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泡涂层用高性能乳液控温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30380阅读:590来源:国知局
发泡涂层用高性能乳液控温反应釜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发泡涂层用高性能乳液控温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是一种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在食品、医药、化工等行业广泛应用,用来完成氢化、烃化、硝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反应釜内的反应物在其反应过程中,需要控制反应釜内的温度,以达到反应要求,现有技术中的反应釜不能确切的控制反应釜内的温度,并且某些反应对温度的敏感要求特别高,如果控制不好温度,容易产生副产物,从而导致转化率低,不能满足生产标准的需求,同时由于某些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如果控制不好,极易发生副反应,从而容易产生危险,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搅拌装置在长时间内工作,在搅拌桨附近的温度相对于反应釜其它部位的温度会高,导致反应釜内温度不均一,反应效果差。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发泡涂层用高性能乳液控温反应釜,通过在反应釜内设置呈螺旋形固定于釜体内壁的温控管和温度传感器Ⅰ,并将温控管的进水口通过电控阀Ⅰ分别与冷水管和热水管相连接,可以快速方便实现温差变化的调整,保证反应釜内的反应温度的平衡,同时,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温度传感器Ⅱ和冷却水管,防止搅拌装置在长时间内工作,在搅拌桨附近的温度相对于反应釜其它部位的温度会高,导致反应釜内温度不均一,从而实现反应釜各部分温度均衡,保证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发泡涂层用高性能乳液控温反应釜,包括釜体、转动安装于釜体内的搅拌轴、安装于釜体上且连接搅拌轴的电机以及安装于搅拌轴下方的搅拌器,还包括呈螺旋形固定于釜体内壁的温控管、安装釜体内壁的温度传感器Ⅰ、设置于釜体外壁的控制箱、设置于釜体外壁的温控管的进水口和温控管的出水口,所述温控管的进水口通过电控阀Ⅰ分别与冷水管和热水管相连接,温控管的出水口与电控阀Ⅱ相连接,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温度传感器Ⅱ和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电控阀Ⅲ和电控阀Ⅳ相连接,所述控制箱分别与温度传感器Ⅰ、温度传感器Ⅱ、电控阀Ⅰ、电控阀Ⅱ、电控阀Ⅲ和电控阀Ⅳ相连接。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水管以螺旋形固定在搅拌轴上。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水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于釜体外侧。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温度传感器Ⅰ位于釜体内壁的中间处。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温度传感器Ⅱ距搅拌轴的下端5-20cm。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温度传感器Ⅱ距搅拌轴的下端5-10cm。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发泡涂层用高性能乳液控温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釜体1,搅拌轴2,电机3,搅拌器4,温控管5,温度传感器Ⅰ6,控制箱7,温度传感器Ⅱ8,冷却水管9,温控管的出水口10,电控阀Ⅱ11,温控管的进水口12,电控阀Ⅰ13,冷水管14,热水管15,冷却水管的进水口16,电控阀Ⅲ17,冷却水管的出水口18,电控阀Ⅳ19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发泡涂层用高性能乳液控温反应釜。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和/或”的含义指的是各自单独存在或两者同时存在的情况均包括在内。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内、外”的含义指的是相对于工装本身而言,指向工装内部的方向为内,反之为外,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机构的特定限定。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左、右、上、下”的含义指的是阅读者正对附图时,阅读者的左边即为左,阅读者的右边即为右,阅读者的上边即为上,阅读者的下边即为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机构的特定限定。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连接”的含义可以是部件之间的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部件间通过其它部件的间接连接。

实施例1

如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发泡涂层用高性能乳液控温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发泡涂层用高性能乳液控温反应釜,包括釜体1、转动安装于釜体1内的搅拌轴2、安装于釜体1上且连接搅拌轴2的电机3以及安装于搅拌轴2下方的搅拌器4,还包括呈螺旋形固定于釜体1内壁的温控管5、安装釜体1内壁的温度传感器Ⅰ6、设置于釜体1外壁的控制箱7、设置于釜体1外壁的温控管5的进水口12和温控管的出水口10,所述温控管的进水口12通过电控阀Ⅰ13分别与冷水管14和热水管15相连接,温控管5的出水口10与电控阀Ⅱ11相连接,所述搅拌轴2上设置温度传感器Ⅱ8和以螺旋形固定在搅拌轴2上的冷却水管9,所述冷却水管9的进水口16和出水口18分别与电控阀Ⅲ17和电控阀Ⅳ19相连接,所述冷却水管的进水口16和出水口18设置于釜体外侧,所述温度传感器Ⅰ6位于釜体1内壁的中间处,所述温度传感器Ⅱ8距搅拌轴2的下端5cm,所述控制箱7分别与温度传感器Ⅰ6、温度传感器Ⅱ8、电控阀Ⅰ13、电控阀Ⅱ11、电控阀Ⅲ17和电控阀Ⅳ19相连接。

实施例2

发泡涂层用高性能乳液控温反应釜,包括釜体1、转动安装于釜体1内的搅拌轴2、安装于釜体1上且连接搅拌轴2的电机3以及安装于搅拌轴2下方的搅拌器4,还包括呈螺旋形固定于釜体1内壁的温控管5、安装釜体1内壁的温度传感器Ⅰ6、设置于釜体1外壁的控制箱7、设置于釜体1外壁的温控管5的进水口12和温控管的出水口10,所述温控管的进水口12通过电控阀Ⅰ13分别与冷水管14和热水管15相连接,温控管5的出水口10与电控阀Ⅱ11相连接,所述搅拌轴2上设置温度传感器Ⅱ8和以螺旋形固定在搅拌轴2上的冷却水管9,所述冷却水管9的进水口16和出水口18分别与电控阀Ⅲ17和电控阀Ⅳ19相连接,所述冷却水管的进水口16和出水口18设置于釜体外侧,所述温度传感器Ⅰ6位于釜体1内壁的中间处,所述温度传感器Ⅱ8距搅拌轴2的下端10cm,所述控制箱7分别与温度传感器Ⅰ6、温度传感器Ⅱ8、电控阀Ⅰ13、电控阀Ⅱ11、电控阀Ⅲ17和电控阀Ⅳ19相连接。

实施例3

发泡涂层用高性能乳液控温反应釜,包括釜体1、转动安装于釜体1内的搅拌轴2、安装于釜体1上且连接搅拌轴2的电机3以及安装于搅拌轴2下方的搅拌器4,还包括呈螺旋形固定于釜体1内壁的温控管5、安装釜体1内壁的温度传感器Ⅰ6、设置于釜体1外壁的控制箱7、设置于釜体1外壁的温控管5的进水口12和温控管的出水口10,所述温控管的进水口12通过电控阀Ⅰ13分别与冷水管14和热水管15相连接,温控管5的出水口10与电控阀Ⅱ11相连接,所述搅拌轴2上设置温度传感器Ⅱ8和以螺旋形固定在搅拌轴2上的冷却水管9,所述冷却水管9的进水口16和出水口18分别与电控阀Ⅲ17和电控阀Ⅳ19相连接,所述冷却水管的进水口16和出水口18设置于釜体外侧,所述温度传感器Ⅰ6位于釜体1内壁的中间处,所述温度传感器Ⅱ8距搅拌轴2的下端20cm,所述控制箱7分别与温度传感器Ⅰ6、温度传感器Ⅱ8、电控阀Ⅰ13、电控阀Ⅱ11、电控阀Ⅲ17和电控阀Ⅳ19相连接。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