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粉末状原料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5464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业粉末状原料混合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原料混合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工业粉末状原料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是指采集原料,并把它们加工成产品的工作和过程。工业是社会分工发展的产物,经过手工业、机器大工业、现代工业几个发展阶段。工业是第二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轻工业和重工业两大类。原料指没有经过加工制造的材料。

混合指用机械的或流体动力的方法,使两种或多种物料相互分散而达到一定均匀程度的单元操作。

现有的原料混合装置存在原料混合不充分和原料混合效率高存在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原料混合更加充分和混合效率高工业粉末状原料混合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的原料混合装置原料混合不充分和原料混合效率高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业粉末状原料混合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工业粉末状原料混合装置,包括有第一皮带轮、第一轴承座、第一平皮带、第二皮带轮、第二转轴、第二轴承座、进料斗、密封圈、混合箱、搅拌杆、出料斗、阀门、挡板、电机、第三转轴、第三皮带轮、第二平皮带、第四皮带轮、第一转轴、第三轴承座和支架,支架内底部设置有电机和第三轴承座,电机设置在第三轴承座的左侧,电机上连接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上设置有混合箱和第三皮带轮,混合箱设置在第三皮带轮的上方,支架内顶部设置有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第一轴承座设置在第二轴承座的右侧,第一轴承座和第三轴承座上安装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设置有第一皮带轮和第四皮带轮,第三皮带轮和第四皮带轮之间连接有第二平皮带,第二轴承座上安装有第二转轴,混合箱顶部中部开有穿孔,穿孔内设置有密封圈,第二转轴穿过穿孔和密封圈伸入到混合箱内部,第二转轴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二皮带轮、搅拌杆和挡板,第二皮带轮设置在混合箱外部,第二皮带轮与第一皮带轮之间连接有第一平皮带,搅拌杆和挡板设置在混合箱内部,混合箱顶部的偏心处设置有进料斗,混合箱底部设置有出料斗,出料斗的下部设置有阀门。

优选地,还包括有搅拌装置,混合箱前侧的支架内底部设置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有凸轮、第四轴承座、接触轮、固定挡块、第一弹簧、升降杆、软管、压气泵、支杆、压板、导向板、第四转轴、把手和单向阀,混合箱前侧的支架内底部设置有支杆,支杆后侧的支架内底部设置有压气泵,压气泵上连接有软管,软管的末端与混合箱连接,软管上设置有单向阀,支杆顶部后端设置有第四轴承座,第四轴承座上安装有第四转轴,第四转轴的前端设置有把手,把手与第四转轴为螺纹式设置,第四转轴的后端连接有凸轮,支杆的中部后方设置有导向板,导向板上设置有导向孔,导向板的上方设置有固定挡块,固定挡块与导向板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固定挡块上连接有升降杆,升降杆穿过第一弹簧和导向孔,升降杆的上端设置有接触轮,接触轮与凸轮相接触,升降杆的下端连接有压板,压板设置在压气泵的上方。

优选地,还包括有第二弹簧和钢珠,搅拌杆上均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末端均连接有钢珠。

优选地,搅拌杆上均开有弧形孔,弧形孔的长、宽和高之比为3:2:1。

工作原理:首先工人将待混合的各种粉末状原料通过进料斗依次进入到混合箱内,工人启动电机旋转,电机带动第三转轴转动,第三转轴带动第三皮带轮转动,第三皮带轮通过第二平皮带带动第四皮带轮转动,从而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带动第一皮带轮转动,第一皮带轮通过第一平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第二皮带轮带动第二转轴转动,进而搅拌杆转动,随之将混合箱内的各种粉末状原料进行充分混合。当粉末状原料充分混合完毕后,工人将电机停止转动,从而工人打开阀门通过出料斗将混合后的原料排出,此时工人可将启动电机,挡板转动将混合箱底部的原料完全排出,防止原料堆积在混合箱的底部内侧。混合箱内的原料排出完毕后,工人将阀门关闭,电机停止旋转。

