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串色的吸色块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75563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织物洗涤用品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防串色的吸色块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日常洗涤衣物时,消费者经常会遇到衣物串色的问题。洗涤过程中的衣物串色过程一般是指在洗涤过程中深颜色的衣服的染料脱落,脱落的染料随之分散到洗涤体系,继而沾染到一起洗涤的其它衣物表面。白色或浅色的衣物因受到染料的沾染,容易出现深颜色的斑点或色块,会严重影响美观。即使对被沾染了染料的衣服进行再次洗涤,也很难彻底把沾染上的染料消除干净,大大缩短的衣物的使用寿命。将易褪色的衣物与其他衣物分开洗涤是最简单的防串色方法,但是消费者无法判断衣物要经历多少次洗涤才不再发生染料脱落的现象。一概而论地将深颜色衣物与浅颜色衣物分开多次洗涤,不仅因洗涤次数的增加而浪费了水和电,更严重的是增加了劳动量,占用了宝贵的时间。目前,业界已经开发了具有防串色功能的吸色片来解决衣物混洗串色的问题。CN103132276A公开了一种用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阳离子改性的粘胶纤维无纺布吸色片;CN103938298B公开了一种阳离子纤维素醚改性的粘胶纤维,并将该纤维固化成无纺布制成防串色无纺布;CN103191583A公开了一种由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浸渍处理的无纺布并剪切得到防串色捕片。上述专利(申请)文件中的技术的核心思路都是将能与酸性染料、直接染料及活性染料发生化学结合的阳离子吸色剂整理到无纺布片上,使用时将无纺布片放入水中与衣物一起洗涤,脱落的染料会与阳离子快速结合从而保证液体中染料浓度保持在较低的水平。然而,由于无纺布本身的透水性不强,通常只能将吸色片制备成厚度小于0.1cm的薄片状,若吸色片的厚度太厚,如厚度大于0.5cm,则会因吸色片的透水性差,其内部材料的吸色效果差,吸色效果难以令人满意。现有的吸色片虽然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衣物串色的问题,但仍存在如下缺陷:1、只能单次使用。每次洗涤衣物时放入一定量的防串色无纺布(吸色片),洗涤完成后需将防串色无纺布从衣物中挑出,下次洗涤衣物时又需重新放入新的防串色无纺布。2、难以确定吸色块的用量。虽然这类产品有推荐使用量,但是实际使用时,防串色无纺布的用量往往会因衣物不同而完全不同。防串色无纺布的用量少了会导致达不到防串色效果;而防串色无纺布的用量多了,衣物洗涤完成后,未吸色的防串色无纺布也会被扔掉,造成浪费。3、有效吸色效率差。洗涤过程中,在水流的冲击下,防串色无纺布有时会卷在一起,甚至会被包裹在衣服里,这会大大减少无纺布与染料的接触面积及接触时间,使防串色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如何制备出一种使用更加方便、防串色效率高的防串色产品仍然是洗涤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针对现有防串色的吸色片只能单次使用且难以确定使用量及有效吸色效率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多次使用、防串色效率高的吸色块,以及该种吸色块的制作方法和使用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串色的吸色块,所述吸色块包括阳离子改性纤维和第二纤维,所述第二纤维是不同于阳离子改性纤维的纤维;所述阳离子改性纤维与第二纤维的质量比为5:1-10;所述吸色块的密度为0.03-0.12g/cm3。优选的,所述阳离子改性纤维与第二纤维的质量比为3-1:1。优选的,所述第二纤维是涤纶纤维、丙纶纤维、锦纶纤维、氨纶纤维、腈纶纤维和聚乙烯纤维中的任一种或至少两种组成的混合物。优选的,所述吸色块的厚度为0.5-5cm。