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煤机进料箱斗液压制动翻转检修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8810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磨煤机进料箱斗液压制动翻转检修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磨煤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磨煤机进料箱斗

液压制动翻转检修门。



背景技术:

磨煤机是热电厂中间储仓制粉系统的关键设备,原煤经23米原煤仓通过7米振动给煤机,再经下煤斗及45°进料箱斗进入球磨机筒体内,磨成煤粉送入粉仓再经给粉机,煤粉混合器进入一次风管道,被一次风吹送进入炉膛与送入炉膛的二次风进行混合后燃烧。

由于球磨机进料箱斗入口45°角部位既是原煤从下煤管垂直降落的冲击点,又是原煤通过球磨机入口螺旋进入球磨筒体的弯曲处,是堵煤、挂煤,故障频发部位,因而此处设有可供故障处理而且可拆卸的钢板门。

原设计的检修门是在进料部正面开有长度800mm宽度600mm半圆弧形人孔,用厚度10mm钢板,长度880mm宽度680mm钢板通过12根M12螺栓加毛毡封堵通称“月牙门”。近几年来因煤质较差、潮湿、粘度大,经常在进料箱斗45°角部位挂煤,堵煤。为了避免因挂煤,堵煤所引发的制粉系统爆炸事故,不得不频繁拆卸检修门,在此处排除堵煤,挂煤故障,大大增加岗位人员处理堵煤的工作量,而且经常因拆卸不方便,耗时长使故障恶化。重达30—40kg重的“月牙门”完全由人工完成拆卸、搬运、密封,不仅存在密封不严、漏风漏粉,增加锅炉排烟损失降低锅炉效率,破坏环境卫生,而且有可能给岗位人员造成碰手,砸脚的不安全隐患存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不拆卸、

不搬运、不密封,操作简单,制造方便,极大的减轻了岗位人员的劳

动强度的磨煤机进料箱斗液压制动翻转检修门。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磨煤机进料箱斗液压制动翻转检修门,包括与通过法兰与进料管连接的进料箱斗,设置在进料箱斗前部的检修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修门的上部为方形,下部为半圆形结构,且检修门的上部通过合页与进料箱斗铰接,在检修门的两侧分别设有液压驱动装置,所述的液压驱动装置由设置在进料箱斗上检修门两侧的液压缸固定座,与此液压缸固定座相铰接的举升液压油缸,与此液举升液压油缸滑动连接的伸缩杆、设置在检修门下部半圆弧两侧上的伸缩杆固定板座所组成,所述的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在伸缩杆固定板座上。

进一步,在所述的检修门中间部位还设有手动快速封门装置。所述的手动快速封门装置由拉杆固定座,与此拉杆固定座铰接的动力杆、压紧手柄及斜销锁紧器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的检修门,有效地解决了检修门频繁开启,拆卸,搬运完全靠人工完成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检修门频繁开启及密封产生的漏泄问题。

本实用新型方便检修及故障处理,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手动快速封门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磨煤机进料箱斗液压制动翻转检修门,包括与通过法兰9与进料管连接的进料箱斗1,设置在进料箱斗1前部的检修门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修门2的上部为方形,下部为半圆形结构,且检修门2的上部通过合页8与进料箱斗1铰接,在检修门2的两侧分别设有液压驱动装置,所述的液压驱动装置由设置在进料箱斗1上检修门2两侧的液压缸固定座3,与此液压缸固定座3相铰接的举升液压油缸4,与此液举升液压油缸4滑动连接的伸缩杆5、设置在检修门下部半圆弧两侧上的伸缩杆固定板座6所组成,所述的伸缩杆5的另一端固定在伸缩杆固定板座6上。

进一步,如图3所示,在所述的检修门2中间部位还设有手动快速封门装置7。所述的手动快速封门装置7由拉杆固定座7-1,与此拉杆固定座7-1铰接的动力杆7-2、压紧手柄7-3及斜销锁紧器7-4组成。

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制造方便,极大的减轻了岗位人员的劳动强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