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淀污泥排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36177阅读:5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沉淀污泥排泥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过程中沉淀污泥的排泥装置,具体为一种用于絮凝池内沉淀污泥的排泥装置,同样适用于类似场所污泥或泥渣的清除。



背景技术:

在给水净化和污水处理系统中,常采用絮凝池对被处理的水进行絮凝处理,即向絮凝池内投加混凝剂并经充分混合,在水流或外力扰动下使完成凝聚的胶体和微絮体相互碰撞、聚集,形成较大絮状颗粒,完成污染物的去除和利于后续的固-液分离,作业中,絮凝状态的水由絮凝池内的配水渠经过配水构件进入后续的沉淀池进行相应处理。

絮凝池有折板式、隔板式、网格式和机械絮凝式等结构形式。折板絮凝池和隔板絮凝池是在水池中设折板或隔板达到絮凝所要求的紊流状态,完成絮凝过程。图1为现有常见的折板式絮凝池的俯视图,图示的絮凝池包括前端折板絮凝区1、中段隔板絮凝区2和末端配水区3,其中的中段隔板絮凝区2内的组合式隔板设置形式有多种,图示的隔板絮凝区2内的组合式隔板2a由具有间距的两件纵向板件和数件具有间距的横向板件,组合成多个类似“S”型且首尾相接的水流通道,参见图1中的箭头所示;被处理的水首先进入前端的折板絮凝区1进行絮凝,继而进入中段的隔板絮凝区2进行絮凝,然后进入末端的配水区3,进入配水区3内的水经花格式配水板4均匀配水而进入后续的沉淀池5;作业中,水流在絮凝池内由前端折板絮凝区流至末段配水区的过程中,水流流速逐步递减,在中段隔板絮凝区2 和末端配水区3内,因流速降低将产生絮凝体的沉淀而形成污泥,沉淀于中段隔板絮凝区2 和末端配水区3内的池底,所沉淀的污泥需要及时清除。现有的清除方式是,在污泥沉淀区域的池底底部分别设置排泥管6,排泥管6上间隔地设置排泥孔,定期打开排泥管6端部的排泥阀6a,污泥由排泥孔进入排泥管6内,然后通过排泥管6排入位于絮凝池池壁外侧的排泥渠7内,而实现对沉淀于中段隔板絮凝区2和末端配水区3内污泥的清除。

采用所述排泥管清除沉淀污泥存在的不足是:(1)排泥管之间、排泥孔之间均有一定间距,排泥不均匀,距排泥孔较远处的污泥无法排出,较长时间后将形成污泥板结;(2)针对每根排泥管而言,排泥管上的每个排泥孔到排泥管末端排泥阀的距离不同,故每根排泥管上不同部位的排泥孔到排泥阀的水头损失不同,距排泥阀远端的排泥孔其水头损失大,当打开排泥阀排泥时,距排泥阀近端的排泥孔处的污泥最先排出,排泥阀近端排泥孔的污泥已排净而随之排水,而远端的污泥还未完全排出,相对近端排泥孔的排水,远端排泥孔排泥的水头损失更大,导致远端排泥孔的污泥更不易排出,运行一段时间后排泥阀远端的污泥将产生板结,导致远端的排泥孔被堵死。(3)因为排泥不均匀或排泥不畅导致排泥过程中的排水量大,排出的污泥含水率高,增大了后续的污泥处理规模,增加了污泥处理的建设造价和运行成本;(4)由于采用排泥管6所存在的前述“污泥板结”、“排泥孔被堵死”等现象,大大增加了人工清除和检修的工作量,而且需要将絮凝池放空后再由人工清理或检修,不但劳动强度大,而且因为频繁的人工清除,将导致絮凝池的经常性停产,影响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沉淀污泥排泥装置,本实用新型可有效清除絮凝池内的沉淀污泥和类似场所的沉淀污泥或泥渣,可避免沉淀污泥的板结现象,减少所排出污泥中的含水量,可相应减小污泥的后续处理量,减少人工作业工作量和减轻人工作业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设有置于絮凝池池壁顶部的行车,所述行车包括两端的第一导轨和可沿所述第一导轨行走的横梁,以及驱动所述横梁沿两端第一导轨行走的驱动装置;

设有置于絮凝池池壁顶部、且与所述第一导轨相应的第一排泥槽,第一排泥槽一端的污泥出口与位于絮凝池池壁外侧的排泥渠相通;

所述横梁两侧的结构件上设有第二导轨,所述横梁上设有可沿第二导轨移动的小车;

所述横梁一侧的结构件上设有与该横梁相应的第二排泥槽,所述第二排泥槽一端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排泥槽相通;

所述小车上设有驱动该小车沿所述第二导轨移动的驱动装置,还设有泵吸排泥装置,所述泵吸排泥装置包括污泥泵和与该污泥泵连接的排泥管,所述污泥泵出口端的排泥管出口与所述第二排泥槽相通,所述排泥管的进口与沉淀污泥相通。

