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涂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30813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喷涂室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涂加工领域,特别涉及喷涂室。



背景技术:

喷涂室用于给工件喷涂涂料。喷涂过程中会有部分粉尘扩散到喷涂室内,给工作人员的健康带来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在喷涂室内设置用于回收粉尘的回收装置,回收装置主要包括抽风机、连通抽风机的抽风口、设置于抽风口中的滤芯,通过抽风机的引导将粉尘收集到滤芯中,减少喷涂室中的粉尘,进而保证工作人员的健康。

但是滤芯随着收集粉尘量的增加,通风性能逐渐降低,使得抽风机无法引导距离较远的粉尘,进而降低了收回装置回收粉尘的效果。为了保证回收装置回收粉尘的有效性,要经常对滤芯进行清理。现有回收装置中的滤芯包括内筒、外筒、连接板,内、外筒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拆卸清理较为困难;同时抽风口上也没有设置用于取出滤芯的开口,所以造成整个回收装置难以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涂室,它具有回收装置容易清理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喷涂室,包括本体,还包括设置于本体外壁上的回收装置,所述回收装置包括贴合本体侧壁且上部开口的收集箱、竖直卡装于收集箱中的若干过滤网、连通于收集箱背离本体一侧的抽风组件、与所述收集箱上部开口配合的箱盖、开设在收集箱贴合本体一侧的通风口,所述本体上开设有与所述通风口连通的若干通风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抽风组件进行抽风,将喷涂室中的粉尘通过本体侧壁上的通风孔吸入收集箱中,通过过滤网的过滤作用将粉尘收集在收集箱中,起到减少喷涂室中粉尘的作用。

当过滤网的通风性能不足时,打开收集箱上的箱盖,将过滤网抽出进行清洁,单个过滤网或者若干过滤网相当于滤芯,在清理时每个过滤网都可以单独抽出进行清理,清理较为方便。同时抽离过滤网后收集箱内部空间变大,其底部的粉尘也容易清理。过滤网和收集箱都容易清理,从整体上降低了回收装置的清洁难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盖一侧与收集箱铰接且另一侧通过搭扣与收集箱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搭扣在生活中使用较为频繁,在这里搭扣能将箱盖稳固的连接到收集箱上,同时在打开箱盖时较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集箱底部还连接有上部开口的储尘箱,所述收集箱底部开设有用于连通所述储尘箱的连通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网过滤的粉尘会在过滤网底部堆积,逐渐垒高堵塞过滤网上的空隙,降低过滤网的通风性能。储尘箱能使过滤网收集的灰尘掉落到其内部,延长过滤网被堵塞的时间,进而降低回收装置的清理频率,使得回收装置容易清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尘箱的侧壁上设置有排尘口,排尘口上设有与其配合的侧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开侧门可以将储尘箱中的粉尘排出,既能降低储尘箱清理的难度也能降低回收装置的清理频率,使得回收装置容易清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尘箱中设置有两块倾斜且相对设置的滑板,所述滑板与储尘箱的底部形成一个上大下小的梯形空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板能使粉尘集中在梯形空腔中,当从梯形空腔的底部清理粉尘时,空腔上部的粉尘会在滑板的作用下自动向空腔底部滑落,方便工作人员对其内部进行清理。同时梯形空腔中不存在难以清理的死角,相对整个回收装置来说,清洁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若干所述过滤网将收集箱分割成若干过滤腔,所述过滤腔的底部设有倾斜向下的挡风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抽风组件的产生的风压较大时,会有部分粉尘从储尘箱中吸出,进而堵塞过滤网。挡风板倾斜设置在过滤腔底部,粉尘掉落到挡风板上时能从其上滑入储尘箱中,挡风板在不影响粉尘掉入除尘箱的情况下能对连通口进行一定程度的掩盖,减少抽风组件风压过大时吸出粉尘的量,保证了过滤板的通风性能,降低了回收装置的清理频率,使得回收装置容易清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腔的底部设有两块倾斜向下且相对设置的挡风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块挡风板能起到更好的挡风效果,防止除尘箱中的粉尘被吸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抽风组件包括连通收集箱的抽风管以及连接抽风管的抽风机,所述抽风管采用波纹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抽风机和抽风管在生活中的使用较为频繁,波纹管可以允许一定程度的变形,方便工作人员移动回收装置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集箱的内壁上竖直设置有若干卡槽,所述过滤网卡装于所述卡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网能以竖直向下插入或者竖直向上抽出的方式与收集箱拆装,拆装较为方便,使得回收装置的清理更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集箱和储尘箱一体制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集箱和储尘箱一体制造,在其两者之间不存在缝隙,能够很好的防止漏风和粉尘泄露。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抽风组件进行抽风,将喷涂室中的粉尘通过本体侧壁上的通风孔吸入收集箱中,通过过滤网的过滤作用将粉尘收集在收集箱中,起到减少喷涂室中粉尘的作用。

