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液搅拌加热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95267发布日期:2019-04-03 04:20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乳液搅拌加热炉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工业领域,具体的说是乳液搅拌加热炉。



背景技术:

使液体、气体介质强迫对流并均匀混合的器件。搅拌器的类型、尺寸及转速,对搅拌功率在总体流动和湍流脉动之间的分配都有影响。一般说来,涡轮式搅拌器的功率分配对湍流脉动有利,而旋桨式搅拌器对总体流动有利。对于同一类型的搅拌器来说,在功率消耗相同的条件下,大直径、低转速的搅拌器,功率主要消耗于总体流动,有利于宏观混合。小直径、高转速的搅拌器,功率主要消耗于湍流脉动,有利于微观混合。搅拌器的放大是与工艺过程有关的复杂问题,至今只能通过逐级经验放大,根据取得的放大判据,外推至工业规模。

乳液在搅拌的过程中很容易在搅拌叶片上产生粘连,从而对搅拌的过程中产生很大的阻力,造成乳液搅拌效果变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无乳液在搅拌中很容易与搅拌叶片产生粘连的问题,现在提出一种乳液搅拌加热炉。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

乳液搅拌加热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部设置有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包括至少三个,每个搅拌叶片呈螺旋状造型,所述搅拌叶片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出气口,每个出气口与支气管相连,所述支气管内置于搅拌叶片内部,所述搅拌叶片为中空结构,多个搅拌叶片的一端共同与旋转轴相连,所述旋转轴内部竖直设置有主气管,所述主气管与负压机相连。

所述炉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加热区,多个加热区呈块状分布。

多个加热区的加热温度随着水平位置的降低而降低。

本技术的优点为:

本技术的搅拌叶片中设置有出气口,在搅拌乳液的过程中,会在负压机的驱动下,定时向出气口吹起,气体经过主气管、支气管的传输后,将附着在搅拌叶片表面的乳液吹散,避免乳液过于粘连,当搅拌一段时间后,就进行定时的吹起,使得最终乳液搅拌的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炉体1,搅拌叶片2,出气口3,支气管4,旋转轴5,主气管6,加热区7。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乳液搅拌加热炉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1内部设置有搅拌叶片2,所述搅拌叶片2包括至少三个,每个搅拌叶片2呈螺旋状造型,所述搅拌叶片2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出气口3,每个出气口3与支气管4相连,所述支气管4内置于搅拌叶片2内部,所述搅拌叶片2为中空结构,多个搅拌叶片2的一端共同与旋转轴5相连,所述旋转轴5内部竖直设置有主气管6,所述主气管6与负压机相连。本技术的搅拌叶片2中设置有出气口3,在搅拌乳液的过程中,会在负压机的驱动下,定时向出气口3吹起,气体经过主气管6、支气管4的传输后,将附着在搅拌叶片2表面的乳液吹散,避免乳液过于粘连,当搅拌一段时间后,就进行定时的吹起,使得最终乳液搅拌的效果更好。

实施例2

乳液搅拌加热炉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1内部设置有搅拌叶片2,所述搅拌叶片2包括至少三个,每个搅拌叶片2呈螺旋状造型,所述搅拌叶片2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出气口3,每个出气口3与支气管4相连,所述支气管4内置于搅拌叶片2内部,所述搅拌叶片2为中空结构,多个搅拌叶片2的一端共同与旋转轴5相连,所述旋转轴5内部竖直设置有主气管6,所述主气管6与负压机相连。所述炉体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加热区7,多个加热区7呈块状分布。多个加热区7的加热温度随着水平位置的降低而降低。

本技术的搅拌叶片2中设置有出气口3,在搅拌乳液的过程中,会在负压机的驱动下,定时向出气口3吹起,气体经过主气管6、支气管4的传输后,将附着在搅拌叶片2表面的乳液吹散,避免乳液过于粘连,当搅拌一段时间后,就进行定时的吹起,使得最终乳液搅拌的效果更好。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工业领域,具体的说是乳液搅拌加热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部设置有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包括至少三个,每个搅拌叶片呈螺旋状造型,所述搅拌叶片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出气口,每个出气口与支气管相连,所述支气管内置于搅拌叶片内部,所述搅拌叶片为中空结构,多个搅拌叶片的一端共同与旋转轴相连,所述旋转轴内部竖直设置有主气管,所述主气管与负压机相连。本申请的搅拌叶片中设置有出气口,在搅拌乳液的过程中,会在负压机的驱动下,定时向出气口吹起,气体经过主气管、支气管的传输后,将附着在搅拌叶片表面的乳液吹散,避免乳液过于粘连,当搅拌一段时间后,就进行定时的吹起,使得最终乳液搅拌的效果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建琼
技术研发日:2017.09.25
技术公布日:2019.04.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