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泥沙聚集功能的排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06364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泥沙聚集功能的排泥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油田地面系统原油脱水沉降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带泥沙聚集功能的排泥系统。



背景技术:

原油开采过程及输送过程会有泥沙等杂质进入,当原油进入沉降罐脱水时,大量泥沙、絮体等沉积物会沉积到沉降罐底部,形成油泥,油泥必须定期排出沉降罐才能保证沉降罐正常运行。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沉降罐用水力旋转排泥装置》(申请号:201120530679.7,公开日:2012.08.15,公告号:cn202376815u),公开了一种沉降罐用水力旋转排泥装置,利用水力喷射自动旋转,但仅仅依靠静压力将泥压如排泥管,排泥效率低。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罐底排泥机》(申请号:200720012410.3,公开日:2008.03.26,公告号:cn201040652),公开了一种罐底排泥机,它包括罐体、电机、刮头及支架;该罐底排泥机是使用电机带动罐内支架上的刮头转动刮泥然后排泥的装置,容易使罐内腐蚀结垢严重,动设备容易损坏。

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原油储罐在线排泥装置》(申请号:201510699997.9,公开日:2016.01.13,公开号:cn105233534a),公开了一种原油储罐在线排泥装置,该装置设置在原油储罐的下部,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锥形板、集泥腔体和排泥管,该装置是将锥形板固定在罐壁上,来对沉积物进行导流,然后使用渣浆泵将泥吸走,无法达到彻底排泥。

综上所述,目前尚未见到带泥沙聚集功能的、能将泥沙有效聚集并排出的排泥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泥沙聚集功能的排泥系统,能将泥沙有效聚集排出。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泥沙聚集功能的排泥系统,包括沉降罐,沉降罐内底板上固定设置有多个导流墩,多个导流墩在沉降罐内底板上依次连接围成多个导流环,相邻两个导流环之间形成沉积物聚集区,每个沉积物聚集区内均设有一个排泥分管,所有排泥分管共同连接有排泥总管;沉降罐内底板中心位置设置有中心筒,中心筒上方设置有喷水管,喷水管与中心筒相连通,中心筒侧面连接设置有供水管g1。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其中,沉降罐外部设置有负压排泥泵和离心泵,负压排泥泵与排泥总管相连通,离心泵的一端与供水管g1相连通,离心泵的另一端连接设置有供水管g2,供水管g2与沉降罐相连通。

其中,导流环以沉降罐内底板中心为圆心。

其中,排泥分管上设置有多个进泥孔。

其中,中心筒和喷水管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通。

其中,喷水管以中心筒的中轴为中心,喷水管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喷水嘴,喷水管两侧喷水嘴数量相等且喷水方向相反。

其中,导流墩设置为锥体,其底面设置有防滑层,侧面设置有光滑凃层。

其中,导流墩由混凝土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排泥装置相比,本发明使用导流墩,将泥沙聚集排出,在泥沙沉降过程中导流墩将泥沙聚集到一个相对较小的区域,解决了罐底面积大、排泥吸入口面积有限排泥面积有限的问题,采用了负压排泥和水力喷射带动喷水管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了排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带泥沙聚集功能的排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带泥沙聚集功能的排泥系统中的喷水管以及给喷水管供水的泵、管道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带泥沙聚集功能的排泥系统中的导流墩图。

图中,1.沉降罐,2.导流墩,2-1.防滑层,2-2.光滑涂层,3.导流环,4.沉积物聚集区,5.排泥分管,6.排泥总管,7.负压排泥泵,8.中心筒,9.喷水管,10.供水管g1,11.离心泵,12,供水管g2,13.密封轴承,14.喷水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泥沙聚集功能的排泥系统,如图1、图2所示,包括沉降罐1,沉降罐1内底板上固定设置有多个导流墩2,多个导流墩2在沉降罐1内底板上依次连接围成多个导流环3,导流环3以沉降罐1内底板中心为圆心,相邻两个导流环3之间形成沉积物聚集区4,每个沉积物聚集区4内均设有一个排泥分管5,排泥分管5上设置有多个进泥孔,所有排泥分管5共同连接有排泥总管6;沉降罐1内底板中心位置设置有中心筒8,中心筒8上方设置有喷水管9,喷水管9与中心筒8相连通,中心筒8和喷水管9通过密封轴承13相连通,中心筒8侧面连接设置有供水管g110,沉降罐1外部设置有负压排泥泵7和离心泵11,负压排泥泵7与排泥总管6相连通,离心泵11的一端与供水管g110相连通,离心泵11的另一端连接设置有供水管g212,供水管g212与沉降罐1相连通。

如图3所示,喷水管9以中心筒8的中轴为中心,喷水管9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喷水嘴14,喷水管9两侧喷水嘴14数量相等且喷水方向相反。

如图4所示,导流墩2设置为锥体,其底面设置有防滑层2-1,侧面设置有光滑凃层2-2,导流墩2由混凝土制成。

本发明的原理为,工作时,首先开启离心泵11,离心泵11从沉降罐1内将沉降罐内原有的经分层的水抽出通过供水管g110和供水管g212输送给中心筒8,喷水管9与中心筒8通过密封轴承13转动连通,且喷水管9以中心筒8的中轴为中心,中心筒8的两侧喷水嘴14的方向相反,这样喷水管9将会自动转动喷水,喷水嘴14将水喷到沉降罐1底板上,流水带动沉降罐1底沉积物,由于导流墩2的作用,沉积物会聚集在相邻导流环3之间形成的沉积物聚集区4内,并通过排泥分管5上的排泥孔进入到排泥分管5中,此时开启负排泥泵7,通过排泥总管6抽取各个排泥分管5中的沉积物并排出。

本发明采用设置在沉降罐内底板上的多个导流墩2,在沉降罐1内底板上围成多个导流环3,将沉降罐1内底板划分成多个沉积物聚集区4,每个沉积物聚集区4均设置有排泥分管5,充分解决了沉降罐底面积大,排泥吸入口面积有限导致排泥面积有限的问题,采用与排泥总管6相连接的负压排泥泵7和喷水管9相结合的方式,将负压排泥和水力喷射带动喷水管相结合,可实现有效排泥。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泥沙聚集功能的排泥系统,包括沉降罐,沉降罐内底板上固定设置有多个导流墩,多个导流墩在沉降罐内底板上依次连接围成多个导流环,相邻两个导流环之间形成沉积物聚集区,每个沉积物聚集区内均设有一个排泥分管,所有排泥分管共同连接有排泥总管;沉降罐内底板中心位置设置有中心筒,中心筒上方设置有与中心筒相连通的喷水管,中心筒侧面连接设置有供水管G1,沉降罐外部设置有负压排泥泵和离心泵,负压排泥泵与排泥总管相连通,离心泵的一端与供水管G1相连通,离心泵的另一端连接设置有供水管G2,供水管G2与沉降罐相连通。本发明能将泥沙有效聚集排出,结构简单,易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赵习森;高嘉喜;李杰;倪军;赵晨云;高超利;崔铭伟;刘栋;高文玲;刘立虎;张少勇;裴占鹏;齐毅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4.24
技术公布日:2017.07.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