本实用新型清除沉淀污泥的作业过程,参见图2,以水流进入中段隔板絮凝区2的进口处为起始点(图示最下方的横向通道进水端),按图中箭头所示的水流方向,通过连续排泥操作方式,逐一清理中段隔板絮凝区2内的横向通道、纵向通道和后续所有横向通道内的沉淀污泥,然后进入纵向的配水区3内清除该配水区内的沉淀污泥,直至将各通道内的沉淀污泥全部清除,即所谓按水流方向的顺向清理,也可将配水区3的纵向通道一端作为起始点,按水流方向的反向顺序进行反向清理;操作的方式,以顺向清理沉淀污泥为例,首先,通过驱动横梁8b纵向(“Y”轴方向)行走,同时与小车10横向(“X”轴方向)移动进行有机配合,使横梁8b位于中段隔板絮凝区2进口处的横向通道(图示最下方的横向通道)上方,同时驱动小车10移动至图示最下方的横向通道进水端(图示左端),所述泵吸排泥装置即随之位于图示最下方的横向通道进水端,泵吸排泥装置中的污泥吸管进口端的污泥吸头即与该横向通道进水端的沉淀污泥接触,然后开启泵吸排泥装置进行清除作业,并限位横梁8b,驱动小车10横向匀速向右移动(“X”轴方向),泵吸排泥装置即从左至右逐一清除该横向通道内的沉淀污泥,当泵吸排泥装置随小车10移动至接近横向通道的右端时,控制小车10停止移动,小车10停止移动后,启动横梁8b纵向(“Y”轴方向)行走至水流方向的第二个横向通道上方,在横梁8b纵向(“Y”轴方向)行走至第二个横向通道上方的过程中,仍为开启状态的泵吸排泥装置即对两横向通道相接区域的沉淀污泥进行清除,横梁8b位于第二个横向通道上方后即停止行走并限位,驱动小车10由右向左匀速移动,直至第二个横向通道左端而停止移动,泵吸排泥装置即从右至左逐一的将第二个横向通道内的沉淀污泥清除;然后根据后续横向通道和纵向通道的变化情况,按照相同的操作方式,逐一清除后续各通道内的沉淀污泥,直至配水区3的纵向通道;作业过程中由泵吸排泥装置清除的污泥,首先由污泥泵出口的管件进入第二排泥槽11内,然后由第二排泥槽11的出口排入第一排泥槽9,再由第一排泥槽9的出口排入絮凝池池壁外侧的排泥渠7,由排泥渠7排出的污泥另行处理或处置。本实用新型的作业过程,可采用自控程序或现场无线遥控操作等方式,控制横梁8b 纵向(“Y”轴方向)行走距离和小车10横向(“X”轴方向)移动距离,并通过相互之间的有机配合,实现对所有通道内沉淀污泥清除过程的控制。

与现有技术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与技术效果:

1、由于行车的横梁在“Y”轴方向行走与设在横梁上的小车在“X”轴方向移动的有机配合,同时通过泵吸排泥装置在“Y”轴方向或“X”轴方向移动过程中的连续作业,可有效清除本装置所覆盖范围的纵向通道和类似“S”型且首尾相接的横向通道内的沉淀污泥,可提高沉淀污泥的清除效率。

2、由于本装置可有效清除所覆盖范围的纵向通道和类似“S”型且首尾相接的横向通道内的沉淀污泥,消除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排泥管及排泥孔存在间距而产生的点状排泥,以及水头损失差异产生排泥不畅的不足,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的沉淀污泥板结现象和污泥堵塞现象,从而大大减少人工检修和日常维护的工作量和降低检修和日常维护的劳动强度,可缩短检修和日常维护所需的时间。

3、在清除污泥的作业中,由于污泥吸管进口端的污泥吸头位于该纵向通道的沉淀污泥内,且匀速移动,实现均匀排泥,可减少被清除污泥中的含水量,可减少后续污泥的处理量,可相应减少后续污泥处理的建设造价和运行成本。

4、由于本装置可提高沉淀污泥的清除效率和减少人工检修和日常维护的工作量,可缩短检修和日常维护所需的时间,有利于生产的正常进行,减少可能发生的停产现象,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5、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新建或已建的折板式絮凝池和隔板式絮凝池,用于已建的所述絮凝池排泥时,在絮凝池池顶进行安装,一般无需破坏现有池体结构与停产。

附图说明

图1为絮凝池的俯视图,图中展示现有沉淀污泥的管状清除装置;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位于絮凝池上方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A-A截面视图中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展示了驱动横梁行走的驱动装置;

图4为图2B-B截面视图中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展示了小车部位及泵吸排泥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示意结构;

图5为小车部位及泵吸排泥装置的第二种实施例示意结构图;

图6为小车部位及泵吸排泥装置的第三种实施例示意结构图;