优选的,所述阳离子改性纤维是表面含有季铵盐基团的纤维。更优选的,所述阳离子改性纤维是表面含有季铵盐基团的纤维素纤维。以上所述防串色的吸色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阳离子改性纤维与第二纤维混合均匀,得混合纤维;S2,对混合纤维进行开松处理,使混合纤维均匀开松;S3,将混合纤维梳理成密度为0.025-0.10g/cm3的网,得单层网;S4,将多张单层网铺叠在一起至所需厚度,得多层网;S5,通过牵伸机将多层网拉伸至密度为0.02-0.08g/cm3,得拉伸网;S6,将拉伸网置于120-220℃下烘烤,使拉伸网热收缩定型至密度为0.03-0.12g/cm3,得预吸色块;S7,将预吸色块裁剪成所需尺寸大小的吸色块。以上所述防串色的吸色块的使用方法是:将吸色块固定在洗衣机的固定槽内,然后将衣物放入洗衣机槽内进行洗涤;或将固色块放入网袋内,然后将装有吸色块的网袋连同衣物一起放入洗衣机槽内进行洗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以适量的阳离子改性纤维与第二纤维为原料,然后依次经过混合、开松、梳理、拉伸和热收缩定型处理,将混合纤维制成一定密度及厚度的吸色块,制得的吸色块同时具备低密度、高透水性和高吸色量的优点,单次投放吸色块即可重复多次使用,可长效防止织物在洗涤过程中串色,有效地提升了吸色块的使用效率和使用便利性,克服了现有技术因透水性差仅能制作薄片状的吸色片及吸色片只能单次使用且难以确定用量等问题。对本发明中所用术语“串色”、“吸色”、“防串色”、“密度”、“低密度”、“厚度”、“透水性”、“防串色效果”的解释如下:“串色”是指在洗涤过程中,衣物上的染料脱落并随之分散到水中,继而沾染到同时洗涤的其它衣物表面的过程。“吸色”是指通过添加吸色物件,有效吸附洗涤过程中产生的游离染料,避免染料沾染衣物表面的过程。“防串色”与“吸色”的词义是等同的,相互不作区分。“密度”是指温度为20-28℃,相对湿度为50-70%的条件下,且吸色块在没有挤压的情况下,所测定的吸色块的密度。“低密度”是指吸色块密度低于0.12g/cm3。“厚度”是指吸色块的长宽高三个尺寸中数值最小的尺寸。“透水性”是指洗涤过程中水穿过吸色物件的难易程度。“水透过时间”是指洗涤过程中水穿过吸色物件所需时间。水透过时间越短,则吸色物件的透水性就越强。“防串色效果”是指洗涤过程中,吸色物件对水中游离染料的吸附能力,具体可以通过染料多次吸附效果、染料吸附量及机洗防串色效果进行表征。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充分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以下实施例中,除非另外指明,所有的含量均是重量百分含量,有关所列成分的含量是经过换算的活性物质的含量。实验1制备阳离子改性纤维a(标记为“纤维a”):向配制罐中加入10L水和120g的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并搅拌均匀,配制成季铵盐水溶液。然后向季铵盐水溶液中加入70g氢氧化钠,制得化学改性溶液。接着向化学改性溶液中加入1500g纤维素纤维并在室温下搅拌24小时,得阳离子改性纤维。再接着用pH为5的盐酸溶液洗涤阳离子改性纤维至洗涤液为中性,烘干后得到干净的阳离子改性纤维。实验2制备阳离子改性纤维b(标记为“纤维b”):制备方法与阳离子改性纤维a的制备方法相同,不同之处是用3-溴-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替换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实验3制备阳离子改性纤维c(标记为“纤维c”):制备方法与阳离子改性纤维a的制备方法相同,不同之处是用3-氯-2-羟丙基三甲基硫酸铵替换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实验4制备阳离子改性纤维d(标记为“纤维d”):制备方法与阳离子改性纤维a的制备方法相同,不同之处是用3-氯-2-羟丙基三甲基硫酸氢铵替换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实验5制备阳离子改性纤维e(标记为