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釜温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2481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反应釜温控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反应釜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应釜温控装置。



背景技术:

氨基模塑料俗称电玉粉,是由氨基树脂为基质添加其他填充剂、脱模剂、固化剂、颜料等,经过一定塑化工艺制成。在氨基模塑料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反应釜装置,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作为一种综合反应容器,应根据反应条件对反应釜结构功能及配置附件的设计。从开始的进料-反应-出料均能够以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完成预先设定好的反应步骤,对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力学控制(搅拌、鼓风等)、反应物/产物浓度等重要参数进行严格的调控。反应釜内的反应物在反应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吸热放热现象,而温度对于反应速率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现有反应釜的温度控制通常只能维持一种特定温度或者降温冷却,由于反应过程中不同的阶段对于温度有不同的需要,因此,需要根据反应物的反映特性设置反应物所处的温度。原来都是靠人工进行温度控制,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应釜温控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反应釜温控装置,包括搅拌轴和筒体,所述筒体上方通过法兰连接有封头,所述封头顶部上方固定连接有机架,所述机架上方通过摆线针轮减速器一端连接有电机,所述摆线针轮减速器另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于搅拌轴,所述搅拌轴贯穿封头延伸至筒体内部,所述搅拌轴底部与搅拌桨固定连接,所述封头上设有测温接口、投料口和观察窗,所述筒体外表面和内表面分别设置有外盘管和内盘管,所述筒体底部设有出料口。

优选的,所述封头外部与搅拌轴连接处设有机械密封系统。

优选的,所述外盘管和内盘管顶端和底端均预留有管道接口,外盘管和内盘管的所有管道接口均设有电磁流量控制阀,内盘管两端的管道接口贯穿筒体延伸至筒体外部,且所述外盘管和内盘管均呈螺旋状分布。

优选的,所述测温接口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电性号连接于PLC。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反应釜温控装置,在外表面和内表面分别设置用于加热和冷却的盘管,可提高加热尤其是冷却的效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和维护,可通过PLC对电磁流量控制阀进行分时分流控制,进一步控制外盘管和内盘管的流量来实现筒体内部的温度升降,以满足反应物料在不同反应阶段对反应温度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封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模块连接示意图。

图中:1电机、2摆线针轮减速器、3联轴器、4机架、5封头、6测温接口、7投料口、8机械密封系统、9法兰、10外盘管、11内盘管、12搅拌轴、13搅拌桨、14筒体、15出料口、16观察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反应釜温控装置,包括搅拌轴12和筒体14,所述筒体14上方通过法兰9连接有封头5,所述封头5顶部上方固定连接有机架4,所述机架4上方通过摆线针轮减速器3一端连接有电机1,所述摆线针轮减速器3另一端通过联轴器3固定连接于搅拌轴12,所述搅拌轴12贯穿封头5延伸至筒体14内部,所述搅拌轴12底部与搅拌桨13固定连接,所述封头5上设有测温接口6、投料口7和观察窗16,所述筒体14外表面和内表面分别设置有外盘管10和内盘管11,所述筒体14底部设有出料口15,所述封头5外部与搅拌轴12连接处设有机械密封系统8,所述外盘管10和内盘管11顶端和底端均预留有管道接口,外盘管10和内盘管11的所有管道接口均设有电磁流量控制阀,内盘管11两端的管道接口贯穿筒体14延伸至筒体14外部,且所述外盘管10和内盘管11均呈螺旋状分布,所述测温接口6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电性号连接于PLC。

具体的,使用时,将需要反应的物料从投料口7加入,测温接口6安装好温度传感器并连接于PLC,外盘管10和内盘管11两端分别通过电磁流量控制阀连接于水蒸气回路和冷凝水回路,电磁流量控制阀均电信号连接于PLC,外盘管10两端电磁流量控制阀a和b, 内盘管11两端电磁流量控制阀c和d,且电磁流量控制阀a和b保持同步,电磁流量控制阀c和d保持同步,温度传感器将温度反馈给PLC,再通过PLC控制电磁流量控制阀的闭合及流量,来调节筒体14内的反应温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