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胶手套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50808阅读:198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套制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橡胶手套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橡胶手套的一般生产工艺如下:手套模型先经酸碱清洁、水清洗,洗净的模型先浸入热水加热后至浸凝固剂并干燥进行浸胶,浸胶后送烘箱初步烘干、加纤维内套、冲热水再送至烘箱硫化、烘干成型,手套脱模后充气检查、低温定型、中温干燥、水洗、脱水、烘干后再包装送成品仓库。在生产过程中,干燥工序会产生大量粉尘,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橡胶手套烘干装置,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橡胶手套烘干装置,包括烘箱和除尘装置,除尘装置两端设有开口,烘箱与除尘装置一端的开口相互连通,除尘装置位于连通部设有过滤网,除尘装置另一端的开口与烘箱的底部通过管路连通,管路上设有风机。在橡胶手套的生产工艺中,浸胶后送烘箱进行烘干,此过程中会产生粉尘,粉尘外泄会影响环境,对员工造成危害。在本方案中,后置的风机可以将烘箱中的热空气抽至除尘装置,通过滤网时,大颗粒粉尘会无法通过滤网,聚集后通过重力作用掉在烘箱底部,易于清扫;同时抽至除尘装置的热空气,通过管路再次回到烘箱中,以便于充分利用热空气的余热,节约能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烘箱包括导轨、手模、连接件,其中导轨设于烘箱的上部,手模通过连接件与导轨相连,烘箱的顶部设有若干加热元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加热元件为电阻丝。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除尘装置横向设有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架与除尘装置的顶部通过第一挡板相连,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通过第二挡板相连,第二支撑架与除尘装置的底部通过第三挡板相连,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上设有若干通气孔,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上都设有活性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在平面与地面水平设置,第一挡板所在的平面与第一支撑架所在的平面垂直设置,第二挡板所在的平面与第一支撑架所在的平面垂直设置,第三挡板所在平面与第二支撑架所在的平面垂直设置。

大颗粒粉尘会无法通过滤网,小颗粒的粉尘通过滤网后,进入除尘装置,而支撑架和挡板的设置,使得热空气只能通过支撑架的通气孔通过,而小颗粒的粉尘则会被活性炭所吸附,以避免粉尘外泄,导致污染环境,对生产员工造成危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一种橡胶手套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

一种橡胶手套烘干装置,包括烘箱1和除尘装置2,除尘装置2两端设有开口,烘箱1与除尘装置2一端的开口相互连通,除尘装置2位于连通部设有过滤网21,除尘装置2另一端的开口与烘箱1的底部通过管路3连通,管路3上设有风机4。

烘箱1包括导轨11、手模12、连接件13,导轨11设于烘箱1的上部,手模12通过连接件13与导轨11相连,烘箱1的顶部设有若干加热元件14。

加热元件14为电阻丝。

除尘装置2横向设有第一支撑架22和第二支撑架23,第一支撑架22与除尘装置1的顶部通过第一挡板24相连,第一支撑架22和第二支撑架23通过第二挡板25相连,第二支撑架23与除尘装置2的底部通过第三挡板26相连,第一支撑架22和第二支撑架23上设有若干通气孔,第一支撑架22和第二支撑架23上都设有活性炭。

第一支撑架22和第二支撑架23所在平面与地面水平设置,第一挡板24所在的平面与第一支撑架22所在的平面垂直设置,第二挡板25所在的平面与第一支撑架22所在的平面垂直设置,第三挡板26所在平面与第二支撑架23所在的平面垂直设置。

工作原理:后置的风机4可以将烘箱1中的热空气抽至除尘装置2,通过滤网21时,大颗粒粉尘会无法通过滤网21,聚集后通过重力作用掉在烘箱1底部,易于清扫;小颗粒的粉尘通过滤网后21,进入除尘装置2,而支撑架和挡板的设置,使得热空气只能经由支撑架的通气孔通过,而小颗粒的粉尘则会被活性炭所吸附,同时脱尘后3的热空气,通过管路再次回到烘箱1中,对橡胶手套进行烘干,使其能充分利用热空气的余热,节约能耗。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方案中的一种橡胶手套烘干装置,结构简单,能有效的解决烘干过程中粉尘外泄对环境和员工造成的危害,且能节约能耗,降低运行成本。

以上表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应当指出,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