所述第一喷嘴11与所述负压腔3连通,所述的第一喷嘴11中心线位于水平方向,所述的内腔壳2上设置有与若干所述第一喷嘴11相对应的若干呈收缩状的第二喷嘴21,所述第二喷嘴21的前端伸入所述第一喷嘴11,所述第二喷嘴21与所述内腔壳2内腔体连通;所述内腔壳2上设置有连通其内部与外界的进水管4,所述的外壳1上设置有连通负压腔3与外界的吸水管5,所述的吸水管5底部设置有吸水口51,所述吸水口51呈喇叭状。

如图4所示,还包括回流管9,所述回流管9设置在反应池7的边缘处,其上设置有若干回流口91,所述的回流管9通过循环泵8与所述进水管4连接。当反应池7呈方形时,所述回流口91设置在反应池7拐角处的回流管9上。

工作原理如下:启动循环泵8,将反应池7内边缘处的污水输送至进水管4,污水由内腔壳2的腔体经第二喷嘴21进入第一喷嘴11,并在第一喷嘴11和第二喷嘴21连接处形成负压,负压腔3内形成负压,吸水口51在负压作用下吸入反应池7内的污水,并在第一喷嘴11与由第二喷嘴 21进入的污水混合,最终由第一喷嘴11喷出,由于第一喷嘴11呈收缩状,因此喷射距离远,搅拌范围大。

当然也可以利用泵直接将进水管4与污水源连接,从而达到新污水与反应池7内污水混合的效果,使得在进污水过程中即产生搅拌作用,同时,新污水与反应池7内污水混合能够降低新污水的COD浓度,降低对反应池7内菌种的负荷和冲击。

应当理解,以上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由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