图7为泵吸排泥装置中排泥管的双吸头示意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设有置于絮凝池池壁顶部的行车8,所述行车包括两端的第一导轨8a和可沿所述第一导轨行走的横梁8b,以及驱动所述横梁8b沿两端第一导轨行走的驱动装置8c;所述驱动装置8c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双边驱动或单边驱动;所述行车类同于现有的行车结构,第一导轨 8a为“工”字钢结构,与絮凝池池壁顶部上的连接座13连接并固定,参见图3,实施中,横梁8b端部连接支撑件8e,所述驱动装置8c与支撑件8e连接,驱动装置8c的驱动轴与横梁8b上的行走轮连接而驱动行走轮转动,横梁8b两端的行走轮分别与两端的第一导轨 8a配合;横梁8b优选采用包括两侧结构件的组合结构,两侧的结构件之间有空间;横梁8b 的组合结构形式有多种,实施中,横梁8b优选采用两件平行布置的“口”型金属结构件,参见图4,该结构形式有利运行中的稳定性,附图中所展示的仅为实施中的一种;所述横梁 8b沿两端第一导轨纵向行走的范围可覆盖絮凝池内中段隔板絮凝区2和末端配水区3纵向方向的污泥沉淀区。

设有置于絮凝池池壁顶部、且与所述第一导轨8a相应的第一排泥槽9,第一排泥槽9 一端的污泥出口与位于絮凝池池壁外侧的排泥渠7相通;所述第一排泥槽9两端分别由絮凝池两侧池壁顶部的支撑座支撑并固定,第一排泥槽9临近且平行于该端的第一导轨8a;实施中,第一排泥槽9的底板设有利于污泥混合物流向其出口的坡度。

所述横梁8b两侧的结构件上设有第二导轨8d,第二导轨8d为“工”字钢结构,参见图4,所述横梁8b上设有可沿第二导轨8d移动的小车10;图示中,所述的两件第二导轨 8d分别连接于横梁8b两侧的“口”型金属结构件上;小车10沿第二导轨8d移动的范围可覆盖絮凝池内的中段隔板絮凝区2和末端配水区3横向方向的污泥沉淀区。

所述横梁8b一侧的结构件上设有与该横梁相应的第二排泥槽11,所述第二排泥槽11 一端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排泥槽9相通,参见图2、图4;实施中,第二排泥槽11底板设有利于污泥混合物流向其出口的坡度。第一排泥槽11与横梁8b平行且与横梁8b该侧的结构件连接为一体,运行中,第二排泥槽11即随横梁8b行走。

所述小车10上设有驱动该小车沿第二导轨8d移动的驱动装置10a,参见图4,小车10 的行走轮与第二导轨8d配合,小车10上还设有泵吸排泥装置12,泵吸排泥装置12包括污泥泵12a和与该污泥泵连接的排泥管12b,所述污泥泵出口端的排泥管12b出口与所述第二排泥槽11相通,所述排泥管12b的进口与沉淀污泥相通。

所述泵吸排泥装置12的结构形式有多种。实施中,泵吸排泥装置12中排泥管12b优选由横梁8b两侧结构件之间的空间延伸至沉淀污泥的结构形式,参见图4,该结构形式有利排泥作业过程的运行稳定性,图示的横梁8b两侧金属结构件为“口”型结构件,泵吸排泥装置12中的排泥管12b由横梁8b两侧“口”型结构件之间的空间延伸至沉淀污泥。

实施中,所述泵吸排泥装置12中的污泥泵12a设置同样有多种结构形式。

图4所示为所述污泥泵12a的一种实施结构,所述污泥泵12a为自吸式离心污泥泵,所述自吸式离心污泥泵的泵体和驱动该泵的电机设在小车10的车板上,所述自吸式离心污泥泵进口端的排泥管12b可伸展至沉淀污泥,排泥管12b的进口端设置“喇叭”形吸头12c,参见图4,图示为单件的“喇叭”形吸头12c,必要时,排泥管12b的进口端通过连接“∩”型短管,设置如图7所示的两件“喇叭”形吸头12c,所述自吸式离心污泥泵出口端的排泥管12b即与第二排泥槽11相通。

图5所示为所述污泥泵12a的另一种实施结构,所述污泥泵12a为潜水排泥泵,所述潜水排泥泵的泵体和电机为一体,作业中,潜水排泥泵的进口与沉淀污泥相通,排泥管12b的进口端与潜水排泥泵的出口相通,即排泥管12b的进口间接地与沉淀污泥相通,潜水排泥泵的出口端的排泥管12b(前段)与小车10的车板连接;排泥管12b(后段)的出口即与第二排泥槽11相通。

图6所示为污泥泵12a的第三种实施结构,所述污泥泵12a为立式液下泵,驱动所述立式液下泵的电机12d装于小车10的车板上,所述立式液下泵设置于污水液面之下的排泥管 12b上,所述立式液下泵进口端的排泥管12b进口端设置“喇叭”形吸头12c,图示为单件的“喇叭”形吸头12c,必要时,排泥管12b的进口端通过连接“∩”型短管,设置如图7 所示的两件“喇叭”形吸头12c,所述立式液下泵出口端的排泥管12b即与第二排泥槽11 相通。

所述的自吸式离心污泥泵、潜水排泥泵和立式液下泵均为现有产品。

本实用新型中的泵吸排泥装置12及其污泥泵12a的结构形式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结构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