因为还包括有搅拌装置,混合箱前侧的支架内底部设置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有凸轮、第四轴承座、接触轮、固定挡块、第一弹簧、升降杆、软管、压气泵、支杆、压板、导向板、第四转轴、把手和单向阀,混合箱前侧的支架内底部设置有支杆,支杆后侧的支架内底部设置有压气泵,压气泵上连接有软管,软管的末端与混合箱连接,软管上设置有单向阀,支杆顶部后端设置有第四轴承座,第四轴承座上安装有第四转轴,第四转轴的前端设置有把手,把手与第四转轴为螺纹式设置,第四转轴的后端连接有凸轮,支杆的中部后方设置有导向板,导向板上设置有导向孔,导向板的上方设置有固定挡块,固定挡块与导向板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固定挡块上连接有升降杆,升降杆穿过第一弹簧和导向孔,升降杆的上端设置有接触轮,接触轮与凸轮相接触,升降杆的下端连接有压板,压板设置在压气泵的上方,所以工人启动电机正反交替旋转,搅拌杆搅拌混合原料的同时工人摇动把手带动第四转轴转动,同时打开单向阀,第四转轴带动凸轮转动,凸轮与接触轮相接触从而带动升降杆上下移动,由此压板上下移动不停地挤压压气泵,从而压气泵产生气体通过软管向混合箱内喷气,这样即可达到对混合箱内原料的混合作用,从而加速原料的混合效率,并使原料混合的更充分。

因为还包括有第二弹簧和钢珠,搅拌杆上均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末端均连接有钢珠,所以搅拌杆转动的同时通过第二弹簧带动钢珠做离心运动,钢珠不停地敲击混合箱内壁,这样能够将混合箱内壁的原料震落,防止原料粘附在混合箱内壁而损失原料。

因为搅拌杆上均开有弧形孔,弧形孔的长、宽和高之比为3:2:1,所以粉末状的原料能够穿过弧形孔,这样能够使粉末状的各种原料混合的更加充分均匀。

(3)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达到了原料混合更加充分,混合效率高,原料回收率高,防止不必要的原料损失,操作方便,满足于大量工业需求,运用范围广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搅拌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第一皮带轮,2-第一轴承座,3-第一平皮带,4-第二皮带轮,5-第二转轴,6-第二轴承座,7-进料斗,8-穿孔,9-密封圈,10-混合箱,11-搅拌杆,12-出料斗,13-阀门,14-挡板,15-电机,16-第三转轴,17-第三皮带轮,18-第二平皮带,19-第四皮带轮,20-第一转轴,21-第三轴承座,22-支架,23-搅拌装置,231-凸轮,232-第四轴承座,233-接触轮,234-固定挡块,235-第一弹簧,236-升降杆,237-导向孔,238-软管,239-压气泵,2310-支杆,2311-压板,2312-导向板,2313-第四转轴,2314-把手,2315-单向阀,24-第二弹簧,25-钢珠,26-弧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工业粉末状原料混合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有第一皮带轮1、第一轴承座2、第一平皮带3、第二皮带轮4、第二转轴5、第二轴承座6、进料斗7、密封圈9、混合箱10、搅拌杆11、出料斗12、阀门13、挡板14、电机15、第三转轴16、第三皮带轮17、第二平皮带18、第四皮带轮19、第一转轴20、第三轴承座21和支架22,支架22内底部设置有电机15和第三轴承座21,电机15设置在第三轴承座21的左侧,电机15上连接有第三转轴16,第三转轴16上设置有混合箱10和第三皮带轮17,混合箱10设置在第三皮带轮17的上方,支架22内顶部设置有第一轴承座2和第二轴承座6,第一轴承座2设置在第二轴承座6的右侧,第一轴承座2和第三轴承座21上安装有第一转轴20,第一转轴20上设置有第一皮带轮1和第四皮带轮19,第三皮带轮17和第四皮带轮19之间连接有第二平皮带18,第二轴承座6上安装有第二转轴5,混合箱10顶部中部开有穿孔8,穿孔8内设置有密封圈9,第二转轴5穿过穿孔8和密封圈9伸入到混合箱10内部,第二转轴5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二皮带轮4、搅拌杆11和挡板14,第二皮带轮4设置在混合箱10外部,第二皮带轮4与第一皮带轮1之间连接有第一平皮带3,搅拌杆11和挡板14设置在混合箱10内部,混合箱10顶部的偏心处设置有进料斗7,混合箱10底部设置有出料斗12,出料斗12的下部设置有阀门13。

