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充分搅拌物料的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29878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充分搅拌物料的搅拌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搅拌装置,更详细地,涉及一种可充分搅拌物料的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搅拌设备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范围很广,尤其是化学工业中,很多的化工生产都或多或少地应用着搅拌操作,搅拌设备在许多场合中是作为反应器来应用的。例如,在三大合成材料的生产中,搅拌设备作为反应器约占反应器总数的99%。搅拌设备的应用范围之所以这样广泛,还因搅拌设备操作条件(如浓度、温度、停留时间等)的可控范围较广,又能适应多样化的生产。

搅拌设备的作用如下:1、使物料混合均匀;2、使气体在液相中很好的分散;3、使固体粒子(如催化剂)在液相中均匀的悬浮;4、使不相溶的另一液相均匀悬浮或充分乳化;5、强化相间的传质(如吸收等);6、强化传热。

搅拌设备在石油化工生产中被用于物料混合、溶解、传热、植被悬浮液、聚合反应、制备催化剂等。例如石油工业中,异种原油的混合调整和精制,汽油中添加四乙基铅等添加物而进行混合使原料液或产品均匀化。化工生产中,制造苯乙烯、乙烯、高压聚乙烯、聚丙烯、合成橡胶、苯胺燃料和油漆颜料等工艺过程,都装备着各种型式的搅拌设备。

传统的搅拌设备搅拌室多呈圆筒状,并将搅拌轴安装于搅拌室的中央,这样的结构布置会在搅拌轴附近产生“圆柱状回转区”,使物料在各处压力相同,相对运动不强,得不到充分搅拌;或者也有的设备将搅拌轴偏心设置,虽然会使物料在各处压力不同,相对运动加强,但是偏心搅拌容易引起振动,加大噪音;此外,在物料搅拌的过程中,搅拌室内壁往往会堆积一定的物料,如果不及时处理,不仅会导致物料浪费,也会造成搅拌室清洗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物料容易在搅拌室内壁堆积且搅拌不充分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充分搅拌物料的搅拌装置,其通过设置两根对称的偏心搅拌轴和铲料装置,不仅可以增强物料相对运动,使搅拌更加充分,也可以及时刮下搅拌室内壁堆积的物料,避免浪费。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可充分搅拌物料的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室、搅拌轴、搅拌叶和驱动装置,所述搅拌室上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搅拌叶设置于搅拌轴上,所述搅拌轴的下端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搅拌装置还包括铲料装置;所述搅拌室为锥型;所述搅拌轴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搅拌轴对称设置于搅拌室的中心线的两侧,且搅拌轴的轴线与搅拌室的中心线相互平行;所述搅拌叶的叶片上下表面设置有凸齿;所述铲料装置包括铲叶和支臂,所述铲叶的形状为半圆形,弧形端与搅拌室的内壁相切,直线端与支臂的一端相连,所述支臂相对连接铲叶的另一端与搅拌轴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根偏心对称的搅拌轴,一方面可以克服偏心设置一根搅拌轴带来的设备振荡大和噪音大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两根搅拌轴同时搅拌,而且偏心结构还可以使物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出去所承受的压力不同,加强物料之间的相对运动,从而使物料搅拌得更充分;而且搅拌叶上下表面均设置的凸齿增加了物料与搅拌叶之间的接触面积和摩擦力,从而使物料得到进一步搅拌;另外,设置的铲料装置可以用来将堆积在搅拌室内壁上的物料及时刮下,避免物料浪费,也便于清洗搅拌室。

进一步地,所述铲叶的弧形端材料为弹性材料。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铲叶的弧形端在与搅拌室内壁的摩擦中会产生磨损,而弹性材料在本身弹力的作用下会根据磨损程度自动向搅拌室内壁压紧,从而保证及时刮下堆积在搅拌室内壁的物料。

进一步地,所述铲料装置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铲叶的直线端相连,另一端与铲叶的弧形端相连。弹簧一直处于压缩状态,弹簧会根据铲叶在搅拌室的位置来释放压缩量或继续被压缩,既可以补偿铲叶的磨损量,也可以使铲叶及时伸缩,从而最大限度的刮下堆积在搅拌室内壁的物料。

进一步地,每根搅拌轴上的搅拌叶为偶数片,每两片搅拌叶为一组,每一组搅拌叶对称设置于搅拌轴上,对称轴为搅拌轴,并且搅拌叶与搅拌轴不垂直。将搅拌叶倾斜设置,既搅拌叶的表面与搅拌轴的轴线不相互垂直,从而增大物料与搅拌叶的接触面积和摩擦力,同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物料沿搅拌叶倾斜方向抛向搅拌室内壁,比起平抛至搅拌室内壁,斜抛运动使得搅拌路线增长,从而使物料得到充分搅拌。