当过滤网的通风性能不足时,打开收集箱上的箱盖,将过滤网抽出进行清洁,单个过滤网或者若干过滤网相当于滤芯,在清理时每个过滤网都可以单独抽出进行清理,清理较为方便。同时抽离过滤网后收集箱内部空间变大,其底部的粉尘也容易清理。过滤网和收集箱都容易清理,从整体上降低了回收装置的清洁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为了显示本体内侧结构所做的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为了显示本体与回收装置的配合所做的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收集箱的爆炸图;

图4是为了显示卡槽与过滤网的配合所做的图3的局部放大图A;

图5为实施例二中收集箱和除尘箱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为了显示实施例二中挡风板的结构所做的视图;

图7是为了显示实施例二中滑板的结构所做的视图。

图中,1、本体;2、支撑架;3、滑轨;4、挂钩;5、通风孔;6、收集箱;7、抽风组件;70、抽风管;71、抽风机;8、通风口;9、过滤网;10、箱盖;11、搭扣;12、卡槽;13、储尘箱;14、横梁;15、挡风板;16、排尘口;17、侧门;18、滑板;19、工件;20、喷枪。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一种喷涂室,参照图1,包括本体1以及设置于本体1外壁上的回收装置。这里的本体1是指用于进行喷涂工作的空间,本体1可以是用板材焊接的侧面开口的立方体结构,也可以是用砖石堆砌形成的侧面开口的立方体结构。工件19一般由悬挂输送系统送入,悬挂输送系统一般包括支撑架2、滑轨3、设置在滑轨3中的传送链、连接在传送链上的挂钩4。这里采用常用的悬挂输送系统就可以,如果工件19较少,也可以在地上安装立柱,将工件19单个悬挂后由人工使用喷枪20进行喷涂。本体1的侧壁的下方开设有若干通风孔5。

参照图2,回收装置包括贴合本体1外壁且上部开口的收集箱6、与收集箱6上部开口配合的箱盖10、连通于收集箱6背离本体1一侧的抽风组件7,收集箱6贴合在侧壁上开设有通风孔5的地方,收集箱6可以通过粘结的方式实现和侧壁的连接,抽风组件7由连通收集箱6的抽风管70以及连通抽风管70的抽风机71组成,所述抽风管70可以采用波纹管。

参照图3,回收装置还包括开设在收集箱6侧壁上的通风口8、竖直卡装于收集箱6中的若干过滤网9,收集箱6贴合在本体1上后,收集箱6通过其上的通风口8和本体1侧壁上的通风孔5实现与本体1内侧的连通。箱盖10一侧与收集箱6铰接且另一侧通过搭扣11与收集箱6连接。这里安装3个过滤网9,接近本体1的过滤网9的网孔最大,背离本体1的过滤网9的网孔最小。

参照图4,收集箱6的内壁上竖直设置有若干卡槽12,过滤网9卡装于卡槽12中,过滤网9采用硬质过滤网9或者带有边框的软质过滤网9。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法是,工作人员使用喷枪20喷涂工件19时,打开抽风组件7进行抽风,将喷涂室中的粉尘通过本体1侧壁上的通风孔5吸入收集箱6中,通过过滤网9的过滤作用将粉尘收集在收集箱6中,起到减少喷涂室中粉尘的作用。

当过滤网9的通风性能不足时,打开收集箱6上的箱盖10,将过滤网9抽出进行清洁,单个过滤网9或者若干过滤网9相当于滤芯,在清理时每个过滤网9都可以单独抽出进行清理,清理较为方便。同时抽离过滤网9后收集箱6内部空间变大,其底部的粉尘也容易清理。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参照图5、图6,收集箱6底部还连接有上部开口的储尘箱13,收集箱6底部开设有用于连通所述储尘箱13的连通口。在连通孔上对应卡槽12的地方水平连接有横梁14。横梁14上固定连接挡风板15,挡风板15向下倾斜设置,任意两个挡风板15之间留有供粉尘落入储尘箱13的开口。储尘箱13的侧壁上设置有排尘口16,排尘口16上设有与其配合的侧门17。

参照图7,储尘箱13中还设置有两块倾斜且相对设置的滑板18,滑板18与储尘箱13的底部形成一个上大下小的梯形空腔,收集箱6和储尘箱13一体制造。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法是,工作人员使用喷枪20喷涂工件19时,打开抽风组件7进行抽风,将喷涂室中的粉尘通过本体1侧壁上的通风孔5吸入收集箱6中,然后粉尘再通过收集箱6底部的连通孔掉入除尘箱中,挡风板15可以对储尘箱13的上部开口形成一定的遮挡,防止在抽风组件7产生的风压较大时将储尘箱13中的粉尘吸出。粉尘在除尘箱中不断的垒积,在滑板18的作用下粉尘集中在梯形空腔中,当除尘箱中的粉尘较多时,打开侧门17,使用铲子等工具将粉尘铲出。空腔上部的粉尘会在滑板18的作用下自动向空腔底部滑落,清理较为方便。

当粉尘占有潮气或者使用时间较久时,连接在过滤网9上的顽固粉尘会逐渐堵塞过滤网9,造成过滤网9的通风性能不足,这时打开收集箱6上的箱盖10,将过滤网9抽出进行清理。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