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点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92715阅读:17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点胶阀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点胶机或滴塑机的点胶装置,尤其是一种点胶阀。



背景技术:

点胶机和滴塑机均是一种小型的机械手臂式自动设备,其被广泛的运用于产品工艺中的点漆、点胶、粘接、灌注、涂层、密封、填充、点滴、涂胶等工序。而点胶阀是点胶机和滴塑机中的一个重要部件,通过点胶阀的阀门的开、关控制,可以对流出的胶体进行控制,以实现对产品进行精准的点漆、点胶、粘接、灌注、涂层、密封、填充、点滴或涂胶工序。

本发明人曾申请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190008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点胶阀,包括阀体、气缸、出胶体和阀塞,阀体内设有储胶室,此储胶室上设有出胶口,阀体的侧部设有与储胶室相通的进胶管,出胶体与阀体的下部连接,出胶体内开设有出胶通道,阀塞设于出胶体的出胶通道内并与储胶室的出胶口相匹配,气缸包括缸体和活塞杆,缸体的下部与阀体的上部相连接,缸体内开设有供活塞杆上下运动的气室,缸体上设有与气室相通的进气通道,活塞杆的上部活动伸入缸体的气室内,活塞杆的下部活动伸入阀体的储腔室内与阀塞连接,活塞杆上套设有弹簧,此弹簧张紧在活塞杆的上部顶端与气室的底部之间。该点胶阀通过活塞杆与阀塞的连接来控制阀塞的运动,结构较为复杂,且维护时拆卸较不方便;此外该点胶阀的阀塞和阀体通常都为金属件,两者之间的密封效果相对较差,点胶阀关闭后仍可能出现滴胶现象,封胶性能相对较差。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对点胶阀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拆卸方便且封胶性能相对较好的点胶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点胶阀,包括阀体、阀杆以及分别连接在所述阀体两端的气缸体和出胶头,所述阀体上开设有出胶通道以及分别与所述出胶通道连通的进胶孔、出胶孔和控制孔,所述出胶孔和所述控制孔同轴布置,所述进胶孔上安装有进胶接头,所述出胶孔内堵塞有阀塞,所述阀塞具有与所述出胶通道连通的穿孔,所述控制孔包括位于所述控制孔靠近所述出胶通道一端的密封段和设置有内螺纹的螺纹段,所述阀杆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穿孔配合的密封块,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穿孔、所述出胶通道和所述控制孔,所述气缸体具有与所述控制孔连通的气腔和与所述气腔连通的进气孔,所述出胶头上开设有与所述密封块配合的让位孔和与所述让位孔连通的点胶孔,所述阀杆上穿套有位于所述密封段内的密封圈、螺旋连接在所述螺纹段上的滑块、固定在所述阀杆上的固定块和位于所述滑块和所述固定块之间的弹簧,所述固定块将所述气腔分隔为与所述进气孔连通的进气室和与所述控制孔连通的出气室,所述出气室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出气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密封圈有两个以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进气孔上安装有进气接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阀杆在与所述固定块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紧固螺纹孔,所述紧固螺纹孔上螺旋连接有紧固螺钉,所述紧固螺钉的一端抵顶在所述定位槽的底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滑块朝向所述弹簧的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与螺丝刀配合的长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密封块上设置有锥形密封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阀杆为金属杆,所述阀塞为塑料阀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气腔内设置有活塞,所述固定块抵顶在所述活塞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出胶头上开设有安装螺纹孔,所述阀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安装螺纹孔配合的外螺纹段。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点胶阀通过设置阀杆和堵塞在出胶孔内的阀塞,点胶阀关闭时密封块可在弹簧的作用下紧密抵顶在阀塞上实现密封,点胶阀开启时,固定块在进气室内的气体驱动下,通过阀杆将密封块和阀塞分离,使得胶液可以流出,而需要维修拆卸时,只需将固定块从阀杆上拆卸下来即可将阀杆抽出,结构简单、拆卸方便且封胶性能相对较好。

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阀塞为塑胶阀塞,密封块上设置有锥形密封面,可进一步提高封胶性能,防止点胶阀关闭后出现滴胶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点胶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点胶阀的滑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点胶阀的固定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对应如下:

10-阀体; 11-出胶通道;

12-进胶孔; 13-出胶孔;

14-控制孔; 15-进胶接头;

16-阀塞; 17-穿孔;

20-阀杆; 21-密封块;

22-密封圈; 23-滑块;

24-固定块; 25-弹簧;

26-紧固螺纹孔; 27-长槽;

30-气缸体; 31-气腔;

32-进气孔; 33-进气室;

34-出气室; 35-出气孔;

