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膜式蒸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4372阅读:10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发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升膜式蒸发器。



背景技术:

升膜式蒸发器的原理是原料液从加热室的底部进入,料液进入加热管后,受热沸腾迅速汽化,蒸汽在管内迅速上升,料液受到高速上升蒸汽的带动,沿管壁形成膜状上升,并继续蒸发,产生的蒸汽与液相共同进入蒸发器的分离室中充分分离。升膜蒸发器适宜处理蒸发量较大,热敏性,粘度不大及易起泡的溶液,但不适于高粘度、有晶体析出和易结垢的溶液。传统的蒸发器的原料是直接进入加热管中的,这样会导致物料的预热段比较长,增大了加热室的负荷,而且分离室一般都是直接将二次蒸汽排出,浪费了能源。鉴于此,有必要对传统的升膜式蒸发器的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分离效果好,提高生产能力,且有效的除去气液混合物中夹带的液沫的升膜式蒸发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升膜式蒸发器,包括加热室和设置于加热室上部的气液分离器,加热室底部一侧设有进料口和冷凝水出口,侧壁中部设有蒸汽进口,顶端一侧设有出气口,内部还设有加热管,进料口通过管道连接物料预热器,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底部设有浓缩液出口,上部一侧设有二次蒸汽管道,二次蒸汽管道与加热室的进气管道相通。

优选地,前进料口和冷凝水出口设置在加热室底部的相对两侧。

再优选地,前加热管为多个,均匀分布在加热室内部。

更优选地,前述加热管的管径为30~45mm。

进一步优选地,前述加热室顶端一侧还设有泡沫出口,可除去加热室内物料蒸发产生的气体泡沫。

优选地,前述气液分离器内壁上涂有耐锈涂层,耐锈性能理想。

具体地,前述气液分离器内设有除沫器,可除去气液混合物中夹带的液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结构简单,分离效果好,减少了加热室的负荷,可提高蒸发器的生产能力,且通过双重除沫可有效的除去气液混合物中夹带的液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加热室,2、气液分离器,3、进料口,4、冷凝水出口,5、蒸汽进口,6、出气口,7、加热管,8、物料预热器,9、浓缩液出口,10、二次蒸汽管道,11、泡沫出口,12、除沫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本实施例的一种升膜式蒸发器,包括加热室1和设置于加热室1上部的气液分离器2,加热室1底部一侧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进料口3和冷凝水出口4,侧壁中部设有蒸汽进口5,顶端一侧设有出气口6,在加热室1的内部还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加热管7,加热管7的管径为30~45mm。

加热室1的进料口3通过管道连接物料预热器8,在物料进入加热室1之前先对其进行加热预处理,可以使低温物料加热至接近沸点,在进入加热管7中,不仅减少了加热室1的负荷,还可以减少物料在加热管7中预热段的长度,是传热系数得以升高,有利于提高蒸发器的生产能力。加热室1的出气口6通过管道连接气液分离器2,气液分离器2底部设有浓缩液出口9,上部一侧设有二次蒸汽管道10,由于在气液分离器2中的蒸汽是有一定温度的,为了节约能源,可以回收再利用二次蒸汽,从而将二次蒸汽管道10设计为与加热室1的进气管道相通。并且,在气液分离器2的内壁上涂有耐锈涂层,加强其耐锈性能。

在物料加热成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泡沫,为此在加热室1顶端一侧设有泡沫出口11,可除去加热室1内物料蒸发产生的气体泡沫,并且在气液分离器2内还设有除沫器12,进一步除去气液混合物中夹带的液沫。

工作时,原料液经物料预热器8预热后由进料口进入加热室1的加热管7内,加热蒸汽在管外冷凝,当原料液受热后沸腾汽化,生成二次蒸汽在加热管7内高速上升,带动料液沿管内壁成膜状向上流动,并不断地蒸发汽化,加速流动,气液混合物进入气液分离器2后分离,浓缩后的完成液由底部浓缩液出口9放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