实施例2

一种工业粉末状原料混合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有第一皮带轮1、第一轴承座2、第一平皮带3、第二皮带轮4、第二转轴5、第二轴承座6、进料斗7、密封圈9、混合箱10、搅拌杆11、出料斗12、阀门13、挡板14、电机15、第三转轴16、第三皮带轮17、第二平皮带18、第四皮带轮19、第一转轴20、第三轴承座21和支架22,支架22内底部设置有电机15和第三轴承座21,电机15设置在第三轴承座21的左侧,电机15上连接有第三转轴16,第三转轴16上设置有混合箱10和第三皮带轮17,混合箱10设置在第三皮带轮17的上方,支架22内顶部设置有第一轴承座2和第二轴承座6,第一轴承座2设置在第二轴承座6的右侧,第一轴承座2和第三轴承座21上安装有第一转轴20,第一转轴20上设置有第一皮带轮1和第四皮带轮19,第三皮带轮17和第四皮带轮19之间连接有第二平皮带18,第二轴承座6上安装有第二转轴5,混合箱10顶部中部开有穿孔8,穿孔8内设置有密封圈9,第二转轴5穿过穿孔8和密封圈9伸入到混合箱10内部,第二转轴5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二皮带轮4、搅拌杆11和挡板14,第二皮带轮4设置在混合箱10外部,第二皮带轮4与第一皮带轮1之间连接有第一平皮带3,搅拌杆11和挡板14设置在混合箱10内部,混合箱10顶部的偏心处设置有进料斗7,混合箱10底部设置有出料斗12,出料斗12的下部设置有阀门13。

还包括有搅拌装置23,混合箱10前侧的支架22内底部设置有搅拌装置23,搅拌装置23包括有凸轮231、第四轴承座232、接触轮233、固定挡块234、第一弹簧235、升降杆236、软管238、压气泵239、支杆2310、压板2311、导向板2312、第四转轴2313、把手2314和单向阀2315,混合箱10前侧的支架22内底部设置有支杆2310,支杆2310后侧的支架22内底部设置有压气泵239,压气泵239上连接有软管238,软管238的末端与混合箱10连接,软管238上设置有单向阀2315,支杆2310顶部后端设置有第四轴承座232,第四轴承座232上安装有第四转轴2313,第四转轴2313的前端设置有把手2314,把手2314与第四转轴2313为螺纹式设置,第四转轴2313的后端连接有凸轮231,支杆2310的中部后方设置有导向板2312,导向板2312上设置有导向孔237,导向板2312的上方设置有固定挡块234,固定挡块234与导向板2312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235,固定挡块234上连接有升降杆236,升降杆236穿过第一弹簧235和导向孔237,升降杆236的上端设置有接触轮233,接触轮233与凸轮231相接触,升降杆236的下端连接有压板2311,压板2311设置在压气泵239的上方。

实施例3

一种工业粉末状原料混合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有第一皮带轮1、第一轴承座2、第一平皮带3、第二皮带轮4、第二转轴5、第二轴承座6、进料斗7、密封圈9、混合箱10、搅拌杆11、出料斗12、阀门13、挡板14、电机15、第三转轴16、第三皮带轮17、第二平皮带18、第四皮带轮19、第一转轴20、第三轴承座21和支架22,支架22内底部设置有电机15和第三轴承座21,电机15设置在第三轴承座21的左侧,电机15上连接有第三转轴16,第三转轴16上设置有混合箱10和第三皮带轮17,混合箱10设置在第三皮带轮17的上方,支架22内顶部设置有第一轴承座2和第二轴承座6,第一轴承座2设置在第二轴承座6的右侧,第一轴承座2和第三轴承座21上安装有第一转轴20,第一转轴20上设置有第一皮带轮1和第四皮带轮19,第三皮带轮17和第四皮带轮19之间连接有第二平皮带18,第二轴承座6上安装有第二转轴5,混合箱10顶部中部开有穿孔8,穿孔8内设置有密封圈9,第二转轴5穿过穿孔8和密封圈9伸入到混合箱10内部,第二转轴5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二皮带轮4、搅拌杆11和挡板14,第二皮带轮4设置在混合箱10外部,第二皮带轮4与第一皮带轮1之间连接有第一平皮带3,搅拌杆11和挡板14设置在混合箱10内部,混合箱10顶部的偏心处设置有进料斗7,混合箱10底部设置有出料斗12,出料斗12的下部设置有阀门13。

