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漩涡振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17452阅读:5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漩涡振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鉴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漩涡振荡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上在进行药学实验时,对固体试剂或者样本进行溶解是常见的操作流程,目前采用的技术大多是将固体试剂加入锥形瓶或者容器之后,手持容器颈部,摇摆振荡溶解,由实验人员手动振荡加速溶解。这种传统的操作模式对操作频繁的药学实验过程来说非常不便,工作量大,操作起来十分麻烦,效率低下,费时费力,给医务人员增加了工作难度,带来很大的工作量,降低了药学实验效率。而目前亦出现一些人工的振荡装置,虽然取代了人工手动进行振荡的方式,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效率,但是该种装置需要人操作,转动振荡仪装置对容器样品进行振荡,还未实现全自动化,同时效率还远没有达到现代医学的要求,故此需要一种全自动化,能高效振荡容器样品的振荡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漩涡振荡装置,可以实现自动夹持容器样品,并且通过步进电机实现容器样品在振荡前后的准确定位,便于医务人员操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漩涡振荡装置,用于对容器样品进行振荡,包括底板、传动组件和夹持组件,所述底板下方安装有电机组,所述传动组件上设置有偏心轴,所述偏心轴通过轴承安装在底板上,所述偏心轴位于底板下方连接有同步带轮组,所述同步带轮组与电机组连接,所述偏心轴上端通过轴承与夹持组件连接,所述夹持组件一端上铰接有振荡拉杆,所述振荡拉杆的一端铰接在底板上,所述夹持组件上包括用于夹持容器的夹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持架和安装在夹持架上的第二步进电机,所述夹持架上安装有丝杆,所述第二步进电机与丝杆连接,所述丝杆上设置有一对反向安装的丝杠螺母,所述夹块设置有两组,分别对应与丝杠螺母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同步带轮组包括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轮,所述电机组包括直流电机和第一步进电机,所述第一同步带轮与第一步进电机连接,所述第二同步带轮与直流电机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偏心轴通过单向轴承与第一同步带轮连接,所述第二同步带轮固定安装在偏心轴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底板下端设置有减震脚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本振荡仪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实现自动夹持容器样品,并且通过步进电机实现容器样品在振荡前后的准确定位,便于医务人员操作,同时采用直流电机对容器样品振荡,可以有效振荡容器样品,减少了大量的人工,省时省力,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 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漩涡振荡装置,用于对容器1样品进行振荡,包括底板2、传动组件和夹持组件,所述底板2上设置有减震脚垫15,减缓整个振荡装置在工作时的振荡,所述底板2下方安装有直流电机3和第一步进电机4。所述传动组件上设置有偏心轴5,所述偏心轴5通过轴承5安装在底板2上,所述偏心轴5位于底板2下方连接有同步带轮组,所述同步带轮组包括第一同步带轮12和第二同步带轮13,第一同步带轮12和第二同步带轮13均安装在偏心轴5上,其中偏心轴5与第一同步带轮12之间设有单向轴承14,所述第一同步带轮12与第一步进电机4连接,所述第二同步带轮13与直流电机3连接。由于单向轴承14只能沿可以自由转动,而在另一个方向上锁死,故当需要对容器1进行振荡时,直流电机3带动第二同步带轮13转动,第二同步带轮13带动偏心轴5转动,偏心轴5会带动单向轴承14转动而不会带动第一同步带轮12转动,进而也不会带动第一步进电机4转动。当需要振荡完成后,需要将夹持组件的位置摆放好,便于医务人员操作,这时只需将第一步进电机4沿上述直流电机3转动的反方向转动,此时,单向轴承14锁死,进而带动第一同步带轮12转动,最终通过偏心轴5带动夹持组件转动,使夹持组件转动复位,即使夹持组件转回到最处夹持容器1的位置,这样便于医务人员操作。

所述偏心轴5上端通过轴承与夹持组件连接,轴承安装在轴承座内,而轴承座固定安装在夹持组件的下端,这样可以使夹持组件与偏心轴5相对的转动。所述夹持组件上铰接有振荡拉杆6,所述振荡拉杆6的一端活动安装在底板2上,当整个振荡仪装置在振荡的时候,夹持组件会随着偏心轴5转动,而振荡拉杆6会拉住夹持组件,使夹持组转动一定角度后停止转动并震动。所述夹持组件上设置有用于夹持容器1的夹块11,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持架7和安装在夹持架7上的第二步进电机8,所述夹持架7上安装有丝杆9,所述第二步进电机8与丝杆9连接,所述丝杆9上设置有一组反向安装的丝杠螺母10,所述丝杠螺母10与夹块11连接。第二步进电机8带动丝杆9上的一对丝杠螺母10运动,从而带动夹块11夹紧或松开容器1。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