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真空净油机的回水冷凝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56752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真空净油机的回水冷凝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冷凝水回收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真空净油机的回水冷凝系统。



背景技术:

工业润滑油使用后会带有杂质,不宜再次使用,会对机器造成损伤,对使用后的润滑油进行提纯操作,使其纯度达到可以在机器中使用的标准,则可以循环利用润滑油,节约成本,避免污染和资源浪费。真空净油机又称真空高效滤油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移动方便、工作噪音低、连续工作时间长、性能稳定、操作方便等特点。真空净油机是电厂、电站、变电所、电器制造厂、炼油厂、石油化工等工矿企业过滤变压器油、透平油、液压油等油液中的水分、气体和杂质微粒的理想设备。随着真空净油机的发展,对水的需求量逐渐加大,回收处理再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回水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冷凝水是由蒸汽凝结而成,冷凝水回用是锅炉实现节能、节水和减少运行费用的最有效方法,凝结水虽然被污染,但比工业水的水质要好得多,容易处理、费用低,可以大幅度降低真空净油机的运行费用。回水冷凝系统作为真空净油机的冷凝环节,具有将水蒸气冷凝成水的作用,但是现有回水冷凝系统的冷凝器工作效率较低,冷凝效果不佳,布水器的布水效果不理想,降低了冷凝水的净化效果,从而影响了真空净油机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用于真空净油机的回水冷凝系统,具有降温快,结构简单,冷却效果佳、布水均匀的特点。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真空净油机的回水冷凝系统,包括冷凝装置、布水装置、原水箱、超微过滤器、纤维吸附罐。

冷凝装置,包括第一冷凝装置、第二冷凝装置、净化装置、安装架、活性炭吸附剂;第一冷凝装置包括冷凝管、汇流管,汇流管包括液化管、进气管、第一出液管,液化管为中空结构,液化管顶部设有一个进气口,底部设有一个出液口,;进气管通过进气口与液化管相连,第一出液管通过出液口与液化管相连;冷凝管包括盘形冷凝管、第一冷凝管、第二冷凝管,第一冷凝管上端密封,第一冷凝管上部设有第一出液口,第二冷凝管下端密封,第二冷凝管下部设有第一进液口;第一冷凝管下端与盘形冷凝管入口相连,第二冷凝管上端与盘形冷凝管出口相连;冷凝管固定在汇流管中,第一冷凝管上端端面与进气管顶部平齐,第二冷凝管下端端面与出液管底部平齐;第二冷凝装置包括壳体、散热风机、安装架组,壳体包括两个圆形盖板、封板,圆形盖板的圆心处设有主安装孔,主安装孔外沿着径向方向依次设有第一辅助安装区、第二辅助安装区,第一辅助安装区设有第一安装孔组,第二辅助安装区设有二安装孔组,第一安装孔组包括12个直径相同、周向均布的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组包括6个直径相同、周向均布的第二安装孔;安装架组包括4个安装架,安装架为圆柱体;封板为无盖无底的圆柱体,封板下部设有第二进液口,封板上部设有第二出液口;两个圆形盖板上下对称,封板固定在两个圆形盖板之间,封板中心轴线与圆形盖板圆心重合,封板位于第二安装孔组外;安装架组固定在两个圆形盖板之间,4个安装架周向均匀分布,位于封板外,每个安装架上固定一个散热风机;净化装置包括过滤瓶、活性炭吸附剂、第二出液管、圆形网孔板、储液箱;过滤瓶为上大下小的圆台,过滤瓶无盖无底;圆形网孔板上设有若干小圆孔;过滤瓶内放有活性炭吸附剂,圆形网孔板固定在过滤瓶底部,第二出液管一端与过滤瓶底部相连,第二出液管另一端与储液箱相连;壳体内设有19个第一冷凝装置,1个第一冷凝装置通过主安装孔固定在壳体内,第一冷凝装置中心轴线与主安装孔中心轴线对齐,12个第一冷凝装置通过第一安装孔组固定在壳体内,6个第一冷凝装置通过第二安装孔组固定在壳体内;净化装置与壳体底部相连;

