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混凝土骨料领域,特别是石屑再加工制备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建筑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大面积的旧城改造和新建筑的开发,带来了建筑材料资源不足的难题。长期以来,我国建筑细骨料以河砂为主,我国大部分地区河砂短缺,不仅在用砂高峰时砂的价格偏高,甚至没有天然砂提供,在用砂缺口巨大的情况下,影响了城镇化建设的进程,甚至有些沿海地区使用海砂严重的影响了建筑的质量安全。
目前国内外用其他细骨料取代河砂做了大量的研究,主要为机制砂,再生细骨料,以及石屑。石屑是生产碎石过程中筛出的副产品,每生产100吨碎石,大约产生20~30吨石屑。它作为采石场的废弃物,既占用场地又污染环境,将石屑用于混凝土中取代河砂,既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也可减少对河砂的需求量,减少过度采砂对河道的危害,具有很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而一般的石屑级配较差,含有一部分大于4.75mm的碎石,而且石屑中含有大量石粉,造成石屑混凝土工作性能差,因此石屑混凝土的推广应用困难。
而通过对石屑进行加工,将大于4.75mm以上的碎石制成小于4.75mm以下的细骨料与原来小于4.75mm以下的石屑混合。这样一方面能够改善石屑的级配,另一方面将小石制备成石屑,使石屑中的骨料增加,粉体相对原来4.75mm以下的石屑减少,压碎指标变小。使石屑的性能变好,有利于石屑的推广使用。
但在调研中发现,只有少数石场对石屑进行加工,大量的石场并不能提供加工后的石屑;而且现有的生产设备均为大型化产品,存在占地面积大,设备成本高的问题。
这一方面导致石屑多只能作为道路垫层等使用,附加值很低;另一方面,施工单位往往又难以买到合适的石屑作为混凝土细骨料使用。非常需要一种占地面积小、造价低,能在施工单位或小型石场中使用的石屑再加工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石屑再加工的生产工艺及设备,满足在施工单位或小型石场中使用的需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石屑再加工的生产设备,包括:带有料仓的给料机、圆振动筛、制砂机、除尘设备,
所述的给料机的出料口通过第一传送带将待加工的石屑输送至圆振动筛进行筛分得到粒径小于5mm的石屑经第三传送带输送至堆场;大于5mm的石屑通过第二传送带送至制砂机进行制砂;制砂后的石屑再通过第一传送带输送至圆振动筛进行筛分,循环制砂得到全部小于5mm的石屑;所述除尘设备分别在给料机、圆振动筛、制砂机的扬尘点附近安装半封闭的防尘罩,用微细水雾向防尘罩内喷雾除尘。
进一步地,所述给料机为电磁振动给料机。
进一步地,所述给料机的给料速度与第一传送带的速度相协调。
进一步地,所述圆振动筛采用双层圆孔筛网,上层筛网的孔径10~20mm,下层筛网的孔径为5mm,两个筛网的筛余物均进入第二传送带。
进一步地,所述制砂机采用高效制砂机或冲击式破碎机;所述制砂机安装在第一传送带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的微细水雾由超声波雾化器生成,并由管道输送到防尘罩内。
一种采用所述生产设备的石屑再加工的生产工艺,包括步骤:
进料:将待加工的石屑加入料仓,待加工石屑通过料仓下部的给料机进入第一传送带,第一传送带将待加工的石屑送至圆振动筛进行筛分;
循环制砂:粒径小于5mm的石屑经第三传送带输送至堆场,大于5mm的石屑通过第二传送带送至制砂机进行制砂,制砂后的石屑再通过第一传送带送至圆振动筛进行筛分,循环后最终得到全部粒径小于5mm的石屑;
收尘:除尘设备采用微细水雾对给料机、圆振动筛、制砂机的扬尘点进行喷雾除尘,微细水雾的粒径为1-5μm,微粉和微细水雾结合后沉降在石屑中;
进一步地,所述的待加工的石屑是指石场生产碎石过程中筛出的副产品,其级配不良,含有部分大于4.75mm的小石。
相当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设备占地面积小、造价低,能够在较低成本和用电负荷的基础上实现石屑再加工生产,能够适用于施工单位和小型石场。
(2)采用微细水雾对扬尘点进行喷雾除尘,一方面解决了生产过程的扬尘问题,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干石屑中大小颗粒离析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及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但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石屑再加工的生产设备,包括:带有料仓的给料机、圆振动筛、制砂机、除尘设备,
所述的给料机的出料口通过第一传送带将待加工的石屑输送至圆振动筛进行筛分,得到粒径小于5mm的石屑经第三传送带输送至堆场;大于5mm的石屑通过第二传送带送至制砂机进行制砂;制砂后的石屑再通过第一传送带输送至圆振动筛进行筛分,循环制砂得到全部小于5mm的石屑;所述除尘设备分别在给料机、圆振动筛、制砂机的扬尘点附近安装半封闭的防尘罩,用微细水雾向防尘罩内喷雾除尘,所述的微细水雾由超声波雾化器生成,并由管道输送到防尘罩内。
具体而言,所述给料机为电磁振动给料机,所述给料机的给料速度与第一传送带的速度相协调,以达到均匀、连续给料的目的。
具体而言,所述圆振动筛采用2ykj1530偏向块式圆振动筛,其为双层圆孔筛网,筛面规格1500mm×3000mm,上层筛网的孔径15mm,下层筛网的孔径为5mm,两个筛网的筛余物均进入第二传送带。
具体而言,所述制砂机采用pcx8080高效制砂机;所述制砂机安装在第一传送带上方,以方便循环制砂。
本实施例解决了现有石屑性能不足难以使用的问题,又避免了使用大型生产设备导致的存在占地面积大,设备成本高,无法在施工工地和小型石场等使用的问题,实现了石屑的高附加利用。
实施例二
一种采用所述生产设备的石屑再加工的生产工艺,包括步骤:
进料:将待加工的石屑加入料仓,待加工石屑通过料仓下部的给料机进入第一传送带,第一传送带将待加工的石屑送至圆振动筛进行筛分,所述的待加工的石屑是指石场生产碎石过程中筛出的副产品,其级配不良,含有20%大于4.75mm的小石;
循环制砂:粒径小于5mm的石屑经第三传送带输送至堆场,大于5mm的石屑通过第二传送带送至制砂机进行制砂,制砂后的石屑再通过第一传送带送至圆振动筛进行筛分,循环后最终得到全部粒径小于5mm的石屑;
收尘:除尘设备采用微细水雾对给料机、圆振动筛、制砂机的扬尘点进行喷雾除尘,微细水雾的粒径为1-5μm,微粉和微细水雾结合后沉降在石屑中。
加工后的石屑级配良好,除石粉含量较高外,其余均处于2区级配曲线中,表观密度为2650kg/m³,石粉含量为15.0%,泥块含量为0.9%,压碎指标为21%,松散堆积密度为1630kg/m³。对比gb/t14684-2011《建设用砂》中机制砂的要求,除石粉含量之外,加工后石屑其它指标均达ii类机制砂标准。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