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碎玻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2672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碎玻璃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碎玻璃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碎玻璃机结构复杂,在破碎玻璃过程中,玻璃反作用于碎玻璃机的壳体,容易造成壳体发生震动,长此以往容易造成碎玻璃机的损坏。

现有的碎玻璃机的转子结构复杂,造价成本高。

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碎玻璃机。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碎玻璃机,包括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壳体,还包括反击板、衬板、转子、弹簧、导杆以及支撑座,所述导杆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底端,导杆活动插接支撑座上,弹簧套设于导杆上,且一端抵接于支撑座上,一端抵接于壳体上,反击板固定于壳体的内腔壁上,衬板固定于反击板上,转子转动设于壳体内;

所述转子包括转轴、端盘、连接轴以及打击块,两所述端盘分别焊接在转轴的两侧,若干连接轴相互平行地焊接在两端盘之间,每根连接轴上固定连接若干打击块。

进一步地,所述打击块上设有凸起部。

进一步地,所述衬板上设有若干棘齿。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便于制造,减震效果好,稳定性好,本实用新型中的转子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碎玻璃机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碎玻璃机中转子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碎玻璃机,包括反击板2、衬板3、转子4、弹簧5、导杆6、支撑座7以及设有进料口110和出料口120的壳体1,导杆6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底端,壳体1通过导杆6活动插接支撑座7上,弹簧5套设于导杆6上,且下端抵接于支撑座7上,上端抵接于壳体1上,反击板2固定于壳体1的内腔壁上,衬板3固定于反击板2上,转子4转动设于壳体1内。

本实用新型中的转子4包括转轴41、端盘42、连接轴43以及打击块44,两端盘42分别焊接在转轴41的两侧,四根连接轴43相互平行地焊接在两端盘42之间,每根连接轴43上固定连接若干打击块44。

本实用新型为增加转子4的破碎效果,在打击块44上设有凸起部440。

本实用新型为增加衬板3与待破碎玻璃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增加本实用新型的破碎效果,在衬板3上设有若干棘齿(图中未画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