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理过滤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4696阅读:53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物理过滤沉淀池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沉淀池,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物理过滤沉淀池。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车辆进出工地轮胎所带渣土需进行冲洗后开到外面,针对这种情况,过去采用的沉淀池只有一个沉淀仓,沉淀不干净,淤泥堆积,池底垃圾难以清理,导致冲洗水脏,且经常堵泵,冲洗不干净,甚至水泵烧毁。且现有沉淀池没有自动补水装置,连用几天,过滤仓水位下降,需要人工加水,比较繁琐,也没有溢流口,下大雨时过滤仓又会满出水来,维护管理繁琐,成本高,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大,最终亦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过滤沉淀池,过滤效果非常好,体积小、结构简单、循环用水,节约水资源,且维护保养费用低。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物理过滤沉淀池,包括级配卵石过滤槽、第一过滤仓、第二过滤仓、第三过滤仓和清水仓,所述级配卵石过滤槽与第一过滤仓之间设有PVC管道Ⅰ,所述第一过滤仓、第二过滤仓、第三过滤仓和清水仓之间分别设有PVC管道Ⅱ,所述第一过滤仓与第二过滤仓之间的PVC管道略高于第二过滤仓与第三过滤仓之间的PVC管道,所述第二过滤仓与第三过滤仓之间的PVC管道略高于第三过滤仓与清水仓之间的PVC管道;所述清水仓内设有潜水泵和溢流管;所述第一过滤仓、第二过滤仓、第三过滤仓和清水仓顶部设有砼盖板。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过滤仓、第二过滤仓和第三过滤仓内分别均匀排列若干毛刷。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清水仓与自动补水装置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级配卵石过滤槽与第一过滤仓之间设有两根直径110mm的PVC管道Ⅰ。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一过滤仓、第二过滤仓、第三过滤仓和清水仓之间分别设有五根直径50mm的PVC管道Ⅱ。

本实用新型长×宽×深为2300mm×1000mm×1000mm,主体部分用120mm厚钢筋混凝土浇筑或者砖砌双面粉刷,顶部为4块1000mm×500mm×60mm预制钢筋砼盖板,防止杂物掉入,进水口第一道是2块级配卵石组成的级配卵石过滤槽,级配卵石是定型化产品,体积小,重量轻,每块约25Kg,2个成年人可以轻易抬动,可以整体移动,移开后可以用铁锹清理水沟底部淤泥,注意沟的宽度与铁锹一定要匹配,便于铁锹伸进去清理,再过来就是4个过滤仓,前3个均为沉淀仓,池内分别均匀排列若干毛刷,能有效阻挡颗粒物进入下一个池,有利于颗粒物沉淀,第4个是清水仓,内设潜水泵和溢流管,并加设自动补水装置,该清水仓内不放毛刷。过滤后的水从清水仓抽出就可冲洗车辆,冲洗后的泥浆水由过滤仓外的水沟集中流入级配卵石过滤槽,再经2个直径110mm的PVC管道流入第一个过滤仓,再通过5个直径50mm的PVC管道流入第二个过滤仓……以此类推,第一过滤仓与第二过滤仓之间的PVC管道略高于第二过滤仓与第三过滤仓之间的PVC管道,第二过滤仓与第三过滤仓之间的PVC管道略高于第三过滤仓与清水仓之间的PVC管道;这样有利于形成水位压力差。在每个池的底部均用混凝土浇捣平整密实,四周用防水涂料涂刷2道,做到不漏水。

本实用新型的滤池底是水平的,便于工人清理沉淀仓垃圾,如果将池底改为锅底状,锅底中心接上排污管,即可以用于泳池及锦鲤池的过滤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过滤效果非常好,体积小、结构简单、循环用水,节约水资源,且维护保养费用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图2所示,一种物理过滤沉淀池,包括级配卵石过滤槽1、第一过滤仓2、第二过滤仓3、第三过滤仓4和清水仓5,所述级配卵石过滤槽1与第一过滤仓2之间设有两根直径110mm的PVC管道Ⅰ6,所述第一过滤仓2、第二过滤仓3、第三过滤仓4和清水仓5之间分别设有五根直径50mm的PVC管道Ⅱ7,所述第一过滤仓2与第二过滤仓3之间的PVC管道略高于第二过滤仓3与第三过滤仓4之间的PVC管道,所述第二过滤仓3与第三过滤仓4之间的PVC管道略高于第三过滤仓4与清水仓5之间的PVC管道;所述清水仓5内设有潜水泵8和溢流管9,并与自动补水装置12连接;所述第一过滤仓2、第二过滤仓3、第三过滤仓4和清水仓5顶部设有砼盖板10。所述第一过滤仓2、第二过滤仓3和第三过滤仓4内分别均匀排列若干毛刷1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