“纤维e”):制备方法与阳离子改性纤维a的制备方法相同,不同之处是用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替换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季铵盐还可以是其它的3-卤代-2-羟丙基三甲基季铵盐,通式为:其中,X选自Cl、Br或I,选自硫酸根离子、硫酸氢根离子或卤素负离子;制备化学改性溶液时,还可以用其它的无机碱替代氢氧化钠,可以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和碳酸钾中的任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向化学改性溶液中加入的纤维素纤维还可以用其它含羟基的纤维代替。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季铵盐水溶液的浓度可以在10-100g/L的范围内,无机碱与季铵盐的摩尔比还可以是1-3:1,化学改性溶液与含羟基的纤维的质量比可以在1-10:1的范围内。实施例1-22实施例1-22分别提供一种防串色的吸色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一定质量比将阳离子改性纤维与第二纤维混合在一起,并通过自动混棉机将阳离子改性纤维与第二纤维混合均匀,得混合纤维。(2)混合纤维依次经过预开松机和主开松机,使混合纤维均匀开松。(3)通过梳理机将混合纤维梳理成一定密度的网,得单层网。(4)使用铺网机将单层网铺叠在一起至所需厚度,得多层网。(5)使用牵伸机对多层网进行拉伸处理,将多层网拉伸至一定密度,得拉伸网。(6)将拉伸网置于烘箱中烘烤,使拉伸网热收缩定型至一定密度,得预吸色块。(7)使用收卷切边机将预吸色块裁剪成长为10cm,宽为7cm的吸色块。实施例1-22中,阳离子改性纤维与第二纤维的选用和质量比,以及制备过程中的具体参数如下表1所示。表1实施例1-22制备吸色块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在其它实施方案中,步骤3中的单层网的密度还可以在0.025-0.10g/cm3的范围内;步骤5中的拉伸网的密度还可以在0.02-0.08g/cm3的范围内;步骤6中烘箱的温度还可以设置在120-220℃的范围内,预吸色块的密度还可以在0.03-0.12g/cm3的范围内。在其它实施方案中,第二纤维还可以是涤纶纤维、丙纶纤维、锦纶纤维、氨纶纤维、腈纶纤维和聚乙烯纤维中至少两种组成的混合物。对比例1-4对比例1-4提供另一中吸色块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1)按照一定质量比将阳离子改性纤维a与第二纤维混合在一起,并通过自动混棉机将阳离子改性纤维与第二纤维混合均匀,得混合纤维。(2)混合纤维依次经过预开松机和主开松机,使混合纤维均匀开松。(3)通过梳理机将混合纤维梳理成密度为0.07g/cm3的网,得单层网。(4)使用铺网机将单层网铺叠在一起至所需厚度,得多层网。(5)采用针刺法对多层网进行固网处理。(6)将多层网置于150℃的烘箱中烘烤,使多层网热收缩定型至密度为0.08g/cm3,得预吸色块。(7)使用收卷切边机将预吸色块裁剪成长为10cm,宽为7cm的吸色块。(针刺法进行固网是一种常用的无纺布加固方法,是用截面为三角形(或其他形状)且棱边带有钩刺的针,对蓬松的纤网进行反复针刺。当成千上万枚刺针刺入纤网时,刺针上的钩就带着纤网表面的一些纤维随刺针穿过纤网,同时由于摩擦力的作用,使纤网受到压缩。刺针刺入一定深度后回升,此时因钩刺是顺向,纤维脱离钩刺以近乎垂直的状态留在纤网内,犹如许多的纤维束“销钉”钉入了纤网,使已经压缩的纤网不会再恢复原状,从而制成具有一定厚度和强力的针刺法非织造布。)对比例1-4中,第二纤维的选用,阳离子改性纤维与第二纤维的质量比,以及预吸色块的厚度如下表2所示。表2对比例1-4中制备吸色块过程中的各项参数测试1:吸色块的透水性能测试将吸色块裁剪成直径为5厘米的圆片形,将圆片形吸色块放置在直径为5cm的高沿布氏漏斗内,取250mL水快速倾入漏斗中,同时按下秒表记录从水倒入至水完全从漏斗中流下的时间。水透过的时间越短说明水穿过吸色块越快,吸色块的透水性也就越好,透水性等级评价如下表3所示。