36-进气接头; 40-出胶头;

41-让位孔; 42-点胶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点胶阀,包括阀体10、阀杆20以及分别连接在阀体10两端的气缸体30和出胶头40,其中,阀杆20优选为金属阀杆,最好为不锈钢阀杆。气缸体30和出胶头40分别通过螺旋连接的方式与阀体10连接,且连接后阀体10、气缸体30和出胶头40相互同轴。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出胶头40上开设有安装螺纹孔,阀体10上设置有与安装螺纹孔配合的外螺纹段,通过将外螺纹段螺旋连接在安装螺纹孔上实现出胶头40和阀体10之间的连接,这种将螺纹孔开设在出胶头40上的连接结构有助于避免胶液溢出;而对于气缸体30和阀体10之间的螺纹连接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将螺纹孔开设在阀芯10上还是开设在气缸体30上。

阀体10上开设有出胶通道11以及分别与出胶通道11连通的进胶孔12、出胶孔13和控制孔14,其中,出胶通道11、出胶孔12和控制孔14同轴布置。进胶孔12上安装有进胶接头15,该进胶接头15为可从市场上直接购买获得的快接头;出胶孔13内堵塞有阀塞16,该阀塞16优选为塑料阀塞,且该阀塞16具有与出胶通道11连通且相互同轴布置的穿孔17;控制孔14包括位于控制孔14靠近出胶通道11一端的密封段和设置有内螺纹的螺纹段,其中,密封段的直径小于螺纹段的螺纹小径。

阀杆20的一端设置有与穿孔17配合的密封块21,另一端依次穿过穿孔17、出胶通道11和控制孔14,并从控制孔14中穿出,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块21上朝向阀塞16的一侧设置有锥形密封面,可更好的实现密封,避免点胶阀关闭后产生滴胶现象。

气缸体30具有与控制孔14连通的气腔31和与气腔31连通的进气孔32,进气孔32上安装有进气接头36,该进气接头36为可长市场上直接购买获得的快接头。出胶头40上开设有与密封块21配合的让位孔41和与该让位孔41连通的点胶孔42,让位孔41、点胶孔42和气缸体30最好相互同轴设置。

阀杆20上穿套有位于控制孔14的密封段内的密封圈22、螺旋连接在控制孔14的螺纹段上的滑块23、固定在阀杆20上的固定块24和位于滑块23和固定块24之间的弹簧25。密封圈22的内侧和外侧分别紧密抵顶在阀杆20和密封段的侧壁上,当密封圈22只有一个时,阀杆20相对于密封圈22滑动时,密封圈22可能被扭转而影响密封效果,因此密封圈22最好有两个以上,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圈22有两个,两个密封圈22相互层叠。阀杆20抵顶在其中一个密封圈22上,且可相对于滑块23滑动,同时滑块12可与密封圈22共同形成导向作用,防止阀杆20歪斜,当然,阀杆20的杆身直径小于出胶通道11的内径。此外,在初始状态下,弹簧25被预压缩,其一端抵顶在固定块24上,另一端抵顶在滑块12上。

固定块24位于气腔31内且将气腔31分隔为与进气孔32连通的进气室33和与控制孔14连通的出气室34,出气室34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出气孔35。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阀杆20的杆身在与固定块24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定位槽,固定块24的侧面上开设有紧固螺纹孔26,紧固螺纹孔26上螺旋连接有紧固螺钉(图中未示出),该紧固螺钉的一端抵顶在定位槽的底面上,以此防止固定块24和阀杆20相对运动。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滑块23朝向弹簧25的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与螺丝刀配合的长槽27,便于使用螺丝刀将滑块23螺旋连接在控制孔14的螺纹段上,当然,滑块23上需要设置有与该螺纹段上的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气腔31内还设置有活塞35,固定块24抵顶在活塞35上。

在初始状态下,点胶阀处于关闭状态下,密封块21堵塞在穿孔17的口部,胶液通过进胶接头15流入进胶通道11并存储在进胶通道11内;开启点胶阀时,将压缩空气依次经进气接头36和进气孔32流入进气室33,推动活塞35和固定块24往出气室34方形运动,进而带动阀杆20运动,使得密封块21从阀塞16上分离,进胶通道11内的胶液依次经穿孔17、让位孔41和点胶孔42流出,同时出气室34内的空气通过出气孔3排出且弹簧25被压缩;关闭点胶阀时,停止往进气室33输入压缩空气,活塞35、固定块24和阀杆20在弹簧25的作用下复位,密封块21重新堵塞在穿孔17的口部,阻止胶液流出穿孔17。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形,如将上述实施例中的弹簧25变更为伸缩橡胶等,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