还包括有搅拌装置23,混合箱10前侧的支架22内底部设置有搅拌装置23,搅拌装置23包括有凸轮231、第四轴承座232、接触轮233、固定挡块234、第一弹簧235、升降杆236、软管238、压气泵239、支杆2310、压板2311、导向板2312、第四转轴2313、把手2314和单向阀2315,混合箱10前侧的支架22内底部设置有支杆2310,支杆2310后侧的支架22内底部设置有压气泵239,压气泵239上连接有软管238,软管238的末端与混合箱10连接,软管238上设置有单向阀2315,支杆2310顶部后端设置有第四轴承座232,第四轴承座232上安装有第四转轴2313,第四转轴2313的前端设置有把手2314,把手2314与第四转轴2313为螺纹式设置,第四转轴2313的后端连接有凸轮231,支杆2310的中部后方设置有导向板2312,导向板2312上设置有导向孔237,导向板2312的上方设置有固定挡块234,固定挡块234与导向板2312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235,固定挡块234上连接有升降杆236,升降杆236穿过第一弹簧235和导向孔237,升降杆236的上端设置有接触轮233,接触轮233与凸轮231相接触,升降杆236的下端连接有压板2311,压板2311设置在压气泵239的上方。

还包括有第二弹簧24和钢珠25,搅拌杆11上均连接有第二弹簧24,第二弹簧24的末端均连接有钢珠25。

实施例4

一种工业粉末状原料混合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有第一皮带轮1、第一轴承座2、第一平皮带3、第二皮带轮4、第二转轴5、第二轴承座6、进料斗7、密封圈9、混合箱10、搅拌杆11、出料斗12、阀门13、挡板14、电机15、第三转轴16、第三皮带轮17、第二平皮带18、第四皮带轮19、第一转轴20、第三轴承座21和支架22,支架22内底部设置有电机15和第三轴承座21,电机15设置在第三轴承座21的左侧,电机15上连接有第三转轴16,第三转轴16上设置有混合箱10和第三皮带轮17,混合箱10设置在第三皮带轮17的上方,支架22内顶部设置有第一轴承座2和第二轴承座6,第一轴承座2设置在第二轴承座6的右侧,第一轴承座2和第三轴承座21上安装有第一转轴20,第一转轴20上设置有第一皮带轮1和第四皮带轮19,第三皮带轮17和第四皮带轮19之间连接有第二平皮带18,第二轴承座6上安装有第二转轴5,混合箱10顶部中部开有穿孔8,穿孔8内设置有密封圈9,第二转轴5穿过穿孔8和密封圈9伸入到混合箱10内部,第二转轴5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二皮带轮4、搅拌杆11和挡板14,第二皮带轮4设置在混合箱10外部,第二皮带轮4与第一皮带轮1之间连接有第一平皮带3,搅拌杆11和挡板14设置在混合箱10内部,混合箱10顶部的偏心处设置有进料斗7,混合箱10底部设置有出料斗12,出料斗12的下部设置有阀门13。

还包括有搅拌装置23,混合箱10前侧的支架22内底部设置有搅拌装置23,搅拌装置23包括有凸轮231、第四轴承座232、接触轮233、固定挡块234、第一弹簧235、升降杆236、软管238、压气泵239、支杆2310、压板2311、导向板2312、第四转轴2313、把手2314和单向阀2315,混合箱10前侧的支架22内底部设置有支杆2310,支杆2310后侧的支架22内底部设置有压气泵239,压气泵239上连接有软管238,软管238的末端与混合箱10连接,软管238上设置有单向阀2315,支杆2310顶部后端设置有第四轴承座232,第四轴承座232上安装有第四转轴2313,第四转轴2313的前端设置有把手2314,把手2314与第四转轴2313为螺纹式设置,第四转轴2313的后端连接有凸轮231,支杆2310的中部后方设置有导向板2312,导向板2312上设置有导向孔237,导向板2312的上方设置有固定挡块234,固定挡块234与导向板2312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235,固定挡块234上连接有升降杆236,升降杆236穿过第一弹簧235和导向孔237,升降杆236的上端设置有接触轮233,接触轮233与凸轮231相接触,升降杆236的下端连接有压板2311,压板2311设置在压气泵239的上方。