布水装置,包括壳体、缓冲轮、第一布水板、第二布水板;第一布水板包括环板,散水板,散水柱,散水板呈圆形,散水板上设有若干散水槽,靠近散水板圆心的散水槽尺寸最大,远离圆心的散水槽尺寸依次减小;环板呈圆环形,环板底部设有6个安装槽;散水柱为圆柱体;环板置于散水板下方,环板与散水板同心放置;散水柱倾斜固定,一端固定在散水板上,另一端固定在环板上;第二布水板呈圆形,第二布水板圆心处设有主散水孔,主散水孔外依次外设有第一布水区、第二布水区、第三布水区、第四布水区;第一布水区设有第一布水环组,第一布水环组包括2个环形阵列的第一布水环,相邻两个第一布水环之间设有一个布水孔;第二布水区设有第二布水环组,第二布水环组包括6个环形阵列的第二布水环,相邻两个第二布水环之间设有一个布水孔;第三布水区设有第三布水环,第三布水环组包括10个环形阵列的第三布水环,相邻两个第三布水环之间设有一个布水孔;第四布水区设有第四布水环组,第四布水环组包括14个环形阵列的第四布水环,相邻两个第四布水环之间设有一个布水孔;安装架呈阶梯形,包括第一台阶,第二台阶,第一台阶呈扇环形,第二台阶为扇环形,第二台阶所对圆心角大于第二台阶所对圆心角,第二台阶所在圆半径大于第一台阶所在圆半径,第一台阶固定在第二台阶上表面;缓冲轮包括圆形安装板、叶片、支架,叶片呈圆弧形,圆形安装板圆心处设有中心孔,支架一端与叶片相连,另一端与圆形安装板相连;壳体为无底板的圆柱体,壳体为中空结构,壳体左上部设有进水口,壳体顶部设有固定架,固定架截面呈“t”字形,固定架顶部设有安装孔,布水装置通过安装孔固定在过滤器上;壳体内壁设有安装轴,安装轴下依次设有第一安装区,第二安装区,第三安装区;第一安装架组包括6个环形阵列的安装架,第一安装架组位于第一安装区;第二安装架组包括6个环形阵列的安装架,第二安装架组位于第二安装区;第三安装架组包括4个环形阵列的安装架,第三安装架组位于第三安装区;缓冲轮通过中心孔固定在壳体内的安装轴上;两个第一布水板分别固定在第一安装架组、第二安装架组上;第二布水板固定在第三安装架上;

原水箱上部设有第一进水口,下部设有第一出水口,底部设有排污口,原水箱内部设有物理过滤层;超微过滤器包括滤芯、筒体、第二进水口、第二出水口、底座,滤芯固定在筒体内部,第二进水口、第二出水口均位于筒体底部,底座固定在筒体底部;纤维吸附罐包括支撑架、吸附罐罐体、第三进水口、第三出水口,支撑架,支撑架固定在吸附罐罐体底部,第三进水口与第三出水口分别位于吸附罐罐体下部的两侧;蓄水罐罐体的顶部设有第四出水口,第四进水口位于蓄水罐罐体的下部;除氧器包括除氧头,除氧水箱,除氧水箱上设有人镜,除氧水箱底部设有第五出水口,除氧器底座固定在除氧水箱底部,除氧器底座位于第五出水口两侧,除氧头上设有第五进水口;

废水箱通过第一管道与原水箱相连,布水装置通过螺栓固定在原水箱内部,原水箱通过第二管道与布水装置相连,原水箱与超微过滤器通过第三管道相连,超微过滤器通过第四管道与纤维吸附罐相连,纤维吸附罐与蓄水罐通过第五管道相连,蓄水罐通过第六管道与除氧器相连,除氧器通过第七管道与蓄水池相连,第一管道、第三管道、第四管道、第五管道、第六管道、第七管道上分别设有一个电磁阀,第六管道上设有净水泵。