实施例1-22及对比例1-4中的吸色块的透水性如下表4所示。表3吸色块的透水性等级评价水透过时间等级透水性小于5s1优秀5s至10s2良好10s至30s3一般大于30s4差表4实施例1-22和对比例1-4中吸色块的透水性如表4可见,实施例1-8、10-21中的吸色块的透水性明显好于实施例9、22和对比例1-4中的吸色块的透水性。在洗涤过程中,水可以轻易地穿透吸色块,有助于吸色块与染料分子充分地结合,提高吸色效率。测试2:吸色块多次吸附效果测试在容器中定量添加水,染料和吸色物件,搅拌一定时间后观察水的颜色。若水溶液为无色,则继续添加染料,搅拌,再次观察,直至水溶液呈现染料的颜色,则终止实验。在测试过程中,吸色物件不作更替。使用的染料为活性艳蓝KN-R。结果判定如表5所示。表5染料多次吸附效果的等级评价染料添加次数等级染料多次吸附效果大于101良好6至92中等小于53差具体测试方法如下:步骤s1:往1.2升250ppm的硬水中加入0.2毫升1%的活性艳蓝KN-R的水溶液,吸色块,搅拌10分钟。观察颜色变化。当溶液在此时间段中变成无色,则进行步骤s2。步骤s2:继续添加0.2毫升1%的活性艳蓝KN-R的水溶液,搅拌10分钟,观察颜色变化。当溶液在此时间段中变成无色,则进行重复执行步骤s2。步骤s3:记录溶液为蓝色时,添加活性艳蓝KN-R的水溶液的次数。实施例1-22及对比例1-4中吸色块的染料多次吸附效果如下表6所示。表6实施1-22和对比例1-4中吸色块的染料多次吸附效果染料添加次数等级染料多次吸附效果实施例1121良好实施例2111良好实施例362中等实施例482中等实施例572中等实施例692中等实施例762中等实施例872中等实施例943差实施例10111良好实施例11121良好实施例12141良好实施例13101良好实施例1462中等实施例1592中等实施例16131良好实施例17221良好实施例18101良好实施例1962中等实施例2092中等实施例2192中等实施例2233差对比例143差对比例233差对比例352中等对比例462中等如表6可见,实施例1-8、10-21中的吸色块的染料多次吸附效果明显好于实施例9、22和对比例1-4中的吸色块的染料多次吸附效果。实施例1-8、10-21中的吸色块具有良好的多次吸附能力,赋予产品多次使用的可能。测试3:吸色块吸附量的测试在容器中定量添加含染料的水溶液,并定量加入吸色块,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吸色块添加前后水溶液中染料含量的变化比例。结果判定如表7所示。表7染料吸附量等级评价染料含量前后变化比例(%)等级吸附效果评价75至1001优秀50至752良好25至503一般0至254差具体测试方法如下:在室温条件下,往10升150ppm的硬水并加入4毫升1%的活性艳蓝KN-R的水溶液。搅拌10分钟后加入吸色物件并继续搅拌15分钟。取液体30毫升用紫外分析仪测量样品溶液592nm处紫外吸光度值,并计算出活性艳蓝KN-R的浓度。实施例1-8、10-21中的吸色块的染料吸附量如表8所示。表8实施1-22和对比例1-4中吸色块的染料吸附量如表8可见,实施例1-8、10-21中吸色块的染料吸附量好于实施例9、22和对比例1-4中吸色块的染料吸附量。实施例1-8、10-21中吸色块具有良好的染料吸附能力,赋予产品防串色效果。测试4:实际机洗防串色效果洗衣机洗涤体系中加入6块10厘米×10厘米白色棉布(符合GB/T7568.2-2008),待洗衣机充满水后加入4毫升的1%活性艳蓝KN-R溶液,将吸色块放入洗衣机的过滤槽中,按照洗衣机自动洗涤程序完成洗涤过程后,用白度仪测量洗后白色棉布白度平均值,白度值越高则防串色效果越好。每次洗涤后吸色块不取出,更换白色棉布,重复进行洗涤。测试结果如下表9所示。表9实施例11-12和对比例1-2中吸色块的实际机洗防串色效果如表9可见,实施例11-12中的吸色块在多次洗涤后仍然具有较好的防串色效果,明显好于对比例1-2中吸色块的防串色效果。在相同的洗涤条件下,实施例11-12中的吸色块具有良好的防串色效果。以上所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发明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发明的保护。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