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建筑用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51120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建筑用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建筑混合料进行加热,以有效保证其能够得到充分的混合,故而相应地便会使用到烘炉、烘箱等混合料加热装置。但与此同时所存在的问题是,对于现有的加热装置来说,限于结构和设计上的限制,其加热效率仍然较低,从而大大延长了加热处理的时间,同时其还不能够对建筑混合料进行较为充分而均匀的加热,这样便导致了不同加热区域内的混合料在受热上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大大影响了建筑混合料的混合效果和施工质量,进而也降低了加热装置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大大减少不同加热区域内混合料的受热差异,从而大大提升了自身使用性能的新型建筑用加热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建筑用加热装置,包括支架和设于所述支架上的筒体,在所述筒体的外部套设有外筒罩,且所述外筒罩的底端与所述筒体的底端密封连接,所述外筒罩的顶端的高度高于所述筒体的顶端的高度,同时在所述外筒罩的顶端还设有筒盖;在所述筒盖上还开设有进料口,在所述进料口处还设有进料斗,在所述进料斗的顶端还设有顶盖,在所述筒盖上还分别设有顶部电机和与所述顶部电机的输出轴端连接的减速机,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下穿过所述筒盖,并且在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的底端还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横杆,在所述横杆的左右两端还分别设有竖直向下延伸的左电加热棒和右电加热棒,并且所述左电加热棒和右电加热棒均位于所述筒体的竖向外侧壁和所述外筒罩的竖向内侧壁之间;在所述筒体的底壁中心还开设有底壁通口,在所述底壁通口处还设有竖直向上延伸且顶端封闭的内加热管,在所述内加热管的内部还嵌设有内电加热棒,在所述内加热管的底端还设有底盖,同时在所述筒体的底壁还开设有出料口,在所述出料口处还设有出料盖体。

上述新型建筑用加热装置,其中在所述筒体的外部底端还设有底部电机,所述底部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上设置并伸至所述筒体的内部,同时在所述底部电机的输出轴的顶端还设有多个搅拌杆。

上述新型建筑用加热装置,其中所述外筒罩的底端通过环形板与所述筒体的底端密封连接,同时所述顶盖的左端与所述进料斗之间为铰接。

上述新型建筑用加热装置,其中在所述支架的底端还设有行走轮,在所述行走轮处还设有用于制动所述行走轮的锁止件。

上述新型建筑用加热装置,其中在所述外筒罩的竖向外侧壁还覆盖有隔热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上述结构,本发明能够大大减少不同加热区域内混合料的受热差异,从而大大提升了自身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新型建筑用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支架1,筒体2,外筒罩3,筒盖4,进料斗5,顶盖6,顶部电机7,减速机8,横杆9,左电加热棒10,右电加热棒11,内加热管12,内电加热棒13,底盖14,出料口15,底部电机16,搅拌杆17,环形板18。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建筑用加热装置,包括支架1和设于支架1上的筒体2,在筒体2的外部套设有外筒罩3,且外筒罩3的底端与筒体2的底端密封连接,外筒罩3的顶端的高度高于筒体2的顶端的高度,同时在外筒罩3的顶端还设有筒盖4;在筒盖4上还开设有进料口,在进料口处还设有进料斗5,在进料斗5的顶端还设有顶盖6,在筒盖6上还分别设有顶部电机7和与顶部电机7的输出轴端连接的减速机8,减速机8的输出轴竖直向下穿过筒盖4,并且在减速机8的输出轴的底端还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横杆9,在横杆9的左右两端还分别设有竖直向下延伸的左电加热棒10和右电加热棒11,并且左电加热棒10和右电加热棒11均位于筒体2的竖向外侧壁和外筒罩3的竖向内侧壁之间;在筒体2的底壁中心还开设有底壁通口,在底壁通口处还设有竖直向上延伸且顶端封闭的内加热管12,在内加热管12的内部还嵌设有内电加热棒13,在内加热管12的底端还设有底盖14,同时在筒体2的底壁还开设有出料口15,在出料口15处还设有出料盖体。

在上述结构下,通过位于内层的内电加热棒13和位于外层的左电加热棒10及右电加热棒11,便可以对建筑混合料进行双层次(或双向)加热,从而使得加热更加充分、均匀;同时,通过顶部电机7和减速机8带动左电加热棒10及右电加热棒11不断缓慢转动,这样便进一步使得左电加热棒10及右电加热棒11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动的,而是能够均匀转动于筒体2外层,这样便进一步大大减少了不同加热区域内混合料的受热差异。

优选地,对于上述新型建筑用加热装置,其中在筒体2的外部底端还设有底部电机16,底部电机16的输出轴竖直向上设置并伸至筒体2的内部,同时在底部电机16的输出轴的顶端还设有多个搅拌杆17。这样,在加热过程中,还能够通过搅拌杆17对建筑混合料进行搅拌,从而促进混合料的流动,使得受热更加充分、均匀。

优选地,对于上述新型建筑用加热装置,其中外筒罩3的底端通过环形板18与筒体2的底端密封连接,同时顶盖6的左端与进料斗5之间为铰接。

优选地,对于上述新型建筑用加热装置,其中在支架1的底端还设有行走轮,在行走轮处还设有用于制动行走轮的锁止件。

优选地,对于上述新型建筑用加热装置,其中在外筒罩3的竖向外侧壁还覆盖有隔热层。

综上所述,通过采用上述结构,本发明能够大大减少不同加热区域内混合料的受热差异,从而大大提升了自身使用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顶部电机7、减速机8、左电加热棒10、右电加热棒11、内电加热棒13和底部电机16等均采用现有的设备和/或部件。并且,对于上述设备/或部件的电源来源来说,其也均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供电方式(如通过现有的供电设备、蓄电池或者外部电网进行供电)和/或常规控制方式,以充分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记载的内容,故在此不再赘述。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