所述第一进液口直径为d1,第一出液口直径为d2,d1>d2。

所述第二进液口直径为d3,第二出液口直径为d4,d3>d4。

所述布水装置各部件表面均涂有防腐层。

所述第一布水环、第二布水环、第三布水环、第四布水环的尺寸依次减小。

所述散水柱与散水板中心轴线所成夹角为58°。

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四管道、第五管道、第六管道进出口连接处均采用软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冷凝装置中第一冷凝装置和第二冷凝装置的双重冷却保证了冷凝效果,解决了冷凝器冷凝效果不佳的缺点;通过将液化管与冷凝管的集成在第一冷凝装置中,使结构更简单紧凑,多个第一冷凝装置的同时使用,有效提高了冷却效率;通过盘形冷凝管进一步增加了冷凝剂与水蒸气的接触时间,增大了冷凝剂与水蒸气的接触面积;通过散热风机,能快速带走热量,为冷凝装置降温。通过布水装置实现均匀布水,水流流经缓冲轮圆弧形叶片时,水流冲力带动缓冲轮旋转,从而减慢水流速度,减弱水流冲力,为均匀布水做好准备;壳体内设置三层布水结构,进一步增大了散水面积;通过两个第一布水板实现了水流的均匀分布;通过原水箱、超微过滤器、纤维吸附罐的将水中的油、金属离子除去;最后经净水泵进入除氧器去除氧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冷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冷凝装置的a-a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圆形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布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布水装置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一布水板的主视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一布水板的俯视图。

图9为本发明第二布水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缓冲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冷凝装置,2-布水装置,3-原水箱,4-超微过滤器,5-纤维吸附罐,6-蓄水罐,7-除氧器、8-第一管道,9-第二管道,10-第三管道,11-第四管道,12-第五管道,13-第六管道,14-电磁阀,15-净水泵,16-蓄水池,17-第七管道,101-第一冷凝装置,102-第二冷凝装置,103-净化装置,104-冷凝管,105-汇流管,106-液化管,107-进气管,108-第一出液管,109-进气口,110-出液口,111-盘形冷凝管,112-第一冷凝管,113-第二冷凝管,114-第一出液口,115-第一进液口,116-壳体,117-散热风机,118-过滤瓶,119-活性炭吸附剂,120-圆形网孔板,121-安装架组,122-安装架,123-圆形盖板,124-封板,125-主安装孔,126-第一安装孔组,127-第一安装孔,128-第二安装孔组,129-第二安装孔,130-第二进液口,131-第二出液口,132-第二出液管,133-废液箱,134-第一安装区,135-第二安装区。201-壳体,202-缓冲轮,203-第一布水板,204-第二布水板,205-环板,206-散水板,207-散水柱,208-散水槽,209-安装槽,210-主散水孔,211-第一布水区,212-第二布水区,213-第三布水区,214-第四布水区,215-第一布水环组,216-第二布水环组,217-第三布水环组,218-第四布水环组,219-第一布水环,220-第二布水环,221-第三布水环,222-第四布水环,223-布水孔,224-安装架,225-第一台阶,226-第二台阶,227-圆形安装板,228-叶片,229-支架,230-进水口,231-固定架,232-螺栓,233-安装轴,234-第一安装区,235-第二安装区,236-第三安装区,237-第一安装架组,238-第二安装架组,239-第三安装架组,240-中心孔,301-第一进水口,302-第一出水口,303-排污口,401-滤芯,402-筒体,403-第二进水口,404-第二出水口,405-超微过滤器底座底座,501-支撑架,502-吸附罐罐体,503-第三进水口,504-第三出水口,601-第四进水口,602-第四出水口,701-除氧头,702-除氧水箱,703-人镜,704-除氧器底座,705-第五进水口,706-第五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用于真空净油机的回水冷凝系统,包括冷凝装置、布水装置、原水箱、超微过滤器、纤维吸附罐;

