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转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7809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石法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热转化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石法PVC生产工艺中,乙炔和氯化氢在转化器内合成氯乙烯的反应是整个工艺的核心部分,也是电石法与乙烯法工艺的重要区别。转化器是乙炔和氯化氢合成为氯乙烯单体的专用设备。

转化器是圆形的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列管内装填触媒、列管间走移去反应热的热水。转化器的移热方式属“热传导+汽化”的复合传热模式,反应带处是汽化传热、非反应带处是热传导传热。中心部分的列管是反应最激烈、温度最高的区域,也是传热较差的部分。转化器内乙炔和氯化氢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产生的热量必须及时有效的从催化剂上移走,以免发生因温度失控引起的催化剂烧结、副反应增多等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的列管式换热转化器无法根据列管上温度梯度分布对反应列管进行合理有效的热传导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转化器,包括壳体、隔板和反应列管,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以将所述壳体的内部分隔为多个换热空间,每个所述换热空间对应的所述壳体上均设有换热介质进口与换热介质出口,所述反应列管垂直穿过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

其中,所述隔板为多个,且沿所述反应列管的轴线方向均匀设置。

其中,所述换热介质出口与所述换热介质进口沿所述反应列管内反应气体流向依次设置。

其中,所述换热空间内设有与所述隔板平行设置的折流板,且位于所述换热介质出口与所述换热介质进口之间,所述折流板与所述壳体的内壁连接,所述折流板的面积小于所述隔板的面积。

其中,所述折流板为多个,且相邻的两个所述折流板交错设置。

其中,所述反应列管的端口下方设置触媒支撑件,所述触媒支撑件上铺设有孔径小于触媒粒经大小的丝网。

其中,所述反应列管的两端均通过管板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壳体的两端均连接锥形的管箱封头。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换热转化器是一种温度可控的分段式换热转化器,壳体内反应列管穿过隔板设置,反应列管内气体在催化剂作用发生反应,根据反应列管轴向方向温度梯度的变化设置隔板,将壳体内部分为多个独立的换热空间,每部分中反应列管的反应热均独立移除,换热介质温度通过介质流量控制,由此每个换热空间分别有换热介质进口和换热介质出口,根据每个换热空间的换热程度设置不同的介质流量,使之保持合理的热传导强度来降低反应列管的温度,提高转化器的传热效率。本发明在现有转化器尺寸和换热管数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更加合理的降低反应列管的温度,解决现有技术中列管式转化器中轴向、径向温度梯度大的问题,提高传热效率,提高转化器产能,同时避免局部过热导致的触媒失活,节省了转化器中的触媒,延长催化剂的寿命。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的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有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技术特征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优点,将结合附图作出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换热转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隔板;3:反应列管;4:换热介质进口;5:换热介质出口;6:折流板;7:触媒支撑件;8:管板;9:管箱封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多根”、“多组”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若干个”、“若干根”、“若干组”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热转化器,包括壳体1、隔板2和反应列管3,隔板2设置于壳体1的内部,以将壳体1的内部分隔为多个换热空间,每个换热空间对应的壳体1上均设有换热介质进口4与换热介质出口5,反应列管3垂直穿过隔板2设置于壳体1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换热转化器是一种温度可控的分段式换热转化器,壳体内反应列管穿过隔板设置,反应列管内气体在催化剂作用发生反应,根据反应列管轴向方向温度梯度的变化设置隔板,将壳体内部分为多个独立的换热空间,每部分中反应列管的反应热均独立移除,换热介质温度通过介质流量控制,由此每个换热空间分别有换热介质进口和换热介质出口,根据每个换热空间的换热程度设置不同的介质流量,使之保持合理的热传导强度来降低反应列管的温度,提高转化器的传热效率。本发明在现有转化器尺寸和换热管数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更加合理的降低反应列管的温度,解决现有技术中列管式转化器中轴向、径向温度梯度大的问题,提高传热效率,提高转化器产能,同时避免局部过热导致的触媒失活,节省了转化器中的触媒,延长催化剂的寿命。

其中,隔板2为多个,且隔板2沿反应列管3的轴线方向均匀设置。隔板可设置多个,沿反应列管轴线方向均匀设置,本实施例的壳体中设置两个隔板,分别为上隔板和下隔板,下隔板和上隔板将壳体空间分为三部分,因一般情况下反应列管两端与中部的放热程度不同,此种设置上下两换热空间中介质流量较小,中间换热空间中介质流量较大,有效降低换热管中心部位的温度,降低转化器列管中间部分的热点温度,避免局部过热导致的触媒失活,提高转化器的传热效率。

具体的,换热介质出口5与换热介质进口4沿反应列管3内反应气体流向依次设置。本实施例的壳体竖向设置,气体由上至下在反应列管内流动,每个换热空间中的换热介质进口在换热介质出口在的下方,换热介质进入换热空间后堆积流动,有利于每个换热空间中反应列管的充分换热。

其中,换热空间内设有与隔板2平行设置的折流板6,且折流板6位于换热介质出口5与换热介质进口4之间,折流板6与壳体1的内壁连接,折流板6的面积小于隔板2的面积。其中,折流板6为多个,且相邻的两个折流板6交错设置。每个换热空间中设有多个与反应列管轴线方向垂直的折流板,折流板面积小于隔板面积,介质在交错的折流板间流动,流速减缓有利于反应列管的充分换热,提高转换器换热效率。

另外,反应列管3的端口下方设置触媒支撑件7,触媒支撑件7上铺设有孔径小于触媒粒经大小的丝网。本实施例中反应列管下端口下方设置有栅格状的触媒支撑结构,触媒支撑结构上铺设有孔径小于触媒粒经大小的丝网。

其中,反应列管3的两端均通过管板8与壳体1固定连接。反应列管并分别由上管板和下管板固定,且均匀排列在转化器的壳体内。

其中,壳体1的两端均连接锥形的管箱封头9。壳体两端分别连接锥形的上管箱封头和下管箱封头,分别作为反应气体的进出口。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换热转化器是一种温度可控的分段式换热转化器,壳体内反应列管穿过隔板设置,反应列管内气体在催化剂作用发生反应,根据反应列管轴向方向温度梯度的变化设置隔板,将壳体内部分为多个独立的换热空间,每部分中反应列管的反应热均独立移除,换热介质温度通过介质流量控制,由此每个换热空间分别有换热介质进口和换热介质出口,根据每个换热空间的换热程度设置不同的介质流量,使之保持合理的热传导强度来降低反应列管的温度,提高转化器的传热效率。本发明在现有转化器尺寸和换热管数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更加合理的降低反应列管的温度,解决现有技术中列管式转化器中轴向、径向温度梯度大的问题,提高传热效率,提高转化器产能,同时避免局部过热导致的触媒失活,节省了转化器中的触媒,延长催化剂的寿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