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雾喷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12761阅读:2384来源:国知局
水雾喷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加快水分子与空气混合的水雾喷嘴。



背景技术:

现有的高压喷嘴,大多数都是没有在喷嘴内部混合高压水和空气,而是采用直接喷射出来高压水与空气混合的方法,高压水通过喷嘴或引导旋转,或改变混气喷水口形状、大小,从而改变喷出高压水的覆盖面或形状,从而未能充分、有效地与混合水和空气混合,不能充分雾化,空气只能在高压水离开混气喷水口后混入喷水口,影响液体分子的流速,不能保持液体分子流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的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空气与高压水在喷嘴内充分混合、充分雾化,喷射的覆盖面大,喷射流速高的、加快高压水与空气混合的水雾喷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水雾喷嘴,包括外筒,所述外筒沿轴向中空并在外筒两端形成开口,其中前端为混气喷水口、后端为安装口,所述外筒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绕流进气芯管,所述绕流进气芯管通过安装口插设在外筒内,所述绕流进气芯管沿轴向设有进气通道,所述绕流进气芯管与外筒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以连通进水口和混气喷水口,所述进气通道的出气口设于混气喷水口处以形成负压区,所述绕流进气芯管的第一端封闭安装口,所述外筒的后端与绕流进气芯管的第一端之间设有防漏密封圈。所述防漏密封圈套设在绕流进气芯管上。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作以下进一步改进。

所述进气通道的出气口位于混气喷水口的后方以在外筒内形成负压区,以使大部分的高压水在喷嘴内与空气混合、雾化,然后再射出喷嘴。

所述绕流进气芯管的第二端的外壁上环设有多个导流喷射结构,所述导流喷射结构连通混气喷水口与进水口。优选的是,

所述导流喷射结构呈螺旋状。因此,所述螺旋状的导流喷射结构可以是螺旋导流通道或螺旋导流板。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高压水通过螺旋状的导流喷射结构喷射出时,使得外筒内产生旋涡真空而引入空气与高压水充分混合,然后再通过混气喷水口以水雾的形式喷出,水雾与空气进行换热,从而达到对环境温度、湿度进行调节目的。

所述导流喷射结构的出口位于进气通道的出气口的后方。

所述绕流进气芯管的第二端靠近或抵接在外筒前端的内壁上。

所述绕流进气芯管的第二端外壁上设有圆台状的导流喷射台,导流喷射台的前端粗、末端细,所述导流喷射结构设于导流喷射台上,当导流喷射台越靠近甚至抵靠在外筒前端的内壁时,高压水就只能通过狭窄的导流喷射结构喷射出,此时高压的水的喷射速度会更快,加快空气与高压水混合、高压水能够充分雾化。

所述绕流进气芯管与外筒固定连接,所述绕流进气芯管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安装口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绕流进气芯管与外筒的后端螺纹连接。

所述外筒的前端呈逐渐收窄状,优选是呈圆锥状。同时,所述混气喷水口也呈逐渐收窄状,优选是呈圆锥状。

所述的混气喷水口和绕流进气芯管的导流喷射结构形状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改变,利用不同的混气喷水口形状和导流喷射结构的形状,改变高压水喷射的覆盖面形状。由于混气喷水口和导流喷射结构的形状不同,喷射出来的水雾的覆盖面形状也不同,覆盖的面积也就不同。

本领域的设计人员也可通过调整防漏密封圈的厚度,利用不同厚度改变绕流进气芯管和混气喷水口的距离,从而改变高压水喷射的覆盖面大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一)本实用新型在外筒内设置了绕流进气芯管,通过高压水高速喷射时,使得外筒内产生真空而引入空气与高压水充分混合,然后再通过混气喷水口以水雾的形式喷出,水雾与空气进行换热,从而达到对环境温度、湿度进行调节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有效降低对空气降温,液体升温或空气升温,液体降温的运行成本。高压水在快速喷射出本实用新型水雾喷嘴之前,已经在水雾喷嘴内与空气充分地混合,且喷射时的覆盖面大,喷射流速高,加快了高压水与空气混合速度。

(二)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绕流进气芯管的第二端环设有多个呈螺旋状的导流喷射结构,引动高压水向混气喷水口方向旋转,因此从混气喷水口喷射出来的水雾呈圆锥状,喷射流速高,喷射的覆盖面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4是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中的实线箭头表示空气的流向,虚线箭头表示高压水的流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实施例一,一种水雾喷嘴,包括外筒1、防漏密封圈15和绕流进气芯管11,所述外筒1沿轴向中空并在外筒1两端形成开口,其中前端为混气喷水口10、后端为安装口12,所述外筒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口13,所述绕流进气芯管11通过安装口12插设在外筒1内,所述绕流进气芯管11沿轴向设有进气通道14,所述绕流进气芯管与外筒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以连通进水口和混气喷水口,所述进气通道14的出气口141设于混气喷水口10处以形成负压区18,所述进气通道14的进气口142位于绕流进气芯管11的第一端,所述绕流进气芯管11的第一端封闭安装口12,所述防漏密封15圈套设在绕流进气芯管11上,所述防漏密封圈15设于外筒1的后端与绕流进气芯管11的第一端之间,并密封安装口12。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具体的技术方案。