冷凝装置,包括第一冷凝装置、第二冷凝装置、净化装置、安装架、活性炭吸附剂;第一冷凝装置包括冷凝管、汇流管,汇流管包括液化管、进气管、第一出液管,液化管为中空结构,液化管顶部设有一个进气口,底部设有一个出液口,;进气管通过进气口与液化管相连,第一出液管通过出液口与液化管相连;冷凝管包括盘形冷凝管、第一冷凝管、第二冷凝管,第一冷凝管上端密封,第一冷凝管上部设有第一出液口,第二冷凝管下端密封,第二冷凝管下部设有第一进液口;第一冷凝管下端与盘形冷凝管入口相连,第二冷凝管上端与盘形冷凝管出口相连;冷凝管固定在汇流管中,第一冷凝管上端端面与进气管顶部平齐,第二冷凝管下端端面与出液管底部平齐;第二冷凝装置包括壳体、散热风机、安装架组,壳体包括两个圆形盖板、封板,圆形盖板的圆心处设有主安装孔,主安装孔外沿着径向方向依次设有第一辅助安装区、第二辅助安装区,第一辅助安装区设有第一安装孔组,第二辅助安装区设有二安装孔组,第一安装孔组包括12个直径相同、周向均布的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组包括6个直径相同、周向均布的第二安装孔;安装架组包括4个安装架,安装架为圆柱体;封板为无盖无底的圆柱体,封板下部设有第二进液口,封板上部设有第二出液口;两个圆形盖板上下对称,封板固定在两个圆形盖板之间,封板中心轴线与圆形盖板圆心重合,封板位于第二安装孔组外;安装架组固定在两个圆形盖板之间,4个安装架周向均匀分布,位于封板外,每个安装架上固定一个散热风机;净化装置包括过滤瓶、活性炭吸附剂、第二出液管、圆形网孔板、储液箱;过滤瓶为上大下小的圆台,过滤瓶无盖无底;圆形网孔板上设有若干小圆孔;过滤瓶内放有活性炭吸附剂,圆形网孔板固定在过滤瓶底部,第二出液管一端与过滤瓶底部相连,第二出液管另一端与储液箱相连;壳体内设有19个第一冷凝装置,1个第一冷凝装置通过主安装孔固定在壳体内,第一冷凝装置中心轴线与主安装孔中心轴线对齐,12个第一冷凝装置通过第一安装孔组固定在壳体内,6个第一冷凝装置通过第二安装孔组固定在壳体内;净化装置与壳体底部相连;

布水装置,包括壳体、缓冲轮、第一布水板、第二布水板;第一布水板包括环板,散水板,散水柱,散水板呈圆形,散水板上设有若干散水槽,靠近散水板圆心的散水槽尺寸最大,远离圆心的散水槽尺寸依次减小;环板呈圆环形,环板底部设有6个安装槽;散水柱为圆柱体;环板置于散水板下方,环板与散水板同心放置;散水柱倾斜固定,一端固定在散水板上,另一端固定在环板上;第二布水板呈圆形,第二布水板圆心处设有主散水孔,主散水孔外依次外设有第一布水区、第二布水区、第三布水区、第四布水区;第一布水区设有第一布水环组,第一布水环组包括2个环形阵列的第一布水环,相邻两个第一布水环之间设有一个布水孔;第二布水区设有第二布水环组,第二布水环组包括6个环形阵列的第二布水环,相邻两个第二布水环之间设有一个布水孔;第三布水区设有第三布水环,第三布水环组包括10个环形阵列的第三布水环,相邻两个第三布水环之间设有一个布水孔;第四布水区设有第四布水环组,第四布水环组包括14个环形阵列的第四布水环,相邻两个第四布水环之间设有一个布水孔;安装架呈阶梯形,包括第一台阶,第二台阶,第一台阶呈扇环形,第二台阶为扇环形,第二台阶所对圆心角大于第二台阶所对圆心角,第二台阶所在圆半径大于第一台阶所在圆半径,第一台阶固定在第二台阶上表面;缓冲轮包括圆形安装板、叶片、支架,叶片呈圆弧形,圆形安装板圆心处设有中心孔,支架一端与叶片相连,另一端与圆形安装板相连;壳体为无底板的圆柱体,壳体为中空结构,壳体左上部设有进水口,壳体顶部设有固定架,固定架截面呈“t”字形,固定架顶部设有安装孔,布水装置通过安装孔固定在过滤器上;壳体内壁设有安装轴,安装轴下依次设有第一安装区,第二安装区,第三安装区;第一安装架组包括6个环形阵列的安装架,第一安装架组位于第一安装区;第二安装架组包括6个环形阵列的安装架,第二安装架组位于第二安装区;第三安装架组包括4个环形阵列的安装架,第三安装架组位于第三安装区;缓冲轮通过中心孔固定在壳体内的安装轴上;两个第一布水板分别固定在第一安装架组、第二安装架组上;第二布水板固定在第三安装架上;