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接盘和联轴器,所述两根搅拌轴的下端均连接在连接盘上,连接盘通过连接轴与联轴器的一端相连、联轴器的另一端与驱动装置的输出轴相连。将两根搅拌轴用同一驱动装置同时驱动,不仅可以减少设备成本,节约空间,还可以避免分别驱动两根轴时,由于频率、转速的不完全一致所带来的振荡大、噪声大的问题。

进一步地,还包括罩体,所述连接盘、联轴器和驱动装置均设置于罩体内,所述搅拌室的底端与罩体顶端相连,罩体的底端与所述底座相连。本实用新型将连接盘、联轴器和驱动装置均设置于罩体内,一方面可以增强整体设备的美观性,更重要的是可以起到防止工作人员或其他人员靠近带来的安全问题,美观实用。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口设置于搅拌室的顶部中央,进料口下端设置有物料引板。将进料口设置于搅拌室的顶部中间位置,可以使物料进入搅拌室时合理分布,避免一根搅拌轴上的搅拌叶工作量大,另一根搅拌轴上的搅拌叶工作量相对较小的问题,而通过设置物料引板可以更好的引导物料进入搅拌室。

进一步地,还包括接料箱,所述接料箱设置于底座上,且位置与所述出料口相对应。当物料的搅拌程度达到要求后,可以通过打开出料口,使充分搅拌后的物料流入接料箱,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设置两根偏心对称的搅拌轴,一方面可以克服偏心设置一根搅拌轴带来的设备振荡大和噪音大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两根搅拌轴同时搅拌,而且偏心结构还可以使物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出去时所承受的压力不同,加强物料之间的相对运动,从而使物料搅拌得更充分。

2、设置的铲料装置可以及时刮下堆积在搅拌室内壁的物料,从而避免物料浪费,也避免造成增加搅拌室清洗难度的问题。

3、通过在搅拌叶的上下表面设置凸齿来增加物料与搅拌叶之间的接触面积和摩擦力,可以进一步加强搅拌效果。

4、将搅拌叶倾斜设置,增加了物料与搅拌叶的接触面积,并且物料在沿搅拌叶甩出去时增加了搅拌路径,从而使搅拌更加充分。

5、通过设置罩体来达到增加美观性和安全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所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搅拌室,2—进料口,3—搅拌轴,4—搅拌叶,5—铲料装置,501—铲叶,502—弹簧,503—支臂,6—凸齿, 7—出料口,8—接料箱,9—底座,10—连接盘,11—联轴器,12—驱动装置,13—罩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充分搅拌物料的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室1、罩体13和底座9;搅拌室1呈锥型,且搅拌室1的顶部直径大于底部直径;搅拌室1的下端与罩体13的上端连接,罩体13的下端与底座9连接;搅拌室1的顶部中心设置有进料口2,进料口2下端设置有引料板;搅拌室1侧壁下方设置有出料口7;搅拌室1内设置有两根竖直搅拌轴3,每根搅拌轴3均不位于搅拌室1的中央,且两根搅拌轴3相互对称,对称轴为搅拌室1的中心线;每根搅拌轴3上设置有搅拌叶4,且每根搅拌轴3上的搅拌叶4为偶数片,每两片搅拌叶4为一组,每一组搅拌叶4对称设置于搅拌轴3上,对称轴为搅拌轴3,并且搅拌叶4与搅拌轴3不垂直;两根搅拌轴3的下端连接于同一连接盘10上,连接盘10的中心通过连接轴连接有联轴器11,联轴器11相对连接连接盘10的另一端连接有驱动装置12,驱动装置12的输出轴与联轴器11相连;连接盘10、联轴器11和驱动装置12均位于罩体13内;底座9上还设置有接料箱8,接料箱8的位置与出料口7相对应。

本实施例还设置有铲料装置5,铲料装置5包括铲叶501、弹簧502和支臂503,铲叶501的形状为半圆形,铲叶501的弧形端材料为弹性材料,铲叶501的弧形端外沿与搅拌室1的内壁相切,弹簧502的一端与铲叶501的弧形端相连,弹簧502的另一端与铲叶501的直线端相连,支臂503的一端与铲叶501的直线端相连,支臂503的另一端与搅拌轴3相连。

实施本实施例时,将需要搅拌的物料从进料口2投进搅拌室,启动驱动装置12,通过联轴器11和连接盘10使两根搅拌轴3同时转动,开始搅拌物料,物料在搅拌轴3和搅拌叶4的作用下受到离心力,并沿搅拌叶4的倾斜方向甩向搅拌室内壁,然后在回落,完成物料的一次搅拌,周而复始,直到将所有物料搅拌充分,关闭驱动装置12,将搅拌好的物料从出料口7引入接料箱8,完成本次物料搅拌任务,在搅拌过程中,铲料装置5随时会将堆积在搅拌室1内壁上的物料刮下,避免物料浪费,也更有利于物料的充分搅拌。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