还包括有第二弹簧24和钢珠25,搅拌杆11上均连接有第二弹簧24,第二弹簧24的末端均连接有钢珠25。

搅拌杆11上均开有弧形孔26,弧形孔26的长、宽和高之比为3:2:1。

工作原理:首先工人将待混合的各种粉末状原料通过进料斗7依次进入到混合箱10内,工人启动电机15旋转,电机15带动第三转轴16转动,第三转轴16带动第三皮带轮17转动,第三皮带轮17通过第二平皮带18带动第四皮带轮19转动,从而第一转轴20转动,第一转轴20带动第一皮带轮1转动,第一皮带轮1通过第一平皮带3带动第二皮带轮4转动,第二皮带轮4带动第二转轴5转动,进而搅拌杆11转动,随之将混合箱10内的各种粉末状原料进行充分混合。当粉末状原料充分混合完毕后,工人将电机15停止转动,从而工人打开阀门13通过出料斗12将混合后的原料排出,此时工人可将启动电机15,挡板14转动将混合箱10底部的原料完全排出,防止原料堆积在混合箱10的底部内侧。混合箱10内的原料排出完毕后,工人将阀门13关闭,电机15停止旋转。

因为还包括有搅拌装置23,混合箱10前侧的支架22内底部设置有搅拌装置23,搅拌装置23包括有凸轮231、第四轴承座232、接触轮233、固定挡块234、第一弹簧235、升降杆236、软管238、压气泵239、支杆2310、压板2311、导向板2312、第四转轴2313、把手2314和单向阀2315,混合箱10前侧的支架22内底部设置有支杆2310,支杆2310后侧的支架22内底部设置有压气泵239,压气泵239上连接有软管238,软管238的末端与混合箱10连接,软管238上设置有单向阀2315,支杆2310顶部后端设置有第四轴承座232,第四轴承座232上安装有第四转轴2313,第四转轴2313的前端设置有把手2314,把手2314与第四转轴2313为螺纹式设置,第四转轴2313的后端连接有凸轮231,支杆2310的中部后方设置有导向板2312,导向板2312上设置有导向孔237,导向板2312的上方设置有固定挡块234,固定挡块234与导向板2312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235,固定挡块234上连接有升降杆236,升降杆236穿过第一弹簧235和导向孔237,升降杆236的上端设置有接触轮233,接触轮233与凸轮231相接触,升降杆236的下端连接有压板2311,压板2311设置在压气泵239的上方,所以工人启动电机15正反交替旋转,搅拌杆11搅拌混合原料的同时工人摇动把手2314带动第四转轴2313转动,同时打开单向阀2315,第四转轴2313带动凸轮231转动,凸轮231与接触轮233相接触从而带动升降杆236上下移动,由此压板2311上下移动不停地挤压压气泵239,从而压气泵239产生气体通过软管238向混合箱10内喷气,这样即可达到对混合箱10内原料的混合作用,从而加速原料的混合效率,并使原料混合的更充分。

因为还包括有第二弹簧24和钢珠25,搅拌杆11上均连接有第二弹簧24,第二弹簧24的末端均连接有钢珠25,所以搅拌杆11转动的同时通过第二弹簧24带动钢珠25做离心运动,钢珠25不停地敲击混合箱10内壁,这样能够将混合箱10内壁的原料震落,防止原料粘附在混合箱10内壁而损失原料。

因为搅拌杆11上均开有弧形孔26,弧形孔26的长、宽和高之比为3:2:1,所以粉末状的原料能够穿过弧形孔26,这样能够使粉末状的各种原料混合的更加充分均匀。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