原水箱上部设有第一进水口,下部设有第一出水口,底部设有排污口,原水箱内部设有物理过滤层;超微过滤器包括滤芯、筒体、第二进水口、第二出水口、底座,滤芯固定在筒体内部,第二进水口、第二出水口均位于筒体底部,底座固定在筒体底部;纤维吸附罐包括支撑架、吸附罐罐体、第三进水口、第三出水口,支撑架,支撑架固定在吸附罐罐体底部,第三进水口与第三出水口分别位于吸附罐罐体下部的两侧;蓄水罐罐体的顶部设有第四出水口,第四进水口位于蓄水罐罐体的下部;除氧器包括除氧头,除氧水箱,除氧水箱上设有人镜,除氧水箱底部设有第五出水口,除氧器底座固定在除氧水箱底部,除氧器底座位于第五出水口两侧,除氧头上设有第五进水口;

废水箱通过第一管道与原水箱相连,布水装置通过螺栓固定在原水箱内部,原水箱通过第二管道与布水装置相连,原水箱与超微过滤器通过第三管道相连,超微过滤器通过第四管道与纤维吸附罐相连,纤维吸附罐与蓄水罐通过第五管道相连,蓄水罐通过第六管道与除氧器相连,除氧器通过第七管道与蓄水池相连,第一管道、第三管道、第四管道、第五管道、第六管道、第七管道上分别设有一个电磁阀,第六管道上设有净水泵。

所述第一进液口直径为d1,第一出液口直径为d2,d1>d2。

所述第二进液口直径为d3,第二出液口直径为d4,d3>d4。

所述布水装置各部件表面均涂有防腐层。

所述第一布水环、第二布水环、第三布水环、第四布水环的尺寸依次减小。

所述散水柱与散水板中心轴线所成夹角为58°。

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四管道、第五管道、第六管道进出口连接处均采用软连接。

使用时,冷却水从第一进液管进入到盘形冷凝管中,冷却水从第二进液管进入到壳体空腔中,水蒸气从进气管进入到液化管,水蒸气碰到第一冷凝装置、第二冷凝装置后,冷凝成小水珠,随着越来越多的水蒸气冷凝成水珠,小水珠汇成水流从出液管流向净化装置,通过净化装置的活性炭颗粒净化后流向废液箱。冷凝水从进水口进入,流经缓冲轮,从而带动缓冲轮转动,降低水流流速,起到缓冲作用,缓冲轮通过旋转将水撒到第一布水板上,通过第一布水板、第二布水板实现水的均布。冷凝水经过原水箱的物理过滤层将大部分游离态及机械分散态油除去;冷凝水再进入超微过滤器除去一次性截留φ≥0.1μm的全部微粒;截留95%的胶体微粒,以化合形式截留部分高价金属离子,去除乳化态的油、溶解态的油以及金属离子;然后冷凝水经过纤维吸附罐去除去除剩余的油和无机离子,使水中油含量降至1mg/l以下,总铁含量降至50μg/l。最后净化过的冷凝水经净水泵进入除氧器去除氧气。

本发明通过冷凝装置中第一冷凝装置和第二冷凝装置的双重冷却保证了冷凝效果,解决了冷凝器冷凝效果不佳的缺点;通过将液化管与冷凝管的集成在第一冷凝装置中,使结构更简单紧凑,多个第一冷凝装置的同时使用,有效提高了冷却效率;通过盘形冷凝管进一步增加了冷凝剂与水蒸气的接触时间,增大了冷凝剂与水蒸气的接触面积;通过散热风机,能快速带走热量,为冷凝装置降温。通过布水装置实现均匀布水,水流流经缓冲轮圆弧形叶片时,水流冲力带动缓冲轮旋转,从而减慢水流速度,减弱水流冲力,为均匀布水做好准备;壳体内设置三层布水结构,进一步增大了散水面积;通过两个第一布水板实现了水流的均匀分布;通过原水箱、超微过滤器、纤维吸附罐的将水中的油、金属离子除去;最后经净水泵进入除氧器去除氧气。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