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锤破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88043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环锤破碎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碎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环锤破碎机。



背景技术:

现在应用在矿产的破碎机,一般采用大锤撞击的方式或者应用两块破碎板相互夹 击的方式,破碎效率不高,而且对矿的破碎不均匀,并且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往往生产效率 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锤破碎机,破碎均匀,破碎效果显著,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锤破碎机,包括破碎腔、两个相互平行且相对设置的固定板、四个相互平行且等间距圆周分布的固定轴、两组隔板、四组环锤以及一个筛板,所述入料口开设在所述破碎腔的顶部,所述出料口开设在所述破碎腔的底部,所述筛板固定在所述出料口处;两个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破碎腔内两侧,四个固定轴均位于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且各固定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固定板上,每一组所述隔板中的各隔板的两端分别套在相对设置的两个固定轴上,且各隔板之间等间距设置,每一组所述环锤中的各环锤分别套在四个固定轴上的两两隔板之间;其中一个所述固定板的外侧固定在转轴上,所述转轴通过轴承与电机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筛板和与其距离最近的一组所述环锤之间的间距可调。通过调节筛板与环锤之间的间距可以控制本破损机的破损颗粒度,二者之间的间距小,则破碎后的颗粒度较小,反之则颗粒度较大。

优选地,各所述环锤套在各所述固定轴上之后,各所述环锤能够在预设间距范围内上下左右自由活动。环锤能够在固定轴上预设范围内上下左右自由活动才能保证在两两环锤对物料的有效敲击粉碎,提升破碎效率。

优选地,四组所述环锤中,其中两组环锤为圆形环锤,剩余两组环锤为凹凸形环锤。

优选地,相邻两组所述环锤中,两两环锤相对设置。相邻两组环锤相对设置能够提升破碎效率。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对物料进行破碎时,物料首先进入各组环锤之间经相邻两组环锤的击打粉碎后。

附图说明

图1为环锤破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破碎机内部破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介绍。

实施方式1:

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环锤破碎机,如图1和2所示,由破碎腔203、两个固定板204、四个固定轴205、两组隔板206、四组环锤207以及一个筛板208组成,两个固定板204相互平行且相对固定在破碎腔203内两侧,四个固定轴205相互平行且等间距圆周分布在两个固定板204之间,四个固定轴205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固定板204上,每一组隔板206中的各隔板206两端分别套在相对设置的两个固定轴205上,且各隔板206之间等间距设置,每一组环锤207中的各环锤207分别套在各固定轴205上的两个隔板206之间,且相邻两个固定轴205上的各环锤207之间相对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提升本破损机2的破损能力,四组环锤207中,一个相对的两组环锤207设置成圆形环锤,另一个相对的两组环锤207设置成凹凸形环锤;两个固定板204中,一个固定板204的外侧固定在转轴209的一端,转轴209的另一端则穿过破碎腔203通过轴承(图中未示出)与电机210转动连接;破碎腔203的顶部开设入料口201,破碎腔2的底部开设出料口202,筛板208固定在破碎腔2内出料口202位置处。

在使用本环锤破碎机对物料进行破碎时,破碎机的电机201启动后通过轴承带动转轴209转动,转轴209的转动带动两个固定板204转动,固定板204的转动带动四个固定轴205转动,四个固定轴205的转动带动两组隔板206及四组环锤207的转动,由于各组环锤207与各固定轴205之间具有间隙,且各环锤207在转动过程中能够在固定轴205上预设间距范围内上下左右自由移动,所以相邻两组环锤207之间的物料能够被两侧的环锤207夹击破碎,破碎后经环锤207之间的间隙下落到出料口202处的筛板208上,筛板208上的物料又会被上方的环锤挤压、剪切以及研磨,最终将物料破碎成需要的颗粒度,然后粉碎后的物料经筛板208筛分之后得到符合颗粒度要求的物料。

实施方式2:

本实施方式为实施方式1的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实施方式1中,筛板208距离与其最近的一组环锤207之间的间距是固定的,这就意味着实施方式1破碎后的物料的颗粒度固定,在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不同颗粒度的物料,实施方式1无法满足要求;而本实施方式中,筛板208距离与其最近的一组环锤207之间的间距可调,这样当需要较细颗粒的物料时,就可以通过减小二者之间的间距来实现;同理,如果需要较大颗粒的物料,则可以通过二者之间的间距来实现。

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