所述进气通道14的出气口141位于混气喷水口10后方以在外筒1内形成负压区18,以使大部分的高压水在喷嘴内与空气混合、雾化,然后再射出喷嘴。

所述绕流进气芯管11的第二端的外壁上环设有多个导流喷射结构161,所述导流喷射结构161连通混气喷水口10与进水口13。优选的是,所述导流喷射结构161呈螺旋状。

所述螺旋状的导流喷射结构161可以是螺旋导流通道或螺旋导流板。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高压水通过螺旋状的导流喷射结构喷射出时,使得外筒内产生旋涡真空而引入空气与高压水充分混合,然后再通过混气喷水口以水雾的形式喷出,水雾与空气进行换热,从而达到对环境温度、湿度进行调节目的。

所述导流喷射结构161的出口162位于进气通道14的出气口141的后方。

所述绕流进气芯管11的第二端靠近或抵接在外筒1前端的内壁上。

所述绕流进气芯管11的第二端的外壁上设有圆台状的导流喷射台16,导流喷射台16的前端粗、末端细,所述导流喷射结构161设于导流喷射台16上,当导流喷射台16越靠近甚至抵靠在外筒前端的内壁时,高压水就只能通过狭窄的导流喷射结构喷射出,此时高压的水的喷射速度会更快,加快空气与高压水混合、高压水能够充分雾化。

所述绕流进气芯管11与外筒1固定连接,所述绕流进气芯管11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安装口12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绕流进气芯管11与外筒1的后端螺纹连接。

所述外筒的前端呈逐渐收窄状,优选是呈圆锥状。同时,所述混气喷水口也呈逐渐收窄状,优选是呈圆锥状。

所述的混气喷水口10和绕流进气芯管11的导流喷射结构形状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改变,利用不同的混气喷水口10形状和导流喷射结构的形状,改变高压水喷射的覆盖面形状。由于混气喷水口和导流喷射结构的形状不同,喷射出来的水雾的覆盖面形状也不同,覆盖的面积也就不同。

本领域的设计人员也可通过调整防漏密封圈的厚度,利用不同厚度改变绕流进气芯管和混气喷水口的距离,从而改变高压水喷射的覆盖面大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所述高压水从进水口13进入本实用新型水雾喷嘴的外筒1内,高压水经过绕流进气芯管11时,沿绕流进气芯管11的导流喷射结构161向混气喷水口方向流动,导流喷射结构161因高压水流动引导高压水旋转,高压水在流至绕流进气芯管11前端时,形成高速漩涡,漩涡中心发展成真空,空气因真空吸引,从绕流进气芯管11的进气通道进入外筒1内,空气进入到绕流进气芯管11的前端并与高压水漩涡混合,由于外筒1内部与混气喷水口压力相差,高压水因压力改变而进行雾化,因此形成高速混口喷射束,喷出水雾喷嘴,雾化后的高压水和空气发生高度接触而进行热交换。

高压水在快速喷射出本实用新型水雾喷嘴之前,已经在本实用新型水雾喷嘴内与空气充分地混合,且喷射时的覆盖面大,喷射流速高,加快了高压水与空气混合,喷射出的水雾与空气继续换热,调节环境的温湿度。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绕流进气芯管11前端环设有多条呈螺旋状的导流喷射结构161,因此从混气喷水口喷射出来的水雾呈圆锥状,圆锥状的水雾是由细小的水滴组成的,每一个水滴都会推开在它面前的空气,在每个分散的水滴后面就会形成一个空间。大量的水滴在混气出水口处形成一束束带着空气的喷射水流,而不仅仅是由液滴带动喷射流外表面的空气。

水滴中的水分子,空气会在其内部形成喷雾羽从而加速水分子蒸发。同时,从绕流进气芯管11的进气通道进入的气流又能够带走更多饱含水分子的空气。

本实用新型在外筒1内设置了绕流进气芯管11,通过高压水高速喷射时,使得外筒1内产生真空而引入空气与高压水充分混合,然后再通过混气喷水口以水雾的形式喷出,水雾与空气进行换热,从而达到对环境温度、湿度进行调节目的。例如,本实用新型水雾喷嘴可根据空气和水温而进行热交换,在水雾和空气接触时,如空气温度高于水温时,可做成空气降温及水雾升温的功能,当空气温度低于水温时,可做成空气升温的功能,当空气温度低于水温时,可做成空气升温及水雾降温的功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有效降低对空气降温,液体升温或空气升温,液体降温的运行成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