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工中性粘度浸渗胶检验注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93381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一种化工中性粘度浸渗胶检验注入装置,涉及一种对中性粘度浸渗胶检验过程中,将浸渗胶内部的气体排空注入的装置,属于化工检验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过内藏式通道,配合挤压排气,将中性粘度浸渗胶进行注入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浸渗胶运用在各个领域的缩孔、裂缝的修补中,将浸渗胶注入缩孔、裂纹内,等待凝固,因此,浸渗胶的凝固参数是衡量浸渗胶品级的主要标准,在化工生产浸渗胶过程中,都会对浸渗胶采样进行凝固时间、凝固后密封性的检测,需要连续的注入,且不存在气孔,目前都是通过将浸渗胶注入不同尺寸的孔内,等待凝固,观察时间并检测密封性,现有的注入方式都是通过滴管将胶体滴入孔内,然后等待凝固,滴管在挤压时,通过端部的气囊挤压将胶体滴入孔内,挤压力度较小,对于中性粘度的浸渗胶挤压困难,容易留滞在滴管口部,形成堵塞,影响浸渗胶注入的速度,容易出现分层,存在微小气孔,影响密封性,现有的有采用针管进行注入的,但由于针管的注入孔径较小,且管口暴露在外,容易凝固成颗粒,在注入时会将颗粒注入小孔内,影响密封性的检测。

公开号cn205165115u公开了一种注胶器,包括:注胶管,所述注胶管包括用于容纳胶液的橡胶囊,所述橡胶囊的一端设置有单向阀,所述注胶器还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注胶孔,所述注胶管安装到所述基座上后,所述单向阀开启,所述橡胶囊的内腔与所述注胶孔连通,所述橡胶囊中的胶液经由所述单向阀从所述注胶孔中流出,该装置仅仅是对胶液进行注入,不要求胶液内的质量,也不存在排气密封的要求,不适用化工低粘度浸渗胶的注入。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发明一种化工中性粘度浸渗胶检验注入装置提供了一种通过内藏式通道,配合挤压排气,将中性粘度浸渗胶进行注入的装置。

本发明一种化工中性粘度浸渗胶检验注入装置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一种化工中性粘度浸渗胶检验注入装置由主体装置、注液装置和导液装置组成,主体装置由隔板、连通通道、滤纸、缓冲道、导向套、密封环、加热板、主体筒和注胶道组成,隔板置于主体筒内,且一端和主体筒内壁相连接,所述隔板和主体筒的两侧之间分别置有缓冲道和注胶道,所述隔板另一端和主体筒筒顶之间置有连通通道,所述缓冲道和注胶道通过连通通道相连通,导向套一端置于主体筒筒底,且和注胶道相连通,所述导向套的直径从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密封环置于导向套上,所述密封环表面置有橡胶垫,加热板置于导向套上,且位于主体筒一侧,滤纸置于主体筒另一侧,且和缓冲道相对应,注液装置由内通孔、内管体、外管体、外通孔、弹簧和活塞套组成,外管体一端置于导向套另一端,且和导向套相连通,所述外管体另一端开有多个外通孔,所述外管体的另一端为尖头,活塞套置于导向套内,内管体一端置于活塞套上,且和活塞套相连通,内管体另一端置于外管体内,所述内管体上开有多个内通孔,所述内管体另一端为尖头,弹簧套置于内管体上,且位于外管体一端和活塞套之间,

导液装置由连接套、铜管、调节套筒、螺杆、导向块、锥形阀头、注入套、橡胶塞、密封圈、封堵盖板、密封套和顶板组成,连接套一端置于主体筒另一侧,且和缓冲道相连通,铜管一端置于连接套另一端内,调节套筒套置于铜管另一端,导向块置于调节套筒上,所述导向块为中空结构,注入套一端置于导向块上,且和导向块相连通,橡胶塞置于注入套另一端内,封堵盖板置于导向块上,所述封堵盖板和导向块之间置有密封圈,密封套置于封堵盖板中部,锥形阀头置于导向块内,且和注入套相对应,螺杆一端置于锥形阀头上,且和锥形阀头螺纹配合,螺杆另一端穿过密封套和顶板相连接。

使用时,首先将外管体伸入孔内,并且使密封环压在孔口位置,拿走橡胶塞,将注入套和外部注胶筒相连接,通过顶板转动螺杆,锥形阀头和螺杆螺纹配合,进而锥形阀头沿着螺杆移动,进而注入套被打开,推动注胶筒,浸渗胶通过注入套打入导向块内,然后经调节套筒进入铜管内,再经连接套进入到缓冲道内,随着浸渗胶的不断进入,主体筒内气体通过滤纸排出,并且缓冲道内浸渗胶逐渐通过连通通道进入注胶道内,同时,加热板加热,对主体筒内浸渗胶进行加热,保持主体筒内浸渗胶的流通性,热量传递至铜管上,铜管对内部的浸渗胶进行加热,进而保证浸渗胶整个流通过程中的流通性,当主体筒内注满浸渗胶,且主体筒内气体排净时,随着浸渗胶的不断注入,活塞套受压不断增加,进而带动内管体向外管体内移动,活塞套在导向套内移动,弹簧被压缩,进而内通孔和外通孔对应连通,注胶道内浸渗胶通过活塞套进入到内管体内,然后依次通过内通孔和外通孔进入到孔内,注胶完毕后,停止推动注胶筒,活塞套不再受压,弹簧反弹,带动活塞套恢复到原来位置,活塞套带动内管体移动至原来位置,进而内通孔和外通孔不再连通,进而停止注胶,使用时,还可根据需要,通过螺杆调节注入套注入口大小;

所述内管体和外管体配合,在内管体受压时,内通孔和外通孔连通的结构设计,能够使注胶的整个过程中,浸渗胶都留存在内管体内,不会暴漏在空气中,造成凝固,影响后序浸渗胶的注入;

所述密封圈的设计,能够对导向块进行密封,防止外部环境对导向块内浸渗胶造成影响;

所述密封环表面置有橡胶垫的设计,能够增加和孔口部位置的摩擦力,更好的进行压紧贴合;

所述外管体另一端位尖头的设计,便于将外管体伸入孔内;

达到对中性粘度浸渗胶检验过程中,将浸渗胶内部的气体排空注入的目的。

有益效果。

一、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二、成本低廉,易于推广。

三、能够提高中性粘度浸渗胶检验时的注入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化工中性粘度浸渗胶检验注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其中零件为:隔板(1),连通通道(2),连接套(3),滤纸(4),铜管(5),缓冲道(6),调节套筒(7),螺杆(8),导向块(9),锥形阀头(10),注入套(11),橡胶塞(12),密封圈(13),封堵盖板(14),密封套(15),顶板(16),内通孔(17),内管体(18),外管体(19),外通孔(20),弹簧(21),导向套(22),密封环(23),活塞套(24),加热板(25),主体筒(26),注胶道(27)。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种化工中性粘度浸渗胶检验注入装置是这样实现的,使用时,首先将外管体(19)伸入孔内,并且使密封环(23)压在孔口位置,拿走橡胶塞(12),将注入套(11)和外部注胶筒相连接,通过顶板(16)转动螺杆(8),锥形阀头(10)和螺杆(8)螺纹配合,进而锥形阀头(10)沿着螺杆(8)移动,进而注入套(11)被打开,推动注胶筒,浸渗胶通过注入套(11)打入导向块(9)内,然后经调节套筒(7)进入铜管(5)内,再经连接套(3)进入到缓冲道(6)内,随着浸渗胶的不断进入,主体筒(26)内气体通过滤纸(4)排出,并且缓冲道(6)内浸渗胶逐渐通过连通通道(2)进入注胶道(27)内,同时,加热板(25)加热,对主体筒(26)内浸渗胶进行加热,保持主体筒(26)内浸渗胶的流通性,热量传递至铜管(5)上,铜管(5)对内部的浸渗胶进行加热,进而保证浸渗胶整个流通过程中的流通性,当主体筒(26)内注满浸渗胶,且主体筒(26)内气体排净时,随着浸渗胶的不断注入,活塞套(24)受压不断增加,进而带动内管体(18)向外管体(19)内移动,活塞套(24)在导向套(22)内移动,弹簧(21)被压缩,进而内通孔(17)和外通孔(20)对应连通,注胶道(27)内浸渗胶通过活塞套(24)进入到内管体(18)内,然后依次通过内通孔(17)和外通孔(20)进入到孔内,注胶完毕后,停止推动注胶筒,活塞套(24)不再受压,弹簧(21)反弹,带动活塞套(24)恢复到原来位置,活塞套(24)带动内管体(18)移动至原来位置,进而内通孔(17)和外通孔(20)不再连通,进而停止注胶,使用时,还可根据需要,通过螺杆(8)调节注入套(11)注入口大小;

所述内管体(18)和外管体(19)配合,在内管体(18)受压时,内通孔(17)和外通孔(20)连通的结构设计,能够使注胶的整个过程中,浸渗胶都留存在内管体(18)内,不会暴漏在空气中,造成凝固,影响后序浸渗胶的注入;

所述密封圈(13)的设计,能够对导向块(9)进行密封,防止外部环境对导向块(9)内浸渗胶造成影响;

所述密封环(23)表面置有橡胶垫的设计,能够增加和孔口部位置的摩擦力,更好的进行压紧贴合;

所述外管体(19)另一端位尖头的设计,便于将外管体(19)伸入孔内;

达到对中性粘度浸渗胶检验过程中,将浸渗胶内部的气体排空注入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